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舌尖上的內黃】馬蹄燒餅配羊湯,味美又健康

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西南25公里的井店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特色美食更是源遠流長。

井店鎮因隋唐時期井姓人家開設商旅客店,號稱“井家老店”而得名。隸屬關係犬牙交錯,隋屬臨河縣、唐屬內黃縣平原裡、宋屬澶洲(今濮陽),明清間地處濮內滑三縣毗連之隅,有“兩省三縣加一洲”之稱。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築寨圍,周長9華里,四門的門額牌匾分別為:“東望澶洲”(古澶洲今濮陽),“西瞻行翠”(太行山),“南向白馬”(舊有白馬縣、白馬坡,今屬滑縣),“北臨黃池”(內黃別稱)。悠久的歷史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井店獨特的美食,其中,井店羊湯、馬蹄燒餅就是眾多美食的突出代表。

【舌尖上的內黃】馬蹄燒餅配羊湯,味美又健康

【井店羊湯】井店鎮經營羊湯的大小餐館共計30餘家,其中以平氏羊湯最為著名,羊湯特點在於湯汁全部用羊骨熬製,輔以羊肉、羊雜和羊血。正宗井店羊湯肉質細嫩、肥而不膩、溫而不火,尤其是那奶一般白的湯汁,其味鮮香濃烈、餘味悠長。特別是冬天的早晨,一家人就著一盆羊雜湯,熱氣騰騰,臨出鍋再撒上香菜段,淋上辣椒油,一口美味的湯下到肚裡,暖到心裡。若是懶得下廚,或者是來了客人,到飯館端上一盆羊雜湯,輔以清淡的馬蹄燒餅,菜有了,湯有了,主食也有了,不僅經濟方便,而且倍兒有面子。

【舌尖上的內黃】馬蹄燒餅配羊湯,味美又健康

【馬蹄燒餅】井店鎮馬蹄燒餅因成品形狀酷似馬蹄而得名,有100多年的歷史。馬蹄燒餅的製作方法非常考究,從和麵製作到出爐成熟需要10餘道工序,其配料嚴格精細,所用面、油、酥、芝麻均有精確的比例。主要原料是麵粉、花生、油、鹽、花椒麵、葷香面、芝麻。採用"十遍八刀"的獨特工藝製成,香脆可口,香味四溢。井店鎮經營馬蹄燒餅的店鋪共有20餘家,以南街的平建波最為著名,該店申請了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製作過程曾在央視7套《鄉土》欄目中播出。正所謂:觀之,形似馬蹄、焦黃惹眼;食之,外酥脆、內綿嫩,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的獨特風味,是一品誘人的特色麵點小吃。

在井店鎮,喝一碗熱騰騰的井店羊湯,配上兩個剛出爐的馬蹄燒餅,是當地人的傳統吃法。既有羊湯的細膩美味,又有燒餅的酥脆清香,兩者軟硬融合,相得益彰,口味更爽。

【舌尖上的內黃】馬蹄燒餅配羊湯,味美又健康

【劉家灌腸】井店鎮從事灌腸經營的約10家左右,以北街劉家灌腸最為著名。劉家灌腸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可以涼調,叫筲灌腸;可以煎食,叫煎灌腸。亦可以手拿之,如火腿在手,直接食用,叫手抓灌腸。味美可口,風味獨特,且有補血、健脾、壯筋骨、消滯之功效,很受群眾歡迎。一年四季,無論早晚,均有上市。有民謠《內黃灌腸》曰:“腸子豬血白麵灌,小刀一拉下煎盤,小鏟兒一翻撮一碗,肚裡不飢能解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