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讀博無門,孤獨當了7個月“民科”後,我的論文中了頂會Spotlight

賴可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一位丹麥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的機器學習研究生,沒有申請到博士學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他決定給自己8個月的時間,在頂會上發表一篇論文,不然就去做程序猿。

最終他做到了!


讀博無門,孤獨當了7個月“民科”後,我的論文中了頂會Spotlight

他收到了超過100條私信,來問怎樣像他一樣做個「獨立研究者」。

於是他把自己的經歷詳細寫了下來,還給了忠告:這條路太苦了,能不走就別走。

申請碰壁

在distill.pub發表了一篇論文之後,Andreas小哥天真地以為,有了獨立發表的論文,加上自己的碩士學位,就可以申請到一個博士學位了,不然也能申請到軟件工程師、ML工程師之類的職位。


讀博無門,孤獨當了7個月“民科”後,我的論文中了頂會Spotlight


他以唯一作者的身份在distill.pub上發表了論文《在RNN中的可視化記憶》,展示了兩個準確度相似的模型在NLP的顯著交互可視性有很大不同。

他一邊寫信給教授,一邊寫給各種大廠,像谷歌、微軟、Rakuten、ElementAI,英偉達、Hypefactors,英特爾,京東,亞馬遜,三星,Shift Technology,Corti都試了,還請認識的人幫忙推薦。最後得到的結果是:

沒有一篇頂會發表的文章,很難申請到好的AI博士項目。

而這位小哥在丹麥大學完成碩士學業,學校並不鼓勵他們發論文。

當然他也沒有收到任何公司的offer,連一個面試電話都沒有。

碰了一圈壁之後,小哥明白了:

想做博士,又沒有圈內人推薦,你需要提前做等同於博士學位一半的工作。

申請季過去,2019年4月,他決定背水一戰:

到2020年1月前,如果沒有在NeurIPS或ICLR上發表文章,就去做JavaScrip程序猿。


一邊賺錢養自己一邊做研究

此前的一年,小哥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因此找到活幹養自己並不太困難。

之前他就通過朋友接到了一個NearForm項目。要求是:瞭解Node.js的內部結構,統計背景 ,Web可視化技能。他既滿足這些要求,又能獲得不錯的薪水。

到了2019年,原來的項目又給了他新的活,開發在NodeConf EU 2019上發佈的IoT智能手錶及胸牌的TensorFlow部分。這讓他保持在2019年繼續有收入。

生活問題解決了,想發表論文的第一個困難是要確定研究方向

機緣總是會提前埋下伏筆。

畢業後,他曾經到自己學校AI學生協會的開幕式上找導師談博士學位的事情,卻沒有成功。不過,他遇到了後來的貴人:助理研究員Alexander。

和對方的通信中,Alexander告訴他,有幾個學生試圖複製DeepMind的論文「 NALU」(神經算術邏輯單元),但沒有成功。問他是不是可以試一試這個方向,也許可以成為NeurIPS論文。

他想起自己之前的論文也一直在優化別人的研究。這樣的工作他也挺感興趣。

幾乎所有出版物都誇大了它們的表現。改善他人的工作是一種可行的研究策略。


孤獨前行

人是社會動物,需要來自環境的支持和鼓勵。博士寫論文很苦逼,但是至少周圍還有一群跟你一樣苦逼的人。

而一個人做研究寫論文,可以想象有多孤獨。孤獨到走過這條路的小哥建議大家不要再這麼做:

沒有支持網絡,經歷作為第一作者寫論文的掙扎痛苦,這是我不建議做獨立研究員的第一個原因。不要以為你可以連續7個月沒有任何鼓勵。

那Andreas是如何撐過這7個月的呢?

1、每週一次和Alexander見面,討論研究。這對他幫助很大,Alexander有很好的批判性思維,會對他的研究提出質疑。這樣的督促作用是,讓自己不要想偷懶走捷徑。

2、同時做一些其它的小項目。不把所有的時間都押注在研究上。編寫一個開放源代碼的工具,實現一個已知的論文,等等。這樣階段性的小成就,更容易獲得其它研究員的鼓勵,讓自己有一些正反饋。


讀博無門,孤獨當了7個月“民科”後,我的論文中了頂會Spotlight


不要怕拒絕,反覆投,反覆改

論文初稿完成後,Andreas進行了三波投稿。

第一波,投石問路。他把論文投給了他發表過論文的distill.pub,被拒絕了。

修改了以後,再次投給distill.pub,這次他得到了非常有價值的評審建議。他覺得,如果沒有來自distill.pub兩位評審的意見,論文最後可能就不能進入ICLR。

至於他的目標是NeurIPS或ICLR,那就一個一個試。

於是第二波,他投了NeurlPS,也被拒絕了。

研究本身是對來自Deepmind的NALU的優化,質疑的意見也大多與此有關:

1、一些評論者認為新研究無法成功複製 NALU的結果。一個反覆出現的問題是“為什麼原始論文的結果要比你提案中的結果好得多”。

2、一些評論者還提議,做NALU論文聲稱要做的所有事情。但是論文中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表明NALU模型並不能令人滿意地完成所有工作。

