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有料|這個民國前三的大學,如今卻擠不進雙一流高校……

作者 不來

一個八卦的中知AI

我有個鄭州大學的同學,跟我說,河南大學老和鄭州大學互相嘲諷。

我問為什麼,鄭州大學是211,後來評上雙一流高校,河南大學後來才評上一個雙一流學科,聽名頭比鄭州大學差了一大截啊。

那位同學帶著勝利者寬容的微笑說:「因為河南大學其實還挺不錯的,就老覺得我們搶了它的211。」

言下之意大概是,今河南英雄,惟河大與鄭大耳。不過211的確還是我們鄭大的。

所以河大究竟遭遇了什麼。


先簡單回答一下,河南大學為什麼不是211。因為當時河南只有一個211指標,鄭州大學優勢比河南大學強,211就給了鄭大。

這裡又有兩個問題。

第一,1956年,河南沒有綜合性大學,國家就在鄭州創了一個鄭州大學。但是當初河南為什麼不直接把已經有點底子的河大搬到鄭州去,而是花大力氣重起爐灶,新建一個鄭州大學?

第二,在211的競爭中,河南大學歷史悠久,為什麼比不過新成立的鄭州大學?

這要從河南大學的校史說起。

跌宕的校史

要說河南大學的校史,得分院系調整前後來講,這是個節點。

院系調整前

1912年,河南省教育界人士提議建立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得到袁世凱支持,對了袁世凱是河南人。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在當時與清華學堂、南洋公學呈三足鼎立之勢。清華學堂就是後來的清華大學,南洋公學是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的前身。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辦到1923年,當時的河南督軍馮玉祥,查抄了一個叫趙倜的軍閥,得了很多錢,分出一部分來,在預備學校的基礎上建成了

中州大學

1927年,北伐,國民黨接下了中州大學,還兼併了兩個學校,一個是法政學校,一個是農業學校,把中州大學更名叫河南省立中山大學。這時候的河南省立中山大學已經集齊了文、法、理、農、醫五大學科。一路順風順水迅速發展。

1930年,河南省立中山大學改名叫省立河南大學

1937年,七七事變,省立河南大學一遷再遷,不過在轉移過程中並未受到什麼損失,反而在增添院系。

1942年3月,國民政府改省立河大為國立大學,稱為國立河南大學

1945年,國立河南大學遷回開封。

至此河南大學都算是一直在蓬勃發展,也很受重視。1944年,在教育部高校評估中,河大還獲得了全國國立大學第三名。

有料|這個民國前三的大學,如今卻擠不進雙一流高校……

校門

1948年,這時候是內戰時期,出事了。

1948年6月,校內左右派分裂。左派以范文瀾教授為首,一批人去了解放區寶豐縣,新建了一個河南大學。右派以姚從吾校長為首,算是國立河南大學的主體,遷往蘇州吳縣。

右派的這個河南大學,帶領的姚從吾校後來跑路去了臺灣,接管校務的人拒絕了廣州國民政府的遷穗命令,滯留在蘇州。1949年4月,陳毅的人接管了這裡,7月,遷回開封,這時候這邊剩下1200餘名師生。

左派的河南大學,被陳毅下令改名叫中原大學。1948年11月,開封解放,左派河南大學由寶豐遷回開封。

1949年,左派河南大學,也就是中原大學的醫學院、教育系師訓班,大概是500餘人,和當初南逃的右派河南大學1200餘師生加一起,好像還有河南行政學院的人,總之算是重組了河南大學。校長是省政府主席吳芝圃。

說明一下中原大學剩下系科的去向,當時有個「中南先建武漢」的號召,這些系科就遷往了武漢,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美術學院和武漢音樂學院等高校的源頭。

院系調整

1952年,對河大來說應該是最為風雨飄搖的一年。

河大農學院獨立為河南農學院,這是河南農業大學的前身;河大醫學院獨立為河南醫學院,這是鄭州大學醫學部的前身;行政學院獨立為河南行政幹部管理學院,這個學院2010年的時候被併入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水利系併入武漢大學;財經系併入中南財經學院,這個學院後來和中南政法學院合併,成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育學院併入華中高師,這是華中師範大學的前身;植物病蟲害系併入華中農學院,現在叫華中農業大學;畜牧獸醫併入江西農學院,也就是今天的江西農業大學;土木系和數理係數學專業併入

湖南大學

我們之前說,當時的河南大學校長是吳芝圃,很左。河南大學吧有個帖子名字就叫《河南大學今猶在,不見當年吳芝圃》,十分怨憤。還有個帖子叫《小小鄙視一下你們河大曾經的校長吳芝圃》,說吳芝圃浮誇、大躍進,餓死信陽一百多萬的人,跟帖十分委屈,說也不看看吳芝圃是怎麼毀了河大的。

