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有料|这个民国前三的大学,如今却挤不进双一流高校……

作者 不来

一个八卦的中知AI

我有个郑州大学的同学,跟我说,河南大学老和郑州大学互相嘲讽。

我问为什么,郑州大学是211,后来评上双一流高校,河南大学后来才评上一个双一流学科,听名头比郑州大学差了一大截啊。

那位同学带着胜利者宽容的微笑说:「因为河南大学其实还挺不错的,就老觉得我们抢了它的211。」

言下之意大概是,今河南英雄,惟河大与郑大耳。不过211的确还是我们郑大的。

所以河大究竟遭遇了什么。


先简单回答一下,河南大学为什么不是211。因为当时河南只有一个211指标,郑州大学优势比河南大学强,211就给了郑大。

这里又有两个问题。

第一,1956年,河南没有综合性大学,国家就在郑州创了一个郑州大学。但是当初河南为什么不直接把已经有点底子的河大搬到郑州去,而是花大力气重起炉灶,新建一个郑州大学?

第二,在211的竞争中,河南大学历史悠久,为什么比不过新成立的郑州大学?

这要从河南大学的校史说起。

跌宕的校史

要说河南大学的校史,得分院系调整前后来讲,这是个节点。

院系调整前

1912年,河南省教育界人士提议建立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得到袁世凯支持,对了袁世凯是河南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当时与清华学堂、南洋公学呈三足鼎立之势。清华学堂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南洋公学是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的前身。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办到1923年,当时的河南督军冯玉祥,查抄了一个叫赵倜的军阀,得了很多钱,分出一部分来,在预备学校的基础上建成了

中州大学

1927年,北伐,国民党接下了中州大学,还兼并了两个学校,一个是法政学校,一个是农业学校,把中州大学更名叫河南省立中山大学。这时候的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已经集齐了文、法、理、农、医五大学科。一路顺风顺水迅速发展。

1930年,河南省立中山大学改名叫省立河南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省立河南大学一迁再迁,不过在转移过程中并未受到什么损失,反而在增添院系。

1942年3月,国民政府改省立河大为国立大学,称为国立河南大学

1945年,国立河南大学迁回开封。

至此河南大学都算是一直在蓬勃发展,也很受重视。1944年,在教育部高校评估中,河大还获得了全国国立大学第三名。

有料|这个民国前三的大学,如今却挤不进双一流高校……

校门

1948年,这时候是内战时期,出事了。

1948年6月,校内左右派分裂。左派以范文澜教授为首,一批人去了解放区宝丰县,新建了一个河南大学。右派以姚从吾校长为首,算是国立河南大学的主体,迁往苏州吴县。

右派的这个河南大学,带领的姚从吾校后来跑路去了台湾,接管校务的人拒绝了广州国民政府的迁穗命令,滞留在苏州。1949年4月,陈毅的人接管了这里,7月,迁回开封,这时候这边剩下1200余名师生。

左派的河南大学,被陈毅下令改名叫中原大学。1948年11月,开封解放,左派河南大学由宝丰迁回开封。

1949年,左派河南大学,也就是中原大学的医学院、教育系师训班,大概是500余人,和当初南逃的右派河南大学1200余师生加一起,好像还有河南行政学院的人,总之算是重组了河南大学。校长是省政府主席吴芝圃。

说明一下中原大学剩下系科的去向,当时有个「中南先建武汉」的号召,这些系科就迁往了武汉,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和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的源头。

院系调整

1952年,对河大来说应该是最为风雨飘摇的一年。

河大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学院,这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前身;河大医学院独立为河南医学院,这是郑州大学医学部的前身;行政学院独立为河南行政干部管理学院,这个学院2010年的时候被并入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学院,这个学院后来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学院并入华中高师,这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现在叫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并入江西农学院,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农业大学;土木系和数理系数学专业并入

湖南大学

我们之前说,当时的河南大学校长是吴芝圃,很左。河南大学吧有个帖子名字就叫《河南大学今犹在,不见当年吴芝圃》,十分怨愤。还有个帖子叫《小小鄙视一下你们河大曾经的校长吴芝圃》,说吴芝圃浮夸、大跃进,饿死信阳一百多万的人,跟帖十分委屈,说也不看看吴芝圃是怎么毁了河大的。

