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小精靈帶動大產業——陝西省鳳縣林麝養殖綜述

小精靈帶動大產業——陝西省鳳縣林麝養殖綜述

鳳縣宣傳:

【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中共鳳縣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權威、全面、詳細、及時的發佈鳳縣新聞資訊,傳遞群眾心聲,密切黨群聯繫,記錄發展進程!每天奉獻美文美圖美聲音,陪你學習陪你樂關注我們妥妥的沒錯!

林麝是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重點保護物種之一。雄麝的分泌物—麝香,具有“通諸竅、開經絡、通肌骨”功效,作為中成藥和名貴香料原料,具有重要的藥用和經濟價值。鳳縣作為全國最大的林麝人工養殖縣,目前共有規範化林麝養殖公司17家,林麝養殖戶401戶,林麝存欄量9200餘頭,養殖數量佔全國的60%,年產值超過2億元,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快車道。

小精灵带动大产业——陕西省凤县林麝养殖综述

秦嶺腹地 林麝養殖好地方

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的鳳縣,是林麝適生優生區和地道中藥材“秦香”的主要產區。鳳縣縣域面積3187平方公里,全縣林業用地400萬畝,森林覆蓋率79.8%,境內生態環境優越,生物物種豐富。近年來,鳳縣縣委、縣政府將林麝產業發展作為加強野生林麝研究與保護、促進生態平衡、農民增收的朝陽產業來推動。按照保護優先、有序發展的原則,堅持政策扶持、科學管理、龍頭帶動、科技引領多措並舉,著力推動林麝養殖產業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公司為龍頭、以科研院所為技術依託、以規範化養殖基地為中心、輻射帶動農戶參與的產業體系。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適宜的自然條件,數量豐富的野外種群和良好的棲息環境,加之在林麝保護和產業發展方面工作突出,2017年8月,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鳳縣“中國林麝之鄉”榮譽稱號。

資料顯示,在2003年成立林麝養殖協會時,林麝養殖戶28個,林麝存欄324頭,到如今全縣林麝養殖戶達到401戶,存欄突破萬頭。15年間,種群規模和養殖戶均呈幾十倍增長。

小精灵带动大产业——陕西省凤县林麝养殖综述

陳樹民,鳳縣留鳳關鎮麻峪河村原支部書記。他是鳳縣人工馴養林麝第一人,從事林麝養殖已經30多年,養殖經驗豐富,技術獨到。“我從1986年起開始探索林麝人工養殖,到現在有30多年了。”陳樹民說,最開始試著養了5頭,慢慢規模越來越大,最後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林麝馴養、繁育、防疫及活體取麝香技術。很快,縣內林麝養殖發展從麻峪河村到河口鎮,再到平木鎮,逐漸覆蓋到了全縣多個鄉鎮。由他獨創的林麝剖腹產絕活,近年來,已挽救母麝168只,成活率96%以上。為了讓養殖戶儘快掌握林麝養殖技術,他與當地的林麝養殖能手共同編寫出了1.2萬字的《林麝養殖技術手冊》供養殖戶學習參考。他不僅個人養麝致富,還把優質種源送給鄉親們和貧困戶,帶動本縣養殖戶發展養麝產業。陳樹民先後被授予“創業明星”“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陝西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脫貧致富 農民過上好日子

林麝食性雜、食量小、易飼養、較少發生疾病、對飼養環境要求寬鬆,非常適合農村群眾養殖,目前全縣400多戶養殖戶都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通過林麝人工養殖實現了家庭增收致富,年均收入在10萬元以上。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鳳縣也將林麝產業發展作為帶動群眾尤其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實施了林麝產業配套貧困戶幫扶工程,積極發揮林麝養殖協會作用,協調養殖企業、養殖大戶與貧困戶簽訂飼料供給協議,用訂單方式,鼓勵貧困戶和群眾種植天麻、胡蘿蔔、黃豆、南瓜等作物,栽植桑樹、構樹等苗木,增加群眾收入。同時,將林麝產業延伸發展與扶貧攻堅相結合,積極引進林麝飼料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幫扶貧困戶。鳳縣林業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寶雞麝草堂麝業有限公司入駐鳳縣,投資興建鳳縣林麝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建成寶雞市首家林麝顆粒飼料加工廠,不僅能有效緩解林麝飼草供應不足的問題,還會形成新的扶貧長效機制,實現共同致富。

