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大鵬姓張,有些胖,笑起來,像彌勒。

受爺爺和父親的影響,張鵬從小就對鋦繕技藝產生了濃厚興趣。上學期間他學過鉗工,後來又學繪畫、木雕、玉雕等,但尤愛鋦繕,至今陶醉其中已近30年。在張鵬手中,破損的瓷器、玉器、木器、紫砂器通過找茬、對縫、定位、點記、打孔、鋦釘、補漏等工序,不僅可以被修復的完好如初,還能增添一絲“藝術美感”。

昨天,在他位於市區北滏陽的家裡記者找到了他,聊起了這個古老的行當。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時光

所謂鋦繕,即“鋦瓷”和“金繕”,是兩種古老的修補手藝。鋦瓷,在我國考證下來唐以後就有,《清明上河圖》中就有鋦瓷匠的身影。金繕則是後來從日本傳到中國的一種修補工藝。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老祖宗講究“惜物保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不乏挑著擔子的走街串巷鋦匠。到了張鵬這一代,由於現代化制瓷業的快速發展,盆、碗、缸等瓷器壞了就扔,再買新的,一般不會去鋦補修復,但具有保存增值價值的文物,或者主人“情有獨鍾”的茶具、筆筒、擺件等器物的修補技藝則流傳了下來。

“以前鋦盆鋦碗的手藝,叫做粗活,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提高,盆碗碎了直接扔掉,粗活漸漸被細活替代。何為細活,就是修補一些價格昂貴或有紀念意義的古玩瓷器、茶杯茶壺等。”張鵬繼承、發揚了這門手藝,並添加了符合現代審美的新元素,使鋦瓷技藝變得更為靈活和美妙。

手藝

鋦瓷講究精細,所以張鵬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沉浸在一方工作臺上修復打磨。

一件有裂痕或者打碎的器物送到張鵬那裡,他並不急於動手,而是會仔細觀察、揣摩,瞭解了物件全貌之後才開始鋦瓷的第一步——找茬,清理碎口邊緣,像拼圖一樣將碎片拼湊完整。拼好後用繩子捆紮固定,使其繃緊便於上釘。這一步也叫“捧瓷”。捧瓷的鬆緊度完全取決於鋦的個人經驗,單單這一步大鵬就練了很長時間。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捧瓷之後就開始設計釘眼,設計要根據瓷器的紋飾結構以及樣式張合的位置和位點,大小相宜,長短相宜。

設計好釘眼後便要做鋦釘。以銅皮或銀皮做釘,敲打變硬,然後根據釘眼的大小把材料剪成菱形,再用錘子和銼刀調整。

第四步就是鑽眼,鑽眼是對鋦瓷人的一大考驗,每件瓷器的厚度、硬度都不相同,打眼的分寸,全靠經驗的積累,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厚度的2/3處最好,鑽眼的深度力度也完全聽聲音憑手指的感覺,一不小心打穿,瓷器就廢了。“幾年前,我修過一個老雞缸杯,杯壁也就1毫米厚,鑽眼真是如履薄冰……”

最後一步就是上鋦釘。善鋦功在鋦釘。鋦釘的韌性和製作鋦釘的水平,決定著鋦補器物的使用壽命。打好孔後,用鑷子、鉗子和錘子等工具把鋦釘的釘腳穿入孔中,將斷面鉚緊。釘腳的弧度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小,否則不能有足夠的力度鉚緊斷面。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若瓷器有小小的缺失,就需要用上包口、鑲嵌和錫補。包口需要反覆捶打退火,考驗人的細緻和耐性;鑲嵌是用鏨刀在銅片或銀片上鏨刻圖案,雕刻出立體感,然後剪下補在缺失的地方;錫補則更需要時間和功力,從制龍骨架開始一點一點補缺,再一點一點打磨。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這鑲嵌需要極巧致的心思,根據瓷器的不同寓意雕刻不同的圖案。拜訪大鵬的時候,他正在做一朵祥雲,畫圖、敲打、修整、成型,這一輪步驟製作下來,單工具大鵬就來回換了好幾波。

與鋦瓷不同,起源於日本的金繕講究的則是殘缺之美。金繕也叫漆繕,是用生漆粘合修補器物的碎片或填補缺口,再在漆的表面施以金粉或金箔。鋦瓷和金繕,這兩種修補器物的方式並不衝突,各有各的優點,鋦瓷重在實用,金繕則重在觀賞性強,外觀華麗。

金繕必須要用專門調配的生漆,而手藝精湛的大鵬恰恰對這種物質十分敏感,所以這些年大鵬的金繕做的很少,也算小小的遺憾。

留住

鋦意貴在成全。

大鵬在修復每件器物時,都遵循著 “尊重器物、簡約素潔、修舊如舊”的原則,即根據每件器物的缺損程度、顏色以及器物本身的氣質去做修繕。保持器物原有的外形形態,保持原有的素潔和清爽,用最簡單的工藝使它恢復到最大可能的原有強度。這是修復器物的根本目的。不久前,張鵬成立了自己的“修合居”鋸繕工作室,不僅本地的朋友把物件拿來給他修補,就連雲南、四川、上海等地的朋友也慕名找他來修補瓷器。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張鵬會在鋦釘、鑲嵌等恰到好處的位置鏨刻上代表自己的圖案“大鵬鳥”或者名字,他說這不僅代表著技藝的傳承,更代表著一種“責任感,我必須對交到我手裡的每一件東西負責。”而且,現在好多之前沒有鏨刻圖案的朋友又請他來重新鏨刻,“這也是對鋸繕這門手藝的認可。”

“再小的手藝,也有存在的價值。鋦瓷作為中國傳統技藝之一,亟待保護,傳於後世。我身為鋦瓷手藝人,有責任也有義務讓鋦瓷傳承下去。”張鵬表示,目前他正在著手鋸繕技藝的申遺工作,日後希望通過廣收徒傳授技藝等方式將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瞭解這項傳統技藝。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能鋦繕的大鵬——用手藝留住時光

不足1平方米的小小工作臺,指尖之上的小小工藝,卻是鋦匠甘願醉心一生的大世界。鋦繕工藝繁複而小眾,外人看來或許難以理解其中有何執著的意義,但在鋦繕匠人的世界裡,愛其所愛,無問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