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文化的自信來源於哪裡?

仗劍天涯之東哥


五千年文字記載,五千年沒有被滅絕、滅國,五千年科學文化文明的傳承,五千年獨特獨有的象形文字.。五千年的針灸綠色醫學醫藥,五千年的...四大發明五大發明,四大名著五大名著,還有很多,比如南宋生產總值是世界接近百分之四十。元朝唐朝國土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強(當然戰爭是不對的,也可以看出能力國力)?


用戶628680282845流氓


中國的文化自信源自3000年前的西周。孔子云,吾500年不復見周公,吾師焉。周公距孔丘500年,周公制禮作樂,輔佐武王,開一代盛世,孔先生承其文化風範,把教育平民化,於是開啟了中華民族的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的局面。中華民族歷經5000年的風雨磨難,每一次朝代的更替便是中國文化的衰盛,由此,中華文明愈來愈至全至盛。感恩生在中國,生在這片文化沃土,讓人能夠明白怎樣做個優秀的中國人!


用戶木姬


看到這個問題的瞬間,我想不到一個詞可以用來作答。後來想了許久,才想出這麼一個“粗略”的字來概括。這個大,大在什麼地方?我將用三個方面來說一說。

第一個,地域的大。中華文明起源於“兩河流域”(真正的兩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即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

長江從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發源。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同樣延伸至諸多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20%。

長江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755億立方米,約佔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於赤道雨林地帶的亞馬孫河和剛果河(扎伊爾河),居第三位。當然如果僅僅是有水的話,長江也不會成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的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同樣豐富。

黃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4000年前黃帝和炎帝的部落聯盟正是在黃河流域繁衍生息,構成了華夏族的主幹部分。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正是大量的沙土堆積,所以在黃河的下游形成了沖積平原,有利於農業種植。另外就是黃河流域的土地,水能,煤炭,石油等豐富的資源,為文明的發展提供著不可或缺的動力。

長江和黃河是養育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加起來,要比其他古文明的地域體量的總和還要大上許多。也正是因為擁有了如此廣闊的生存空間,中華文明不僅沒有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下枯竭,而且還經過多次的大遷徙躲過了毀滅性的災難。

第二個大,是指時間上的長遠。中華文明在幾大古文明中成型的並不算早,比埃及文明遲了近一千年,也不比印度文明早多少。但是中華文明是現今依舊存在的唯一的古文明。而且在將來,我們能夠預示它會繼續繁榮。而其他的幾大古文明或早或遲的都相繼成為了歷史的塵埃。我們之所以能夠知道它們的存在,也是根據過去留下的蛛絲馬跡去探尋的。但是中華文明不一樣,它就這樣站在你的面前。告訴你,我還在。


第三個大,是容量的大。中華文明能夠傳承至今天,不得不說還是有著地域上的優勢的。中華文明是在群山和海域保護下的花朵。相對於其他幾大古文明之間的殘酷的爭奪與殺戮。中華文明是幸運的。有人說,中國古代不也是戰亂四起麼?周圍其他國家、民族不也曾派兵攻打過我們麼?其實這不一樣,這樣的戰爭真的只是小打小鬧,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戰爭。中國古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管怎麼打,大家都是同一個文明下孕育的產物,不管怎麼打,不過是地區主導權的更替而已;對於我們中華文明最根本的東西:文字,經典等不過是換了一個人掌握而已,依然是通用的;大家所奉行的那一套思想還是一致的。至於周邊小國,不僅沒有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威脅,反倒是將他們自己的文化一一的融入了中華文明的文化裡,讓中華文明變得更加的璀璨。至於妄圖覆滅中華文明,那更是無稽之談。


相對封閉的環境 、中華文明是在群山和海域保護下的花朵

註釋:餘秋雨先生受香港鳳凰衛視的邀請,在全球觀眾的面前行走數萬公里,去考察全人類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在他經歷千難萬險之後,將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想整理成了《千年一嘆》這一本著作。而文中的黑體字是他在1999年12月30日的晚上,於一個旅館裡寫下的一篇《中國為何成了例外》中的一部分。

原文是:“首先在這喜馬拉雅山南麓,我不能不想到中華文化在地理環境上的安全性。除了喜馬拉雅山,往北,沿著邊境,還有崑崙山、天山、阿爾泰山,又連著難以穿越的沙漠,而東邊和南邊,則是茫茫大海。這種天然的封閉結構,使中華文明在古代避免了與其他幾個大文明的惡戰。而那些古代大文明,大多是在彼此互侵中先後敗亡的。”


梺河西


諺語云: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被孔孟思想和道佛教義洗腦兩千多年。近代由毛澤東思想的哲學成份給國民提供了靈活機動的思維方法。再加上鄧小平的摸石頭過河的實用主義,由此綜合起來的傳統文化+現代文化成為現代中國的文化底蘊,再是我們沒有侵略進攻他國的劣跡。不樹敵,不當出頭鳥。堅持世界大家庭觀,堅持和平,發展,共贏的文明方向,必然獲取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叫得道多助。這就是中國自信,中國文化自信,中國道路自信的基礎。.


南榮姬


這個問題沒必要長篇大論,中國什麼時候不自信啦?有幾千年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化。有以毛澤東思想為代表的現代文明。中國文化從來就沒有間斷過。何來的不自信?


周多水


中華文化的自信來源於,最起碼在宏觀上能夠解開地球生命及人類起源的發源地=原始大陸板塊,和後天的現在海闊天空地球大陸板塊格局與南北兩極地冰川冰帽,以及四大海洋依次形成的山脈高原的順序及地球上空沒有隕星環的原因;並且也能知道恆星太陽"是故易有太極"的發光時期與"月若無恨月長圓"月球的前身曾叫什麼稱謂,以及本來是在太空真空中形成的標準圓形地球,為什麼變成自轉軸傾斜,北半球細長,赤道微鼓,南半球稍短粗的緣故。總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包羅萬象,是用現代科技動畫技能完全可以模擬計算出來的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沒有比天大的荷葉,不言包天大粽子。


蓋天宣夜說


來自於從未斷絕的文明傳承。


lindy76992581



保寧科技創業


中國文化自信來源於10000多年的中華文明


用戶9982528555


文化自信的點太多了:5000年的燦爛文化歷史,古代的四大發明,詩經唐詩宋詞元曲,絲綢之路;當代的改革開放;近期的電子商務,高鐵,一帶一路等等,都對世界文明產生深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