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防控新冠肺炎的號角早已吹響。在這一場戰鬥中,每一個人都是“命運共同體”中的一環,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上梅鄉有一群

基層黨群工作者,他們主動加入抗擊疫情的一線隊伍,走家入戶、直面危險、守護家園。

首陽村黨群工作者王時新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我想和你玩。”

電話裡傳來女兒奶聲奶氣的聲音,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大年初二上梅鄉首陽村的基層黨群工作者王時新一早便離開了家人,投入到一線防疫的工作中。

出發的前一晚,王時新抱著女兒,並和她拉鉤做了個約定。“寶貝,你白天乖乖在家聽奶奶的話,爸爸給你買的11本貼紙書,你要好好學習,等你都學會了,爸爸就回來了,一定要乖哦!”

“好!”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王時新在卡口為過往人員登記信息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王時新為村民發放防疫防控宣傳單

“叔叔阿姨們,這段時間就不要互相串門、扎堆聊天啦。”在上梅鄉首陽村時常能看到王時新勸導村民不要聚集的身影。白天,王時新在村裡走街串巷,勸導村民不要聚集,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查找問題漏洞,迅速上報反饋;夜裡,他統計彙總數據,梳理分類上報,為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有效地開展提供支持。

疾風知勁草,危難見堅貞。作為一名基層黨群工作者,疫情來臨時,他義無反顧的離開家人,將孩子交由母親照顧,自己積極響應動員,迅速進入戰鬥角色,始終堅守崗位,奮鬥在防疫的第一線。

翁屯村黨群工作者張陳增

疫情來勢洶洶,防控刻不容緩。大年初三,在收到返崗的通知後,張陳增簡單收拾好行囊便迅速回到村子,出門前姐姐不停叮囑“東西多帶點去,一定要注意安全”,伴著家人的叮囑聲她義無反顧的踏上了返村防疫之路。返村路上,張陳增看見街上只有零星幾個行人,並且都戴著口罩,村莊早已沒有往年春節歡騰的氣氛,她感覺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沒有醫生、護士救死扶傷的專業技能,也沒有提供物資幫助的能力,更沒有舍小家成就大家的氣魄和故事。逐戶摸排、登記填表、下村宣傳、卡口執勤、撰寫信息……這就是張陳增日常的工作,平凡而又艱鉅。

“阿姨沒事不要出去了哦,有發熱咳嗽看到外鄉人來及時和我聯繫。”張陳增拿著喇叭在村裡喊話,村民們紛紛表示會積極配合,但也有部分村民不以為然,甚至冷嘲熱諷。面對村民的不解和嘲諷,她並沒有生氣,反而更覺得農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遠。農村信息相對閉塞,呆在家的多為老人和孩子,獲取疫情信息的渠道少,面對疫情缺乏正確的認知,作為基層黨群工作者,張陳增告訴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把工作落實到位,做好宣傳工作和解釋工作,讓村民們充分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和做好防護的重要性。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張陳增為村民講解防疫知識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張陳增正在粘貼宣傳單

看似簡單的摸排宣傳防控工作,其實並不簡單。挨家挨戶給對疫情過於樂觀的村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為了幫助村民記憶,張陳增推敲編寫了疫情防控順口溜,並以方言視頻形式廣為傳播。此外,在冬日寒冷的早晨張陳增依然堅持早起到卡口給過往的人進行體溫測量和信息統計,即使浸溼了口罩、凍傷了雙腳也“疫”無反顧,因為她知道自己肩上擔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在平凡的崗位上,要守護好村莊和村民,讓它免受疫情帶來的災害。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張陳增正在整理錄入返鄉人員信息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張陳增在卡口執勤

付出總有回報,在張陳增的努力下,原先不理解的村民也都積極配合做好居家防護,出門也不忘戴口罩。“大家齊心協力共戰‘疫’,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但是我們依舊不能懈怠,還需要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早日恢復村子往日的寧靜祥和。”她經常對身邊的人叮囑道。

下陽村黨群工作者袁承望

“您好,我們聽說您家孩子剛從外地回來,我們來核實下情況。他現在人在哪兒,身體有沒有什麼情況呢?我們登記下他的身份信息。”下陽村基層黨群工作者袁承望就這樣挨家挨戶,將下陽村和溪北村返鄉人員的信息逐戶登記到位。作為剛上崗不久的新人,這是袁承望第一次在工作中與這麼多村民近距離的接觸和交談,他覺得村民十分親切也很配合。村民們在登記完自家的信息後,還積極反饋村裡誰家有外地返鄉的人。

大年初二,袁承望收到通知,由於疫情嚴重取消春節假期。他立即收拾行李,初三便回到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防疫工作逐步展開,袁承望和村兩委幹部一起,發宣傳單、粘貼標語、懸掛橫幅、入戶摸排登記信息,參與卡口執勤任務。作為村裡與鄉里對接返鄉人員數據的管理員,經常要和返鄉人員接觸,因為擔心會攜帶病毒,袁承望在工作時間外主動進行簡單的自我隔離,非工作時間深居簡出,不到食堂吃飯,改為在家裡吃,帶口罩勤洗手,平時也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袁承望入戶登記返鄉人員信息


武夷山:用青春熱血築牢防疫紅線(三)

袁承望正在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彙總

目前為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復工和恢復村民春耕生產,取消了交通管制和拆除勸返卡口,導致很多村民誤以為疫情過去了,都放鬆了警惕。“市裡交通管制都停了,市場商店都開門了,我們怎麼就不能像以往那樣呢?”面對在勸導工作中村民的反問,袁承望覺得這恰恰是疫情開始“反撲”的節點。“當前只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並未到達拐點,疫情防控還需要大家的配合,還是要繼續做好防護的哦。”他利用鄉里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和在網上搜索到因鬆懈導致感染新冠肺炎的實例給村民們解釋。“最難的工作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是我們與疫情的決戰,一定要贏啊!”他心裡默默的鼓勵著自己。

本文源自老區上梅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武夷山"(ID:zizaiwu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