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娥是誰?《憶秦娥》詞牌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琴簧汗舞


《憶秦娥》是一個常見詞牌,古代很多詩詞大家都曾以該詞牌填詞,其中有李白、張先、蘇軾、賀鑄、李清照、范成大、劉克莊、劉辰翁和納蘭性德等,此外,當代毛澤東也曾依此詞牌填了一首家喻戶曉的名作《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憶秦娥》詞牌首見於《憶秦娥·簫聲咽》詞,這首詞一般認為是李白所作,但明代以後也有人質疑,認為這是晚唐五代詞人所作,此詞歷來廣受好評,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其詞如下: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首詞中秦娥是指春秋秦穆公之女弄玉,李白借其描述一位女子思念愛人的痛苦心情。傳說弄玉善於吹笙,後來嫁給了善吹簫的蕭史,後來兩人月下吹簫,感鳳來集,夫婦便一同仙去。

很多文學作品都曾提到秦娥弄玉,李白《寓言三首》有“以歡秦蛾意,復得王母心”,而樂府詩《鳳台曲》則完整地敘述了弄玉的故事:

嘗聞秦帝女,傳得鳳凰聲。是日逢仙子,當時別有情。
人吹彩簫去,天借綠雲迎。曲在身不返,空餘弄玉名。

《憶秦娥》定為詞牌後,便以《憶秦娥·簫聲咽》定正格,多用入聲韻,上下闋各五句,兩闋後三句字數、平仄相同,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也是入聲韻,後來賀鑄填詞《憶秦娥·映朦朧》,則變格三平韻、一疊韻,不過後人較少據此填詞。

《憶秦娥》詞牌名,因有《憶秦娥·簫聲咽》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又名《秦樓月》,而蘇軾據此詞牌又填《湖州賈耘老小妓名雙荷葉》,其中有“清光偏照雙荷葉”,故又名《雙荷葉》,另外還有《蓬萊閣》、《子夜歌》、《碧雲深》、《花深深》、《中秋月》、《華溪仄》等別稱。

以上是關於《憶秦娥》詞牌來歷、典故及演化過程介紹,不知您是否喜歡填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秦娥即秦穆公女兒弄玉,她於樓上吹蕭,與丈夫蕭史一起跨鳳仙去。

《憶秦娥》詞調始自李白,其詞曰: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更名為《秦樓月》。

蘇軾有詞曰:雙溪月,清光偏照雙荷葉。紅心未偶,綠衣偷結。背風迎雨淚珠滑,輕舟短棹先秋折。煙鬟未上,玉杯微缺。此調只有40字,較李白詞46字為少,詞名《雙荷葉》。

賀鑄有詞曰:曉朦朧,前溪百鳥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樓空。去年今日東門東,鮮妝輝映桃花紅。桃花紅,吹開吹落,一任東風。此詞改仄韻為平韻,字數.句式結構與李白詞同,詞名《子夜歌》。

此外,無名氏詞有“水天搖盪蓬萊閣”句,故名《蓬萊閣》。張輯詞有“碧雲暮合”句,故名《碧雲深》。孫道絢詞有“花深深”句,故名《花深深》。徐有貞詞有“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句,故名《中秋月》。長筌子詞又名《華溪仄》。

此詞多用以抒寫相思離別或羈旅愁懷。


原卉詩詞


憶秦娥可以說是最早的詞牌之一了,宋代學者鄭樵在其著作《通志》中寫到:“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二詞,一個是菩薩蠻,另一個就是憶秦娥。

秦娥傳說是秦穆公的女兒,因其年幼之時抓住了一塊碧玉不捨得放下,因此給她取名弄玉,她的丈夫名叫蕭史。


大家對這兩個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有一個成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乘龍快婿。我最早接觸到這個成語還是在金庸先生的小說《笑傲江湖》中,當時嶽不群為了讓令狐沖回心轉意,使了一招蕭史乘龍,緊接著金庸先生就對這此做了解釋:

相傳春秋之時,秦穆公有女,小字弄玉,最愛吹蕭。有一青年男子蕭史,乘龍而至,奏蕭之技精妙入神,前來教弄玉吹蕭。秦穆公便將愛女許配他為妻。“乘龍快婿”這典故便由此而來。

意思就是隻要令狐沖回心轉意,他願意把女兒嶽靈珊許配給他。當然這是題外話。


憶秦娥最早作為詞牌名還是大詩人李白的功勞。

《憶秦娥.簫聲咽》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此詞描繪了女子的相思之苦,讀起來委婉動人。世人對這首詞的評價很高,最有名的莫過於上文中鄭樵說的,它和《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是“百代詞曲之祖”。

到了宋代,菩薩蠻這個詞牌更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北宋時期張先、歐陽修、馮延巳的《憶秦娥》與李白的《憶秦娥》同名異調,或許可以看出李白的這首詞還不是那麼廣為流傳。而李之儀的《憶秦娥》則自注“用太白韻”,從此李白的作為正體流傳開來,馮延巳等人的詞體漸漸被遺忘。

兩宋之交,菩薩蠻開始被更多人引用。郭應祥、陳與義、李清照等人都曾創作過《憶秦娥》,這些詩作大都表達了詞人的愛國之情。愛國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



到了南宋,統治者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就如林升雲“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雖然統治者不思進取,主和派佔上風,但當時社會環境也因而比較平靜,這也給了詞人安逸的寫作環境。這一時期楊萬里、朱熹、范成大、陸游、劉克莊等人都創作過《憶秦娥》,除了極少數選擇抗金復國的題材,大多數人都選擇的是兒女情長,傷春悲秋。


我最喜歡的《憶秦娥》則是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大家最喜歡哪個詩人所寫的《憶秦娥》呢?


