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助權臣篡位,算計親父、打壓皇室正統,卻被稱忠孝,手段深不可測

國人講究忠孝,能夠真正做到忠孝兩全,可以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爺,從他一生主要從事的工作來看,應該說是“既不忠也不孝”,但他卻用一種匪夷所思的辦法,不僅讓自己成為“替父分憂”的孝子,而且成為皇室口中的忠臣。他就是東晉書法家、佛學家,中書侍郎郗超。

助權臣篡位,算計親父、打壓皇室正統,卻被稱忠孝,手段深不可測

郗超的父祖兩代人都是朝廷高官,而且忠於東晉皇室,可他卻不同,暗搓搓地拂逆了父祖的諄諄教誨,選擇一心追隨權臣桓溫,併成為桓溫圖篡帝位的謀主。桓溫是一代梟雄,平時英氣高邁,很少推崇他人,但他在與郗超交談之後,卻認為郗超才華橫溢,深不可測,因此盡心禮待。而郗超對桓溫也是一見如故,一心追隨明公桓溫左右。

助權臣篡位,算計親父、打壓皇室正統,卻被稱忠孝,手段深不可測

太和四年,已升任為南郡公、揚州牧的桓溫,決定北伐前燕。但是郗超的父親郗愔掌握京口重鎮並且手握戰力極強的北府兵,很受桓溫的猜忌不敢放心大膽出兵。郗超借其父親書信桓溫請求共同北伐之機,擅自更改父親書信請求桓溫將其調任閒職,出讓兵權。桓溫得信後大喜,當即改任郗愔為會稽內使,兼併了郗愔的軍隊,撿了個大便宜權勢更是沖天。

助權臣篡位,算計親父、打壓皇室正統,卻被稱忠孝,手段深不可測

郗愔一臉懵逼,正值壯年卻被解除兵權,只能無奈接受,卻也逃離了你死我活的上層鬥爭;藏在暗處的寶貝兒子郗超則超開心,既讓恆溫掌握了更大的實力,又給父親解了套,提前退居二線,避免日後父子尷尬。哎這兒子真孫子呀!

不過備受郗超推崇的桓溫運氣不佳,伐燕戰爭大敗,他卻將戰敗的黑鍋一股腦甩給了一起出徵的豫州刺史袁真。袁真攝於桓溫的權勢,百口莫辯,鋌而走險發動叛變。太和六年,恆溫攻破壽春(今安徽縣西南),俘獲叛變的袁氏家族,本以為能雪伐燕失敗前恥,郗超卻表示“明公身居重任,如果不能效仿伊尹、霍光,廢立皇帝,不足以鎮壓四海,震服宇內。”

助權臣篡位,算計親父、打壓皇室正統,卻被稱忠孝,手段深不可測

於是桓溫採納郗超的建議,散佈流言稱司馬奕陽痿不能生育,讓寵臣與後宮妃子私通,後宮所生三子並非皇帝親生。率軍隊進入首都建康,威逼褚太后廢除司馬奕的帝位。另外立司馬昱如朝稱帝,是為東晉太宗。

助權臣篡位,算計親父、打壓皇室正統,卻被稱忠孝,手段深不可測

司馬昱雖然被桓溫擁立為皇帝,但卻形同傀儡,常擔心會被桓溫廢黜。恰逢天現異象,司馬昱非常不安,甚至向郗超詢問桓溫是否會再行廢立。郗超斷言:“桓大司馬正對內穩定國家,對外開拓江山,我願用全家百餘口來擔保,不會發生那種不正常的政變。”於是司馬昱大為感激,稱讚郗超“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皇上你是真瞎嗎!

太元二年十二月,郗超病逝,年僅四十二歲。郗愔衷心於王室,對兒子郗超與桓溫圖謀篡晉之舉絲毫不知,所以傷心過度而患病。郗超的門生將郗超留給父親講述自己與桓溫密謀篡晉的書信。郗愔大怒說:“這小子死的太晚了。”從此不為他流淚,身體很快康復活到了七十二歲算得上一位高壽老人。


郗超這麼聰明,雖然把親爹耍的團團轉,但也算是讓他可以安度晚年啊。不過,郗超之輩仍然是在玩火,不僅拿個人性命開玩笑,拿家族前途開玩笑,對國家來說更是一場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