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少林寺佔地很大,又有著自己的田地,還有一段歷史在裡面

少林寺在歷史上,不僅是一個佛教寺院而且是個擁有龐大田產和房舍的莊園。少林寺擁有的田產和殿舍,最初來源於封建王朝的敕封。在北魏少林寺初創時,跋陀的衣食是由官府供給的,寺院是孝文帝敕令官府修建的。隋王朝建立後,為了支持久負盛名的少林寺,開皇時將位於寺西北50裡柏谷莊的100頃良田賜封給少林寺,作為供養寺院僧眾的土地。從此,少林寺便成了一-個擁有萬畝田產的莊園。從田產數量看,當時的寺院當擁有眾多的僧人和大量房舍。

少林寺佔地很大,又有著自己的田地,還有一段歷史在裡面

隋末戰亂,少林寺封地大都為王仁則駐軍所佔,唐初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後,於唐武德八年敕令歸還少林寺田地四十頃。到中唐時,由於少林寺擁有土地數量多,所產的糧食,原廚庫已不夠使用,故於貞元時又新造廚庫以存其糧。貞元十四年《新造少林寺廚庫記》載:“每干城信土供施所儲,柏谷上田,獲斂所人,雖真如之性,不假多藏,而大道之行.惡其棄地。”從這記載看.雖然未記當時少林寺具體土地數量.但從其新造廚庫看、少林寺擁有的士地是相當可觀的。

少林寺佔地很大,又有著自己的田地,還有一段歷史在裡面

宋代少林寺土地數量和殿舍仍然很多。據北宋崇寧四年所立的《西京永安縣》碑載,當時因少林寺與周圍百姓發生土地糾紛,住持清江告至永安縣,請求官府裁決。經永安縣裁定,少林寺李莊段土地,東至東嶺頂分水處,南至沙河尖盡頭,北至潭心;少姨廟段,東至南北古道南至杜樹臺,西至少室山頂,北至本寺北。少姨廟故址距少林寺約有8公里。僅少姨廟段的土地和山林估計至少在數萬畝以上。由此可見宋代少林寺土地廣大,房舍和僧人也當眾多。

少林寺佔地很大,又有著自己的田地,還有一段歷史在裡面

元代建立後,少林寺的土地和殿舍從現有的資料看仍在打充。據元延祐五年(1318年)《古巖禪師碑》載,古嚴於皇慶年間任住持時:“古少林置莊一所, 寺峪開田兩頃。”又據至正十四年(1354年)《淳拙禪師道行碑》載:“創鐘樓、西堂、新南莊普照寺,益膏腴二十頃。”又元至正七年(1347年)《靜慧大師安公塔銘》:“創建東廊、倉庫等伍拾餘間,置西莊田地二百餘畝。”僅從二者記載看,元代所增加的田地就有2200多畝,房舍更多。

少林寺佔地很大,又有著自己的田地,還有一段歷史在裡面

再從元代的倉儲看,《安公塔銘》載倉庫增加了50餘間。至正無年(1341年)《息庵禪師碑》載:“倉稟之儲,十倍於常。”後至無五年(1339年)《照公和尚塔銘》:“於斯明年,興土木之役,締構後廚,以晚東屋,倉稟之儲,從此備矣。”從上知,元代不僅有巨人的根倉,而且倉滿糧足,足證元代少林寺的土地數量和殿舍眾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