吳三桂反清失敗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之前我有一篇文章分析吳三桂失敗的原因時,曾經提到吳三桂沒有一個好的旗號,不足以號令群雄,正好昨天有讀者評論:“假如吳三桂沒有殺永曆帝,造反的時候舉起反清復明的旗號,就不會失敗”。
我的看法是,吳三桂造反失敗的原因之一是沒有一個好的旗號,但是不殺永曆帝不代表就有一個好的旗號,即使有了“反清復明”的旗號也不代表反清就一定會成功。
本文就為大家深度解讀為何吳三桂造反失敗中的旗號問題。
從抗清名將,到清軍入關最大功臣,吳三桂為何“叛”明?
很多人對吳三桂帶有天然的鄙視,認為他是叛徒,是漢奸,是罪無可赦的一個人,前面引清兵入關,後面殺死永曆帝,為清軍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民族的罪人,應該永遠被唾棄。
很多人都認為洪承疇是“開清第一功”,要我說的話,吳三桂才是對清朝貢獻最大的明朝降將。
假如吳三桂當初投降李自成,或者沒有邀請多爾袞入關,清軍想要跨越寧錦防線和山海關防線還是很困難的,正是吳三桂邀請多爾袞入關,才使得清軍在吳三桂與李自成山海關血戰之際,沒有費多大力氣就跨過明軍防線,並且重挫李自成主力,一戰而使得李自成再也沒有還手之力。
然而真實歷史上的吳三桂,早期並不是一個賣主求榮的叛徒,而是一個很有抱負的青年將領,作為遼東將門子弟,與後金有著天然的敵視,在松錦大戰初期,少年吳三桂更是以首功鎮遼東,成為明末最閃耀的將星,也是崇禎皇帝最為器重的將領之一。
這樣一個人,為何最後會背叛明朝呢?
如果我們有一個時間點的梳理,就會發現吳三桂“叛明投清”是無稽之談。
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三月五日崇禎下詔天下各路兵馬勤王,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率兵入京,三月十九日吳三桂到達山海關並且繼續向京師移動,到二十二日,吳三桂兵至唐山一帶,此時傳來京城陷落,崇禎自縊的消息。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吳三桂走得很慢,從寧遠城(今葫蘆島興城)走了很久都沒有京城,一說是吳三桂攜帶寧遠民眾,所以走得緩慢,我倒是認為吳三桂有想保存實力的想法,當此亂世,軍隊永遠是硬實力。
很多人罵吳三桂是假勤王,其實崇禎號召的勤王兵馬不止吳三桂自己,其他部隊並沒有動身,唯一到達北京的只有唐通小部,結果陣前投降給了李自成,由此可見,吳三桂的勤王還是帶著很多誠意的。
崇禎死後,意味著明朝被推翻,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吳三桂神情恍惚,不知所措,有人以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奪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致使吳三桂“一怒衝冠為紅顏”降清。
站在當時的視角,李自成就是反賊,是逼死崇禎的兇手,如果吳三桂投降給李自成,那真的是對不起“君父”崇禎了。
為了對得起崇禎,吳三桂連自己父親的死活都不顧也要與李自成決一死戰,從這個角度來說,吳三桂還是一個很有氣魄的將領,根本不是什麼為紅顏。
吳三桂最後邀請清軍入關原因頗為複雜,一說是吳三桂想邀請清兵入關,擊潰李自成,與清軍劃黃河而治,在我看來,更可能的情況是吳三桂為自保,在山海關大戰一觸即發的狀況下,為與李自成決戰,請曾經的敵人做外援是萬不得已的辦法。
可以說,明朝亡在前,吳三桂替崇禎“報仇”在後,最後降清已經算不上叛明瞭。
殺死南明永曆帝,是否意味吳三桂喪失“反清復明”的權力?
在當時的時局下,吳三桂引領清軍擊潰農民軍,把崇禎埋了,算對得起明朝;隨後吳三桂率領軍隊四處追擊農民軍,為清朝站穩腳跟立下汗馬功勞,算對得起清朝。
然而,我們現在所聽聞關於吳三桂的一切消息,幾乎全是負面評價,一個對明朝忠心耿耿,對清朝入關有巨大功勞的人,為何被罵近三百年?
在清朝的時候,自然是因為吳三桂後來反清,而且還有很大機會推翻清朝的統治者,為歷代皇帝所痛恨,乾隆時期大搞文化宣傳工作,編纂《貳臣傳》《逆臣傳》等書,吳三桂居於《逆臣傳》之首,可見對其痛恨之深。
而在清朝被推翻之後,曾經給清軍“獻關”的吳三桂遭到更猛烈的抨擊,認為吳三桂的行徑壓根就是“漢奸”“賣國賊”。
其實,吳三桂的思想也在轉變,在崇禎剛死的時候,他也有意投降李自成,但是認為李自成不能成大事,最後又拒絕了。
在入關之後,吳三桂打的旗號是“乞師擊李”,是“復君父之仇”。
吳三桂前期的作戰,打擊的都是農民軍殘部,並沒有針對明朝舊部的軍事行動,而且當時還與南明政權有一定的聯繫,當時的吳三桂也在觀察時局的變化。
吳三桂從內心投降清軍應該是在順治二年,清軍入主中原大勢已定,吳三桂也被清朝統治者冷藏,“出鎮錦州”。
為了能夠重新獲得啟用,吳三桂開始對清朝表忠心,在後續的作戰中吳三桂不僅窮追猛打農民軍,對朱明後裔也不遺餘力的斬殺,在順治十四年,吳三桂打垮永曆政權,康熙元年,吳三桂擒殺永曆帝。
殺永曆帝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據說永曆帝在被殺前靈魂三問吳三桂:“你難道不是漢人嗎,不是大明的君臣嗎?你為何叛國負君到如此地步呢?”