潮打的空城


秦娥,古秦漢時期的美妙女子。具體不定是哪一個美人,有稱是秦穆公女兒,叫弄玉。又有泛指這一時期所有女人的代稱的說法,在"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咸陽道上眺望遠處的人歸來歸來。後來的文人把這種情調所表達的意境譜入曲子,供宮廷,歌館,樓臺傳唱,逐漸發展起來,到宋朝達到巔峰。成了眾多詞目詞牌名之一。"憶秦娥"與"虞美人"合稱詞牌"雙嬌″。


當年到成都金沙公園製作大型燈會。金沙博物館和三星堆有點份量的出土文物,都被放大成百倍地製作出來,夜晚一開燈,全園輝煌,再現遠古蜀中先民的大型篝火晚會現場。自頭年臘月廿四至次年正月十八。遊人如織,成了2010年成都的一大盛事。


其中就有猜謎園。裡面有上萬謎語。沒事也去猜,猜中有小禮物。頭天就領了一抱十幾只小動物,成孩子王了,隨時有尾巴揩油。

"長安美女"猜一詞牌名。結果就猜到——憶秦娥。現在想過去的歡快或痛 苦,叫回憶。長安,是故秦咸陽,漢首都。所在陝西,簡稱秦。娥者,美女也。這樣一聯起來就成了,回憶秦漢時的美女。與"憶秦娥"貼近。

這謎底拿過去,換了個可做枕頭的大熊貓。詞在初唐開始,於李白時業已成熟,只是被詩歌比下去了。


李白的《憶秦娥》,詠史,嘆零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月樓

秦月樓

年年柳色,灞橋離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同樣,毛主席也有一首《憶秦娥》: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辰月

霜辰月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詞人與偉人,意境迥然不同,後者意志高昂,氣韻豪邁。 這也是詞的魅力。


劉一千五


秦娥原名弄玉,是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女兒。她美麗聰慧,喜愛音樂,善於吹笙,聲如鳳鳴。穆公為她建了一座樓,名為鳳樓。她便每日在樓上吹笙,優美的聲音在天地間縈繞。一天,她正在吹笙,忽耳邊傳來一縷幽雅的簫聲。她停笙細聽,這簫聲如輕雲,如流水,十分悅耳,好象是從華山那邊傳來,令弄玉欣喜非常,心馳神往。她將此事告知父親。穆公派人去尋,果從華山尋來一位名叫簫史的青年人。簫史十分英俊,風度翩翩,一試吹蕭,果然異常精湛,滿朝文武臣民莫不驚歎。弄玉一見便愛上了他。穆公一直想給弄玉找女婿,無耐弄玉執意不從。今見弄玉喜歡簫史,穆公趕忙給他們辦了婚事。從此,一對小夫妻便在那鳳樓上笙簫合奏,時常引來百鳥飛翔聆聽。在一個月朗風清的夜晚,小夫妻正在合奏,忽然,一對鳳凰翩翩飛來,於是簫史騎鳳,弄玉騎凰,向天上飛去,,美妙的音樂在天地間久久地縈繞,迴旋……

後來,唐朝詩人李白根據這個傳說,作了一首詞《憶秦娥一簫聲咽》,其中有一句是"秦娥夢斷秦樓月"。這個詞牌以後多有人用,名稱也有所改動,但最普遍的還是《憶秦娥》。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是個閨中女子長夜難眠的悲愴寂寞與相思之苦。

上片開首兩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簫聲如泣如訴,正如思婦牽念之綿長淒涼;後兩句今昔對比:秦樓月虧盈如常,楊柳枯榮依舊,心上人卻離去多年,杳無音訊。

下片連寫數景:“古道”、“西風”、“殘照”、“陵闕”,無一不烘托出秦娥的淒涼孤寂。

整首詞行文極富節奏感:“咽”、“斷”等用字精簡老辣,而“秦樓月”、“音塵絕”採用頂真手法重複敘述,寥寥數語完美呈現出女子連綿不絕的愁思、悲痛欲絕的心境。








書畫名人堂


秦娥是一位有名的人士,當時,李白作詩,也是為了紀念她。



攀松


秦娥乃秦國穆公嬴任好之女,名弄玉。才女,愛吹簫。

憶秦娥詞牌始於李白的詞《憶秦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