小哥從被拒絕的經驗中總結:

評審員傾向於支持已經發表的結論。他們會嚴格地對待你提交的內容,但不會對先前發表過的內容這樣。尤其是已發表的內容來自DeepMind的時候。

再接再厲,小哥再次把論文進行了修改,增加了更多證據和實例,投了ICLR。

此外,他還做了一件為自己的研究爭取好評的事情:

將實驗設定和復現結果投給了 NeurlIPS 2019的SEDL workshop。然後他發了一條twitter,標記了NALU的第一作者A. Trask,結果對方回覆了:Great work! 有了好的基準,才能繼續提升。

在ICLR評審上,小哥的論文得到了4條評審意見,分別是3,6,6,8。

其中一位評審人之前在NeurIPS就讀過他的研究,對他研究的接受度也增加了,從NeurIPS的Weak Reject 到ICLR的Weak Accept ,最後變成了Accept。

最終,區域主席給的決定是接受(spotlight)


讀博無門,孤獨當了7個月“民科”後,我的論文中了頂會Spotlight

評語是:

本文擴展了關於NALU的工作,提供了一對性能優於NALU的單元,審稿人廣泛贊成該論文。儘管修訂中已解決了要點,一位異議的審核者似乎沒有時間重新考慮他們的分數。我很樂意在這裡保持樂觀,並假設他們會對討論所帶來的變化感到滿意,並建議接受。

經驗總結

小哥認為,自己的經歷有一個重要的背景:

在2017年以後,碩士申請博士的門檻提高了,不再像之前那樣隨隨便便就可以申請到。申請到博士學位甚至比完成博士還要難。

申請博士需要1到2篇在頂會發表的論文,最好還要有著名的合作者。同樣,對相關行業從業者的要求也在提高。小哥在碩士畢業沒有申請到合適的大廠職位,而在2013~2015年,碩士學位也可以應聘成為google的研究員。

最後,小哥總結出三條經驗:

1、與別人合作。找到可以對研究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人很重要,此外,在大學裡找到可以使用大量計算資源人的人也很必要。作為助理研究員的Alexander給小哥的研究提供了計算資源。

2、不要灰心, 也要給自己留備選項。目前投稿的接收率大概是20%,做獨立研究,被接受的機會可能更少,但是不要因為一次拒絕就灰心。同時也要進行其它項目,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感到完全浪費時間。

3、說一千道一萬:有別的選擇,就不要走這條路。

One more thing

有人問他:要取得spotlight,還需要額外做什麼?
小哥回:說實話,我覺得主要是運氣。

他還回答了別的問題:

Q:你這些漂亮的圖是什麼做的?
A:我所有的圖都是用 R 庫的 ggplot2 繪製的。

Q:你的工作沒有什麼用,你就是個笑話。
A:謝謝你,你有想過成為一名評審者嗎?

Q:你花了多長時間?
A:在這篇論文上,我每週大約花 48 個小時,有時候達到 100 個小時。但要記住一點,我也做了業餘項目和自由工作。

Q:你的計算資源來自哪裡?
A:Alexander 可以為我們提供計算資源,因為他是一名助理研究員。

Q:我的導師要給我一個讀博的機會,我是否應該接受?
A:如果你真的想做研究,也許你應該接受。現在競爭很激烈,我認為你應該接受你所能得到的。

Q:我現在正在實習,但我感覺什麼都學不到,因為我的導師不管我。
A:你要對自己負責,不要指望你的導師主動來找你。很高興你能得到實習機會,我之前沒有得到。可以開始著手安排會面,但也要記住,除了導師,你還可以向別人請教。

Q:我是碩士在讀,要怎麼為發論文做準備?
A:如果你能找到一位對此持開放態度的導師,那就嘗試發表。同時,注意在學習期間找實習工作。大多數實習工作只對學生開放。我曾經得到過實習機會但卻去不了,因為我已經畢業了。

Q:我要如何提升自己的編程技巧?
A:我多年來一直在堅持寫開源代碼,在此過程中,得到了一些優秀程序員的指導。

Q:我看到一些人拿到碩士學位就進了谷歌當研究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A:是有這種情況,而且黃金時期是 2013 年到 2015 年。如果當時你拿到了碩士學位並且足夠幸運,你就可以走得很遠。


讀博無門,孤獨當了7個月“民科”後,我的論文中了頂會Spotlight


機器學習之路對任何人而言都漫長。然而,如果你不著手開始,就似乎不可能。如果你真的想,就花精力來尋找其它方法。

聽了Andreas小哥的故事,是不是有所觸動呢?


讀博無門,孤獨當了7個月“民科”後,我的論文中了頂會Spotlight


https://openreview.net/forum?id=H1gNOeHKPS
https://medium.com/@andreas_madsen/becoming-an-independent-researcher-and-getting-published-in-iclr-with-spotlight-c93ef0b39b8b
https://arxiv.org/abs/1912.11980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