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阳城县绘出加速“四高”进程路线图


阳城县绘出加速“四高”进程路线图

直面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前期、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刚刚起步的现实,阳城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的“窗口期”,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在日前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上,一张融入现代思维和前沿科技信息加快“四高”进程的路线图跃然而出,给人以新的希望和美好向往,在全县上下产生强烈反响。这一路线图,可用数字概括为“4245”,即:四轮驱动、两路并进、四箭齐发、五城同建。

四轮驱动,提速工业高质量转型。一是巩固拓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挖掘无烟煤优势,打造“中国民用清洁无烟煤”第一品牌,深耕民用市场,推动煤转煤粉应用、纳米级煤粉替代散煤燃煤技术等,开发高端应用市场。推进矿井减量重组,应用5G和机器人技术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发电与煤炭企业联营合作,拓展劣质无烟煤和煤泥综合利用新途径。尝试CDM机制等方式合作开展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同时稳步推进阳电三期各项前期工作。鼓励发展农药、橡胶溶化促进剂、选矿用药剂、人造丝等二硫化碳下游产品。加快无烟块煤加压气化技术在阳城实现工业化应用,推动向乙二醇、甲醇、烯烃及其下游产品延伸,重点发展煤层气勘探、开发、压缩、液化、管输等装备制造业,引导推进物流、工程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密切跟踪煤层气制金刚石等新技术项目。

二是加快升级、做强做大陶瓷产业。积极把握好省市“晋材晋用”的政策机遇,引进多家在国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工作室,申请“阳城陶瓷”商标注册并广泛宣传。实施振兴琉璃计划,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琉璃品牌,启动建设琉璃制品特色产业园区。抓住“山西三宝”的市场效应,加大阳城珐华器的研发和宣传力度,创作一系列珐华文创产品,让阳城珐华器再现光彩。围绕汽车陶瓷刹车片、纳米陶瓷成形、生物功能陶瓷等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形成阳城陶瓷产业高端发展的新支撑。

三是抓紧布局、做优做特新兴产业。抓住东部沿海中低端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动向,瞄准煤电化工装备升级、煤层气装备、光伏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物流成套设备、工业固废和垃圾处理设备等,不失时机寻求引进国内装备制造业先进企业落地。既要培育和引进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更要引进智能终端、3D打印、数据标注等高成长性企业,加快推广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并应用发展新产业。在新能源产业上,持续扩大光伏产业产能,加快制氢站建设。在大健康产业上,抓紧与全科盟的全面深度合作,在药食同源功能产品、植物药萃取、生物制药等行业培育和引进一批企业,推动在细胞技术、基因检测等生命健康、生物科技以及医美管理领域拓展。

四是创新理念、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重构物流运营模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建立智慧物流,新上一批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现代物流园。扶持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业在阳充分发展,鼓励在阳新设分支机构。大力推行资产证券化,活跃金融市场,支持保险公司在阳开展各类保险业务,创新证券机构服务地方经济新模式。

两路并进,加快城乡高水平崛起。一是提速城市发展,推进大县城战略。抓紧启动建成区整治规划,有效实现建成区“有机更新、疏密有度、提升品质”的目标。挖掘阳城文脉、历史记忆的有机联系,并将其活化到街巷风貌设计中,形成独具山城特点的街巷风貌管控方案,推动具备条件的街巷规划发展后街经济。持续加大“双违”拆除力度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路网改造和公共服务实施,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建好濩泽古城,打造六福客栈知名品牌。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五凤朝阳”组团式发展的格局,集中精力向南扩展主城区和建设演礼新城。

二是提速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强脱贫帮扶政策和工作举措精准落实,以全面小康为目标实现高质量脱贫。借鉴“丽水山耕”品牌运行模式,打造阳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促进产业兴旺。加大与温氏集团合作力度,做足做大“猪”文章。支持相府蜜酒、征弘食品、源源醋业等本地龙头食品、以桑叶枝果、潞党参、连翘、山茱萸等为重点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业。做精蚕桑产业,推动桑园向蚕桑大户合理流转,逐年壮大蚕桑生产规模,加快建设蚕桑现代产业园,重塑“阳城蚕桑”品牌。做好中国农业公园,打造形成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民宿旅游、创意农业、农学科研等等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农业产业集群。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激发农村活力,抓牢“三变”改革这个抓手,激活乡村振兴各类要素。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改善人居环境,引深美丽乡村分类示范创建。同时,把全域旅游作为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纽带,擦亮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在扬品牌、举龙头、联全域、瞄市场、促改革、优环境上持续发力。

四箭齐发,实现生态高标准保护。

一是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坚持减煤、治污、降尘、管车、控烟“五管齐下”,让“阳城蓝”成为新常态。二是持续推进碧水工程,加快推进张峰水库引水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开工建设沁河生态景观治理二期工程,让阳城清水长流。三要扎实开展绿野工程,实施新一轮全域增绿计划,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让县城建在公园里、县域掩在森林中。四要深入实施净土工程,加强土壤管控与修复,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加强固废、医疗废物、危废品收存处置,让阳城一方净土永续发展。

五城同建,提升全民高品质生活。一是建设教育名城。鼓励兴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推动行政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全覆盖。加快教育资源布局结构调整,持续擦亮教育品牌。二是建设健康阳城。加强县乡村防控应急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体育设施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开展多样化、差异化老年服务。三是建设书香阳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阳城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设,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读书分享交流平台,让“阳城,读书人的家”成为新名片。四是建设便捷阳城。抓好智慧城市建设、快捷交通、便民服务,合理布局公厕,真正让群众省心、方便。五是建设平安阳城,扎实推进县、乡、村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为推动“路线图”的实施,阳城县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对标一流,敢干干成,走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要坚持三个“两手抓”:一是抓好“两个战场”,就是开发区和双创园区。二要抓好工业项目投资和项目产出。三要抓好企业家和政府两个积极性。(白军社 栗园园)

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