八卦一下,此前我們提到,河南拒絕中科大的事,有人說就是吳芝圃的鍋。

院系調整後

1953年8月,七零八落的河南大學與平原師範學院合併,統稱為河南師範學院,曾經文、法、理、工、農、醫學科齊全的河南大學已不復存在,河大幾乎喪失了所有的理工科系,十分薄弱。後來又有一些調整。

直到1984年,河南大學才開始恢復。合併了兩所學校,重建了醫科。

沒落的原因

我們前文詳細敘述了河大校史,可以清楚看到,左右派分裂為河大日後的分裂、最終的沒落埋下了種子,但是在河大逐漸微弱的進程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尚未提到,就是鄭州大學。

知友TONY001指出了河大沒落的兩個歷史原因,第二個原因衍生自第一個,也可以回答開頭提出的問題,河南當時已經有了河南大學,為什麼要新建一個鄭州大學——

第一,新中國成立之前,河大的分裂。當時,河南大學分裂成左派右派。左派以范文瀾為首,前往解放區寶豐縣,新建了一個河南大學,左派河南大學後來由遷到武漢,為了支持武漢大學教育建設,院系不停的拆分,併入其他院校或單獨成立大學,整個就消融了。右派以姚從吾為首,右派河南大學後來倒是遷回了開封,然而身為右派大本營,被限制發展是肯定的。這個應該是河大徹底沒落的開始;

第二,鄭大的建立。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開封遷往鄭州,鄭州市從此成為河南省省會。1956年就在鄭州建立了鄭州大學,這也是新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從這兒可以看出,政府對河大的抑制,否則,河大隨省會搬遷到鄭州不得了麼,幹嘛還再新成立一所大學?而抑制河大的原因恐怕與第一條不無關係。成立鄭州大學的原因不外乎想取而代之河大在河南的地位。

有料|這個民國前三的大學,如今卻擠不進雙一流高校……

河南大學的建築非常有特色,這是鳥瞰圖

第一條我們已經清楚的梳理過,第二條補充說一下,順便回答開頭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評比211的時候,歷史悠久的河南大學爭不過新建的鄭州大學?

有人指出:「在90年代初期爭奪211名額的時候,兩個學校都有實力,其實現在河大也絕對有實力進211,一些211是比較水的,因為211是按名額分配。就算沒進211河南大學這二十多年自己發展也有了1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拿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比很多211要強。但河大面對的問題是河南只有一個名額,而鄭州大學更強。」

所以要強調的是,這裡不是說河大差,只是和鄭州大學相比較。

第一,鄭州大學受到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鄭州大學是以山東大學為基礎建立的,建校四年後劃歸河南省管理。據說鄭州大學的化學、數學、物理、機電、水利、機械和土建都是從國內頂尖大學調過來支援建設的,然後省裡邊又幫助鄭大建設起了文科。

第二,河南大學本身的弱勢。比如學科建設,河南大學一直到現在還是一個以文理學科為主的學校,文學、歷史、外語、經濟、教育為主,理科比較差,工科完全放空狀態。看看鄭州大學,鄭大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高校,從學科建設上就比河大強了。因為現在大學發展中,工科因為容易拿到經費,所以很有存在感。河南大學短板比較明顯。

總而言之,河南大學當初沒有評上211,是很多人內心的隱痛,也可作為河大沒落的一個淒涼註腳。

現在的河大

2017年9月,河南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對河大來說,算是一個遲來的慰藉。

有人指出,這次雙一流學科的評選明顯偏重理工,只得選出了一個近年來頗露頭角的生物學(棉花逆境生物學研究),這並未完全展現河大的學科優勢,我們前面講過,河大文科比較強。

不管怎樣,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當然現在的河大也有很多問題,被吐槽很慘,有人說,省裡的理工農大師大都發展很快,河大得抓緊著往前走,不然第二的位置會有危險。比如有個鄭州新校區的事兒(應該是要把國際學院放那邊),據說施工及其緩慢,2009年立項,也有說12年的,總之2017年才建好了一個大門,仿古的,家屬院倒是建的快,全部被開封的老師買走,等著轉手賣掉或出租。這個校區現在呢說白了就一工地,沒有老師沒有學生,只有校方基建上的幾個人在那值守。比較招黑。

有料|這個民國前三的大學,如今卻擠不進雙一流高校……

河南大學鄭州新校區位於鄭東新區龍子湖大學城,搜到一張切題的照片

對了河大的校歌歌詞挺好的,我去查他們校歌是因為很多帖子講河大評上211的時候結尾老呼喚一句「猗歟吾校永無疆」,以為是個什麼神秘的暗號,結果是校歌——

嵩嶽蒼蒼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長

濟濟多士風雨一堂

繼往開來揚輝光

四郊多壘國仇難忘

民主是式科學允張

猗歟吾校永無疆

猗歟吾校永無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