不管這句話的真假,但是這種說法有偷換概念的意思,那就是南明政權是否等於大明政權?南明的皇帝是否是吳三桂的“君”?
如前文所述,從時間線上來說吳三桂的“君父”崇禎死在前,吳三桂降清在其後,而南明政權成立更在其後,至於其合法性與正統性,更是扯不斷理還亂。
吳三桂殺永曆皇帝,一方面是想向清朝邀功,另一方面也不承認永曆皇帝的合法權。
很多人都認為,吳三桂前腳殺了永曆帝,後腳就打著“興明討虜”的旗號,自然沒有號召力,如果吳三桂不殺永曆帝,而是擁立永曆帝,那麼反清會獲得更多的支持。
這一點我倒是不否認,但是這個支持也是有限的,因為“反清復明”這張牌,本身也沒有什麼市場。
吳三桂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其實是自尋死路
吳三桂如果是單獨造反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這次反清影響力巨大,是因為三藩一同謀反,吳三桂的兵力在三十萬左右,另外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兵馬加在一起也在二十五萬左右,所以耿精忠與尚之信的態度很重要,當然,這裡面也要考慮到當時臺灣的鄭經。
儘管吳三桂和鄭氏都是打的明朝牌,但是牌和牌不一樣,吳三桂想要恢復的明朝應該是崇禎時期的明朝,而鄭經則是奉永曆帝為正統的南明延續政權,但是在實際上卻跟南明政權沒有什麼瓜葛。
一筆寫出兩個“明”,自然成見很深,由於崇禎死的時候沒有明確繼承關係,後續反清力量為了正統之爭往往大動干戈,考慮到吳三桂殺了永曆帝,鄭經與吳三桂之間早已隔閡深種。
當然,吳三桂身處雲南,打到湖南,佔據西南之地,與鄭經不挨著,真正與鄭經挨著的是福建的耿精忠,廣東的尚之信。
事實證明,三藩造反開始,在臺灣的鄭經就在背後搞耿精忠與尚之信,一盤反清大棋,因為旗號的問題不但沒有反清,反而陷入內耗。
而另一方面,耿精忠與尚之信兩藩王,反清意識不強烈,復明更是扯淡!
耿精忠的爺爺是耿仲明,尚之信的父親是尚可喜,耿仲明和尚可喜的背景在這裡要跟大家講一講,兩個人當年都在毛文龍手下從軍,又都是毛文龍的養孫,深受毛文龍的器重。
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後,耿仲明投靠在山東的王化貞,耿仲明與孔有德(早年也是毛文龍部下)都是遼東人,為當時登州士紳所歧視,孔有德發動吳橋兵變後,耿仲明作為內應幫助孔有德攻陷登州,兩人與明軍對峙長達一年,在明軍的圍攻下,最後從海上到遼東去投降後金,皇太極出城十里相迎。
尚可喜在毛文龍被誅殺後,繼續留在皮島,耿仲明等人逃往遼東之時,尚可喜還被派往鎮壓,結果沒成,此後明軍在遼東戰事逐漸吃緊,而明朝在遼東的人事很複雜,尚可喜差點被政敵沈世魁整死,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尚可喜在崇禎七年,攜麾下諸將五島軍資器械航海歸金,皇太極出城三十里相迎。
皇太極在1636年改後金國號為大清,耿仲明和尚可喜分別被封為懷順王、智順王,與孔有德的恭順王合稱“三順王”。
明朝還沒滅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反明投清,而且受到清朝統治者的極度信賴,作為耿仲明和尚可喜的後人,耿精忠與尚之信不過是不滿康熙的削藩政策,想要保存實力而已,或者圖謀更大的利益,吳三桂的“興明討虜”旗號壓根就不會得到二人的響應。
史論縱橫說: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是很多的,本文只是介紹了吳三桂的旗號問題,三藩造反時,兵力明顯優於清軍,然而造反到一半的時候卻一盤散沙,沒有形成對清廷的持續打擊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吳三桂提出的這個“興明討虜”的旗號,在“興明”二字上沒有號召力,不是因為吳三桂“叛明”導致的。
在吳三桂這波反清過後,後半個清朝“反清復明”口號喊了兩百多年,沒有一次成氣候,反清起義影響力大的,大多跟這個口號沒有多大關係。
閱讀更多 史論縱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