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大明王朝1566》電視劇中海瑞和其母親在家中都是光著腳?

簡華義


要回答海瑞和海母為什麼總是喜歡光著腳,在劇中有答案: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治不好!

一、

這件事還得從內閣發生變動後說起:

雖然朝廷那邊已經發生了大變動,但是淳安縣還是一片祥和,海瑞送了義民到軍營,回來後就見到王牢頭鬼鬼祟祟的在自己家門口晃悠。

原來王牢頭是來送禮的,只不過被海母給轟了出來,海瑞的性格養成,海母的功勞很大,這個老太太既要強又耿直,不過也很好理解,但凡孤兒寡母的寡母,一般都要強又自尊。

海瑞警告王牢頭:

“告訴你兩條,記住了,並轉告衙門裡的公人,以後任何人不許給我家人送東西!”

講到這裡的時候,我倒是想到另一個非常相近的場景,那是《李衛當官》裡面的場景。也是李衛到了蘇陽縣當官,蘇陽縣跟海瑞到的淳安縣很像,也是遭了災,李衛也是忙於賑災。李母跟海母很像,也是沒有丈夫,李母聽李衛的話,不接受下面人的賄賂,為了省錢,天天吃豆腐,結果賣豆腐的跟她說這豆腐金貴,一算賬,比吃魚腦都貴……

真是防不勝防啊,所以,真正要想做清官,除了不拿下面人的賄賂之外,還要十分謹慎,提防別人使壞。

海瑞警告王牢頭不允許送東西,其實還有一條,劇中沒說,海瑞講自己祖上全面叫海達爾,尊奉回教,不吃豬肉。

王牢頭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自己怎麼可以犯糊塗送豬肉呢?

“小的真是混蛋,我沒別的心思……”

他還是怕海瑞誤會,以為自己故意送豬肉噁心他們,其實不然,海瑞不是那種人!

之所以怕海瑞誤會,就是因為他是被海母打出來的,因為海瑞剛要進門,也被海瑞女兒拿棍子給打出來了。王牢頭這才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並不是不收禮,而是送錯了禮,幹嘛挑了豬肉呢?當然,這只是王牢頭的一廂情願,實際上海瑞確實不收禮!

二、

海瑞的女兒開門要打海瑞,一看是自己的爹回來了,轉怒為喜,叫了聲“阿爹”,父女倆牽著手進了屋子。

“小小年紀,又是女孩,不要學著打人!”

這一段描寫超暖,也為後來海瑞女兒的死做鋪墊,讓人惋惜,這麼漂亮的小女孩怎麼就……

看得出海瑞一家的家教不錯,海瑞女兒還給他洗腳,海瑞笑著從懷裡掏出一束花。野史上有人說海瑞餓死了女兒,其實完全是無稽之談,正是由於海瑞的性格特點,得罪了一些人,也給予這些人抹黑海瑞的機會。類似的野史也有很多,會讓大家覺得他這種人冷酷無情,心中只有大明律法,餓死女兒的事絕對做得出來。

實際上,《大明王朝1566》的描述更符合海瑞的形象,不管他在外面怎麼板著臉,怎麼不近人情,但是在自己的女兒面前,也是一個進門給孩子帶朵花的父親。

女兒給海瑞洗完腳,海瑞進門要給海母洗腳,這裡有一個鏡頭,海母躺在藤椅上,雙腳踩著兩顆類似石頭的東西,其實這是兩顆椰子。

海母講媳婦已經給洗過了,但是海瑞仍然堅持再洗,對於海瑞孝順母親這點上,確實無可挑剔。

海母最關心的還是李時珍,擔心他跑了:

“你和你媳婦不請他開個藥方了?”

海瑞是孝順的孩子,而且自己也確實想讓李時珍給看看病,所以一口答應了下來,過兩天就跟媳婦去找他看病。結果海母讓帶到家裡來看,這讓海瑞犯了難,犯難的原因不是病不好看,而是怕李時珍衝撞了母親:

“李太醫這個人,脾氣太大,怕他衝撞了母親!”

