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研究1+1=2有何意義?為何數學家陳景潤苦苦專研這一課題?

研究1+1=2,許多人可能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因為算法是人類自己定義的,沒有值得研究的意義。

可是現在要說的數學家陳景潤研究的“1+1=2”絕不是簡單算法的1+1=2,而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裡的一個研究課題,它指的是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1個質數再加1個質數的形式。

“1+2=3”,即大偶數可以表示為一個質數與不超過兩個質數乘積之和的形式,此前已被陳景潤證明,但是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無法證明“1+1=2”。

研究1+1=2有何意義?為何數學家陳景潤苦苦專研這一課題?

有人認為類似於這樣的研究毫無意義,但是我們要明白很多事物是直接或間接的關聯起來的,如果把基礎科學比作地基,那麼應用科學就是高樓,沒有地基何來高樓?而陳景潤研究的就是基礎科學。

笛卡爾發明虛數i時,不會想到它會出現在300年後的薛定諤方程裡;黎曼不會想到他創立的幾何會作為數學基礎出現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裡;數學的群論後來竟成為尋找魔方還原的最短步驟,理論指出了三階魔方一共有4325億種組合方式,但群論證明任何的三階魔方還原最多隻需要20步。

證明哥德巴赫的意義有:

1.為未來的科學技術奠定基礎,科學應該主動去探索未知,而不是出現相關問題後才開始想去探索解決,人類科技想要繼續前進,就需要解決存在但卻沒有答案的未知問題。

2.在證明未知過程中,人們極大可能會提出創造性的思路和工具,這些衍生的思路和工具價值可能會更大。

3.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主題看似是簡單,卻一直沒有徹底被證實,這裡面數學間的規律問題又和人類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

研究1+1=2有何意義?為何數學家陳景潤苦苦專研這一課題?

陳景潤“1+2=3”的理論證明曾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震驚,他的論文至今仍是解析數論的名作,陳氏定理不僅是我國數學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里程碑,更對世界數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要對一些事情妄下結論,一些理論研究在很多人看來是枯燥無趣甚至是沒有意義的,但我們要清楚明白,這些研究的潛在價值是無法預見的。

事物是相對的,一些研究會使科學直接進步或在未來帶來間接進步。一些研究可能會直接對現有科學造成衝擊,但衝擊也能帶來火花和創造性的事物,讓已經出現的漏洞被修復,讓受到衝擊的科學被修復完善,更加堅固,綻放出新的光彩。

假若當年發明造紙術的人認為已經有竹簡之類的記錄文字的工具了,何必要研究看起來不能成功的薄紙呢?那麼就不會有或推遲很多年後才會有造紙術。成功後又不斷改進的造紙術,讓銀票、地契等便利的紙質工具應運而生,讓後代多少文人墨客方便地在紙上揮毫而就,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句美篇,現在紙張的使用也遍佈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研究1+1=2有何意義?為何數學家陳景潤苦苦專研這一課題?

像網絡信息安全中涉及到的RSA加密,就和質數應用息息相關,我們思考問題不能侷限於眼前,現在看似沒什麼用的研究將來可能大有用處,一些理論的潛在價值在於人類的挖掘。

所以有些事情可能看似沒多大意義,可它能帶來的價值卻是不可估量的,科學想要進步,想要進趨完善,就需要依賴於基礎,依賴於看似簡單卻一直沒有破解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