小精灵带动大产业——陕西省凤县林麝养殖综述

“我年齡大了,幹不了重活,以前就是種種地,靠政府的低保金過活,經常看病吃藥,在外面還欠了一些錢”。留鳳關鎮瓦房壩村七組貧困戶張從文說:“去年六七月份,林業局和鎮上的幹部經常來村上給我們做宣傳,說是在地裡種樹就給補助款,摘樹葉還能賣錢。當時,我還不太相信,心想哪有這些好事。可看到有幾戶鄰居真的每天賣樹葉掙錢了,我就和老伴商量也去摘樹葉賣。到現在,我們在家附近的路邊、山上摘樹葉,每天能弄個五六十斤,一斤一塊錢,賣給養林麝的。再加上地裡的土豆不種了,栽了一些林麝愛吃的桑樹,政府一畝還給500元的補助,每月算下來總體收入也在2000元左右。”

小精灵带动大产业——陕西省凤县林麝养殖综述

據統計,全縣在林麝養殖產業中參與務工的扶貧對象戶230餘人,為林麝養殖戶提供青草飼料增加收入的扶貧對象戶570餘人,戶均增收約1800餘元。為充分發揮優勢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縣政府出臺了《鳳縣林麝養殖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貧困戶種植林麝飼草,按照每畝5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企業、農戶新購置的飼草加工機械,按農機補貼政策享受國家扶持;對購買林麝專用顆粒飼料的養殖戶補助30%;養殖戶購買林麝保險,政府給予每頭100元的補貼。通過多種形式的優惠政策,不僅能實現貧困戶的精準脫貧,還能對鳳縣的生態產業扶貧起到積極示範帶動作用,帶動和引領更多的企業參與到鳳縣脫貧攻堅工作中來,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今年2月7日,陝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專程來到鳳縣平木鎮劉家莊村調研基層黨建和林麝養殖產業,瞭解飼養技術、市場行情,對村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帶領群眾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脫貧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良性循環 全產業鏈發力正當時

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中國林麝之鄉”的成功創建,不僅是對鳳縣生態環境建設和特種養殖產業發展成就的肯定,也對進一步壯大林麝養殖產業規模,調整林區產業結構,助力脫貧攻堅,推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優化產業帶動模式,助力群眾增收致富,提升林業產業社會效益的思路,針對林麝產業,鳳縣又提出了“全產業鏈開發”的工作理念,制定了林麝產業10年發展規劃(2018—2028年)。從林麝的源頭優良種源入手,培育優良種源繁育企業,進一步做大養殖規模,拉動配套的飼草種植、飼料加工、疫源疫病防治服務、管理技術服務、經銷企業的介入、交易中心的交易服務直到引進麝香保健產品、香料類等衍生產品開發、林麝養殖觀光等。通過宣傳引進更多的資本和技術參與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來,不斷完善各環節職能作用,逐步實現林麝養殖全產業發展。

小精灵带动大产业——陕西省凤县林麝养殖综述

據鳳縣林業局介紹,按照目前鳳縣的林麝產業發展現狀,雖然規模達到了萬頭以上,居全國之首,但相對於全國乃至全球天然麝香市場需求仍顯得微不足道。按照《鳳縣林麝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到2028年,通過發展林麝良種繁育體系、林麝專用顆粒飼料開發推廣體系、麝產品開發體系等十大體系建設,全面提高林麝產業保護管理的法制化、規範化和科學化水平,實現林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使家養林麝資源和野生資源保護與利用進入良性循環。在此期間,逐步完善3處中心(1個林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林麝疾病救治中心、10個林麝良種繁育中心)、2處基地(1個林麝野化放歸基地、5萬畝林麝飼草基地)和12個麝衍生產品加工企業,1個標準化顆飼料加工企業及10處飼草脫水中心,三個保護小區,一個林麝特色小鎮、一處林麝展覽館、一處林麝主題公園和10處林麝特色康養小區的配套工程建設,使鳳縣林麝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繼續保持鳳縣林麝產業發展在全國領先地位,最終實現全縣林麝存欄5萬隻,年產香250公斤,每年為社會提供優質林麝種源1.5萬隻,建成5萬畝林麝飼草基地,帶動10000戶群眾致富。通過林麝養殖良種繁育,麝香產品加工,飼料供給,疫病防治全產業鏈發展,使林麝產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建成以鳳縣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縣區共同發展,產業鏈更加完善的全國林麝養殖示範區和全國最大的天然麝香生產基地。

小精灵带动大产业——陕西省凤县林麝养殖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