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你知道嗎,齊齊哈爾歷史上還有這個別名

你知道嗎,齊齊哈爾歷史上還有這個別名

齊齊哈爾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地處東北松嫩平原,位於黑、吉、蒙三省區交匯處。

“齊齊哈爾”源自達斡爾語,是“邊疆”或“天然牧場”之意。

齊齊哈爾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三萬餘年文明史、三千餘年文化史、三百餘年建城史、三十餘年改革開放史……

從古到今齊齊哈爾有很多別名,比如我們每個人的都熟悉的鶴城、卜奎等。

在歷史上,齊齊哈爾還曾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別名,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提起了。

你知道嗎,齊齊哈爾歷史上還有這個別名

據記載:齊齊哈爾原為土城,清軍副都統巴奇蘭所築兵營。一六九二年(清康熙三十一年)黑龍江將軍薩布索奏請清政府批准,改建成木城。不用磚石,密密地栽兩排大圓木,中間填土夯實。寬三米,高五米。圓木頂端構成雉堞(就是女牆,凸凹相間,是士兵守城的工事)。圓木伐自興安山地,編成木排,順嫩江漂放到齊齊哈爾來。從此,“木城”這名字就常常出現在有關齊齊哈爾的詩文中了。

你知道嗎,齊齊哈爾歷史上還有這個別名


“一泊木城西,遺蹤訪虎溪。”

“木城土廓茅茨屋,綽有陶唐太古風。”

“抵木城裡許,商賈夾衢而居,市聲頗嘈嘈。”

……

這些詩文中,都用木城指代齊齊哈爾。


你知道嗎,齊齊哈爾歷史上還有這個別名


根據歷史資料中的描述,當時的木城呈方形,周長一千五百米。木城外建有橢圓形土城。長軸為南北方向。

光緒年間,齊齊哈爾著了一場大火,木城大部被焚燬,後來改建成了磚城。

當時的磚城設有四個門。南門叫迎恩門,北門叫懷遠門,東門叫承輝門,西門叫平定門。

你知道嗎,齊齊哈爾歷史上還有這個別名


為了紀念齊齊哈爾的解放,磚城南門被拆除後,改建成了鋼過樑的牌坊門,名為解放門。

後來擴建馬路,又將解放門折除。城門處變成街心廣場,名字還保留著,就是現在的解放門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