哈哈,海瑞這個人還是相當聰明的,不過知子莫過母,海母當然知道,其實海瑞是怕自己脾氣大,嚇跑了李時珍。

海瑞尷尬的笑笑:

“兒子可沒有這個意思!”

三、

有時候人們講海瑞愚孝,實際上我們把他跟母親的關係想的太複雜了,畢竟是母子,有時候一個舉動對方就知道什麼意思。雖說那時候家裡的規矩會多一些,但是感情在那裡擺著呢,當兒子的有時候側面提醒一下母親,也是正常。

在得到海母承諾不亂髮脾氣之後,海瑞樂顛顛的去縣衙請李時珍,但是他請李時珍可不全為了給自己看病,而是先給海母看病。

由此,我們就能推出前面海瑞那句話的意思了,那就是他就是那個意思!

為了能讓海母順利看完病,海瑞讓李時珍能體諒:

“家母有個習慣,那就是誰進她的屋子都要脫鞋……家母脾性有些剛烈。”

哈哈,“脫鞋”、“妥協”,有點意思……

其實某種程度上講海瑞和李時珍是同一類型人,一開始治一些小病,治一些人,後來膽大包天,想通過自己治治國家的病,結果以失敗告終。由於倆人性格都比較古怪,很難理解倆人能成為好朋友,但他們能互相體諒,互相妥協,這是跟別人所不同的地方。

洗了腳的李時珍見海母出來迎接,竟然直接跪地行了跪拜大禮,要知道該劇李時珍剛出來的時候,面對南直隸總督趙貞吉,也不過是拱拱手,這一前一後的對比,天壤之別。

他這一跪,倒讓海瑞很不安,馬上也跪下,還了李時珍一個禮。

前段時間,爺爺去世,回老家辦喪事,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去弔唁,對方兒女都要過來磕個頭,認為只是單純的程序。但這次感受就比較深刻,有些好友是因為跟你認識,然後抽空過來給你的長輩磕了頭,這就屬於恩情,這種磕頭還禮也是出自內心的感激。

不要覺得海瑞不通人情世故,實際上他比誰都更注重禮節,只是由於對象不同,所採取的方式不同罷了。

四、

海母還是相當認死理的人,李時珍強調自己已經不是太醫了,直接叫李時珍就行,海母就是叫李太醫,就連海瑞一再強調,一再解釋,白搭。

這時候的李時珍竟然勸海瑞沒關係,太夫人愛怎麼叫就怎麼叫,要知道最開始在江蘇,李時珍可不是這態度。

寒暄一頓後,進入正題,海瑞要李時珍給海母看病,海母讓李時珍給海瑞看病,倆人爭論不休。海瑞“不孕不育症”前面講到了,海母則是大寒天,腳丫子也出汗,這就好理解為什麼她家人好光著腳,她腳丫子蹬著椰子殼了吧?

李時珍也確實做足了功課,對著海母說了一句:

“太夫人是海南人吧?海南有句俗語“有雨無雨聽龍王爺的”,是不是?”

海母一聽樂了,好好好,先給我看病吧,海瑞反而愣了,看完病,好奇不已,為什麼有雨無雨聽龍王爺的?

海母數落海瑞:

“虧你是海南人,李太醫都知道,俗話說“有雨無雨聽龍王爺的,有病無病聽郎中哥的。””

那麼海母到底得的什麼病?

不管劇中李時珍怎麼解釋一大通,什麼極陽之體,什麼禦寒之體,什麼熱陽遍流全體,終歸於腳……總結成《我不是藥神》中的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治不好!”

這其實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家窮,大冬天也要勞作,又缺衣少食,光著腳勞作,凍不壞的都是極陽之體。有時候我們試一下冬天玩雪,一開始很冷很冷,可是不一會兒,雙手就開始發燙,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一直玩,那就一直髮熱,直到凍死為止……

海瑞跟海母一樣,平時在家都光著腳,還經常灑水,這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腳丫子不發熱的,早就餓死了啊……

所以,海母有啥病,啥病都沒有,如果有,那就是窮病,勞累的命,現在享受好日子,不用幹活了,反而腳丫子發熱成了所謂的“病”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