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如何投資才能收益最大?

周凱婷


鑑於普通人對金融的瞭解程度和投資理財的理解的侷限性,還有風險承受能力,一般還是要以中低風險為主,在風險承受範圍以內,儘量選擇收益相對高點的以下幾種。



首先,國債。它是國家發行,風險指數低,收益一般高於銀行存款,缺點週期長,一般3年5年,10年,靈活性一般,適合長期不用資金。其次,貨幣基金,銀行理財。這類風險也較低,收益率一般4%――6%,根據時間週期長短收益也不同,相對來說比較靈活,市場上的各類寶寶還有一些銀行長短期理財,都是這些。再次,就是基金、信託、不動產。這類風險中等,需要一定的投資眼光和經驗,回報也相對高一些。我們可以選擇分散理財442,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調整。


收益高的有嗎?當然,外匯期貨,股票,證券等等高收益高風險,普通人不建議涉足,這個需要專業的技術和分析,風險指數很高,切莫只看到高收益忘記風險。同時投資理財一定要注意規避風險,金融市場各種理財公司跑路屢見不鮮,一定不能只看到回報,忘記了風險。

我是Rose,更多財經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手裡面的現金大概也不會超過100萬,那我們就拿100萬作為投資金額。事實上,存款利息少,至少還是有託底保障的,但是其他投資產品就沒有保底收益了,所以我建議您是對資產進行合理化配置,這樣既可以分散風險,又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回報率。

如果你有100萬,拿出30萬左右去購買大額存單,或者國債之類的,這種收益相對不高,但是比較穩定的收益,而且流動性較好的產品。再拿出20萬去購買寶寶類貨幣基金,因為貨幣的投資風險相對偏低一些。剩下的50萬,可以拿出15萬去買股票投資,最好的藍籌股,這樣風險小一些。還有15萬可以買些偏股型基金,當然還可以拿出20萬左右可以去買些P2P理財產品,這類產品投資風險較大,但是回報率是很高的。

總之,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分險偏好,將資產設置成一定適合你的比例:如果你是保守型的,那麼大額存單和貨幣基金、國債等固定收益品種多一點,而風險相對較大的股票和基金的比重次之,P2P理財產品也要有一定的比重。

如果你的激進型的,那麼P2P理財產品的投資比例適當調高一些,存款固定收益類的下降一些,而買基金和股票的相對增加一些。只有進行多元化資產合理配置,你才能將收益做到最大,把風險控制到最低。如果僅是投資一個產品,肯定是做不到的。


不執著財經


最沒有風險的投資就是房產投資,在不限購的情況下,最保值,最保險的投資還是房產投資,因為這個大多數都比較懂,其他投資可能對於不太懂的人,建議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等了解之後再去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