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愛的經濟學

相信不少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爸媽家裡的冰箱永遠堆得滿滿的,打開冰箱門,稀里嘩啦直往外掉。

愛的經濟學

八年前老爸走了,剩老媽一個人,孤獨冷清可想而知,但冰箱裡的狀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不只是冰箱裡“食滿為患”,陽臺上,白菜、土豆、大蔥、胡蘿蔔、洋蔥也夠十個八個人吃上兩個月的;除此之外,蘋果、橙子、梨等各種便於儲存的水果,媽媽也都按箱購買。用老媽的話說:“這些都是常菜,可以應急的時候吃。水果每天必備,不能斷檔。”我們經常笑話老媽:“沒有戰爭,沒有饑荒,啥時候需要應急啊!”

有時怕老媽孤單,兄弟姐妹分頭把老媽接到自己家裡住一段日子,於是自己家裡的冰箱也變得幾乎關不上門。為此我們沒少埋怨老媽,理由無非是現在物質極大豐富,想吃什麼隨時買都有;堆那麼多東西,營養都流失了;冰箱耗電等等。開始老媽還分辨幾句,後來乾脆不吭聲了,你們愛說什麼說什麼。

愛的經濟學

疫情期間在家宅著,超市也不敢去,突然意識到,老媽真是有先見之明啊,如果當初允許老媽多囤點東西,這時候心裡該多踏實。

又有一天,一邊鍛鍊,一邊開著電視機聽聲,忽然聽到一個節目裡幾個專家在討論,說了一個詞叫“愛的經濟學”。“拿冰箱為例,為什麼老人要堆那麼多東西呢?因為那是他們為兒女準備的”。一句話忽然點醒了我,是啊,老媽有三個兒女,又分別嫁娶,還有孫男娣女,一家十幾口人,保不齊哪天哪個會回去,哪個喜歡吃什麼。再者,父母那一代人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種心理也許他們自己都未必意識得到,憂患變成了習慣。

另外,人老了,出趟門採購不容易,就算超市離家不遠,沒事兒逛逛超市,看著堆的小山一樣的購物車,也是一種幸福。再者說,壓根兒那些東西可能就是兒女們孝敬他們的,他們自己捨不得吃給孩子們留著。

愛的經濟學

記得老爸生前說過,什麼是孝順?孝就是順,順就是孝。當時不以為然。

年輕的時候,跟爸媽逛街,那時日子已經漸漸變好,老爸在琳琅滿目的商場裡一邊走,一邊指著他喜歡的東西說,“這些我都買得起,但是我不買。”滿足感溢於言表。再後來一天天老了,他們把買得起的雞鴨魚肉搬回了冰箱。把冰箱塞滿,從經濟學上來說未必合理,但那是滿滿的愛呀。

愛的經濟學

我也已是知天命的年紀了,總有一天會變老,不知道老了以後我會有什麼嗜好。

疫情期間,本想把老媽接過來住,但老媽說自己的房子大些,一個人乾點什麼都方便,不想打擾我們,雖然一個多月沒能見面,但是每天給老媽打打電話,聽老媽嘮叨嘮叨,真好。

等疫情過去,一定帶上老媽去超市,買個夠!

愛的經濟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