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政府“雪中送炭”儋州推動全面復工復產復業

儋州市委、市政府科學統籌推進防疫和生產,於近期出臺扶持企業渡過難關的優惠政策,精準分類施策,“雪中送炭”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全市農工商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復業,經濟生機蓬勃。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表示:毫不懈怠抓好疫情防控,儘快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咬緊全年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不放鬆,全力以赴推動復工復產和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努力實現第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確保實現今年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政府“雪中送炭”儋州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复业

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儋州新潮包裝實業有限公司訂單不斷,目前正全力抓好企業復產。 黎有科 攝

大項目復工急 農業增添活力

不誤農時,儋州全力以赴組織春季農業生產,本地農業企業率先復工復產。截至3月2日,全市共113家農業企業復產,復工人數達5737人。儋州細緻落實省“三農”領域“一抗三保”10條措施,細化為40項具體任務,出臺運銷獎補等扶持政策19條。“堅定信心,緊盯市場需求,結合本地特色資源,深入挖掘優勢潛力,引導農村、農戶發展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增效,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儋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鄒廣說。

農業大項目安全復工,加快建設速度,為儋州農業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2月18日,羅牛山儋州樂滿2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復工,這是儋州第一個復工的農業建設項目。3月1日,工地上120多名工人在場內支模板扎鋼筋,進行6棟高養豬樓的基坑施工。“還有200多名施工人員近日將來工地。”項目負責人毛耀祖說,這個基地是羅牛山儋州8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的一部分, 未來還將在雅星鎮興建3座2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推動儋州現代農業發展。

儋州市是海南重要的甘蔗產地,為保住蔗農和糖廠工人的收入,2家糖廠是儋州最早復產的企業。儋州海頭南華糖業有限公司於1月22日停產放假,放假前通知蔗農將於1月31日開榨甘蔗,因此蔗農早早地砍好了甘蔗。公司工會主席吳歐穎說:“我們按計劃準時復工,保障當地蔗農如期砍收甘蔗,減少疫情對蔗農和企業帶來的損失。”儋州海頭南華糖業有限公司350多名工人都是儋州本地人,春節期間沒有外出的,也沒人與從湖北迴儋州人員密切接觸,復產順利,一天榨甘蔗2250噸,預計本榨季榨蔗量13萬噸左右。

政府“雪中送炭”儋州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复业

新州鎮農戶在新英洋上插秧(航拍)。 羊文彪 攝

目前是冬季瓜菜豐收的季節,儋州是農業大市,年種植冬季瓜菜面積近7000畝,農業企業充分利用無疫情區鎮村的勞動力,迅速開展復工復產。為解決冬季瓜菜運輸難題,儋州出臺運銷獎補政策。近日,歐亞集團採購總部總經理劉建凱來到王五鎮水鳴坡冬瓜種植基地,收購反季節黑皮冬瓜32噸運往長春。他說:“儋州到長春4000多公里,受疫情影響,運費漲價1萬多元,有了運銷獎補,我們才敢收購。” 2月6日至3月2日,儋州冬季瓜菜共出島335車、7800噸。

重點項目加速 經濟動力強勁

儋州從解決“招工難”、減輕建設企業負擔入手,大力扶持重點項目復工,推出重點項目建設企業組織農民工返儋務工發放生活補助等優惠政策。截至3月2日,全市在建的省、市重點項目共33個,已復工17個,其中省重點工程復工率達88.8%。

掃清阻攔重點項目建設的障礙,為重點項目復工創造條件。位於那大鎮東部新區的儋州市體育中心“一場兩館”項目,總投資9.7億元。但施工現場散佈著7000多株綠化樹亟待移栽。近日,儋州市城市管理局幹部職工加班加點,組織園林工人518人次,出動挖掘機、吊車等126臺(輛)次,移走狐尾椰、華棕、榕樹、非洲楝、三角梅等7000多株綠化樹。3月2日,施工現場的挖掘機揮舞巨臂拆除廢棄建築,剷車在挖填土方、平整場地。施工方中建一局有關負責人周璐說:“移植走綠化樹後,我們復工力度逐步加大,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平整場地、挖掘土方作業。近120名工人返崗復工。”

儋州濱海新區位於白馬井鎮,重點項目用工需求大,儋州發動本地工人支援重點項目建設,緩解用工荒。濱海新區汙水處理一廠基本建成,但廠區配套設施尚未完工。受疫情影響,原來施工人員大多來自廣西、湖北、四川,一時不能返崗復工,施工方一天要打200多個電話找工人。海南儋州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剛說:“我們調整用工思路,轉而請儋州當地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既解決企業用工難,又給當地群眾提供短期務工機會。”在儋州有關部門、白馬井鎮政府支持下,20多名儋州本地工人參加施工,近日項目順利復工。白馬井鎮居民沈國華說:“在家門口找到工作,不用外出打工,還能為保護家鄉生態環境出力。”預計廠區配套設施3月底將全部完工。

食為天肉製品加工有限公司、海南藍島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工業企業,也於近日先後復產。截至3月2日,儋州實際運營的工業規模以上企業16家,已開工15家,開工率93.75%。

商貿企業“復活” 市民生活添彩

餐館酒店、旅遊景區、商鋪等商貿企業暫停營業,受疫情影響最大。儋州市政府今年一季度安排300萬元對住宿餐飲等中小企業、個體戶貸款貼息;對全市賓館酒店給予補助;對A級旅遊景區員工給予補助等,推動商貿企業“復活”,為市民生活添彩。儋州市副市長劉衝說:“企業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掌握員工健康狀況,從嚴從細抓好疫情防控,守好企業‘第一關口’,確保企業有序有力有效復工營業。”

儋州市旅文局有序推進文體旅遊企業復業,海南熱帶植物園、東坡書院等2家3A級旅遊景區2月21日起開門迎客。4位山西遊客是東坡書院新年後的第一批客人,東坡文化旅遊區公司有關負責人楊緊說:“遊客入園必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體溫,且戴口罩才能入園。同時我們對遊客中心、遊步道、主要休息區等公共區域消毒。”此外,海南熱帶植物園景區對持有儋州市身份證的遊客免費開放;背誦6首東坡詩詞的遊客則可免費遊覽東坡書院。

松濤人家餐飲有限公司於2月24日復業,餐館廚房內,切雞肉、洗豆角、旺火炒菜,廚師正緊張烹飪外賣快餐。目前儋州餐館復業都暫不開放堂食,公司總經理蔡金英說:“暫停營業1個月,房租、人員工資負擔重,防疫期間,不能讓客人進入餐館吃飯,復業賣外賣,減少一些損失。”截至3月2日,儋州全市共583家餐館通過美團等外賣平臺復業;全市共61家酒店賓館恢復營業。

在市區,大型商貿企業也重現活力,為市民提供豐富時尚的商品。2月22日,儋州夏日國際商業廣場復業,總經理助理何婷表示,每班安排18個保潔人員每天對公共區域大消毒2次,衛生間每隔3個小時消毒1次,為顧客提供舒適、安心、安全的購物環境。目前商場已有156家商鋪復業,復業率達85%。

原標題:政府“雪中送炭”,科學統籌推進防疫和生產 儋州推動全面復工復產復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