八卦一下,此前我们提到,河南拒绝中科大的事,有人说就是吴芝圃的锅。

院系调整后

1953年8月,七零八落的河南大学与平原师范学院合并,统称为河南师范学院,曾经文、法、理、工、农、医学科齐全的河南大学已不复存在,河大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理工科系,十分薄弱。后来又有一些调整。

直到1984年,河南大学才开始恢复。合并了两所学校,重建了医科。

没落的原因

我们前文详细叙述了河大校史,可以清楚看到,左右派分裂为河大日后的分裂、最终的没落埋下了种子,但是在河大逐渐微弱的进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尚未提到,就是郑州大学。

知友TONY001指出了河大没落的两个历史原因,第二个原因衍生自第一个,也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河南当时已经有了河南大学,为什么要新建一个郑州大学——

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大的分裂。当时,河南大学分裂成左派右派。左派以范文澜为首,前往解放区宝丰县,新建了一个河南大学,左派河南大学后来由迁到武汉,为了支持武汉大学教育建设,院系不停的拆分,并入其他院校或单独成立大学,整个就消融了。右派以姚从吾为首,右派河南大学后来倒是迁回了开封,然而身为右派大本营,被限制发展是肯定的。这个应该是河大彻底没落的开始;

第二,郑大的建立。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1956年就在郑州建立了郑州大学,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从这儿可以看出,政府对河大的抑制,否则,河大随省会搬迁到郑州不得了么,干嘛还再新成立一所大学?而抑制河大的原因恐怕与第一条不无关系。成立郑州大学的原因不外乎想取而代之河大在河南的地位。

有料|这个民国前三的大学,如今却挤不进双一流高校……

河南大学的建筑非常有特色,这是鸟瞰图

第一条我们已经清楚的梳理过,第二条补充说一下,顺便回答开头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评比211的时候,历史悠久的河南大学争不过新建的郑州大学?

有人指出:「在90年代初期争夺211名额的时候,两个学校都有实力,其实现在河大也绝对有实力进211,一些211是比较水的,因为211是按名额分配。就算没进211河南大学这二十多年自己发展也有了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拿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比很多211要强。但河大面对的问题是河南只有一个名额,而郑州大学更强。」

所以要强调的是,这里不是说河大差,只是和郑州大学相比较。

第一,郑州大学受到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郑州大学是以山东大学为基础建立的,建校四年后划归河南省管理。据说郑州大学的化学、数学、物理、机电、水利、机械和土建都是从国内顶尖大学调过来支援建设的,然后省里边又帮助郑大建设起了文科。

第二,河南大学本身的弱势。比如学科建设,河南大学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以文理学科为主的学校,文学、历史、外语、经济、教育为主,理科比较差,工科完全放空状态。看看郑州大学,郑大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从学科建设上就比河大强了。因为现在大学发展中,工科因为容易拿到经费,所以很有存在感。河南大学短板比较明显。

总而言之,河南大学当初没有评上211,是很多人内心的隐痛,也可作为河大没落的一个凄凉注脚。

现在的河大

2017年9月,河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对河大来说,算是一个迟来的慰藉。

有人指出,这次双一流学科的评选明显偏重理工,只得选出了一个近年来颇露头角的生物学(棉花逆境生物学研究),这并未完全展现河大的学科优势,我们前面讲过,河大文科比较强。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然现在的河大也有很多问题,被吐槽很惨,有人说,省里的理工农大师大都发展很快,河大得抓紧着往前走,不然第二的位置会有危险。比如有个郑州新校区的事儿(应该是要把国际学院放那边),据说施工及其缓慢,2009年立项,也有说12年的,总之2017年才建好了一个大门,仿古的,家属院倒是建的快,全部被开封的老师买走,等着转手卖掉或出租。这个校区现在呢说白了就一工地,没有老师没有学生,只有校方基建上的几个人在那值守。比较招黑。

有料|这个民国前三的大学,如今却挤不进双一流高校……

河南大学郑州新校区位于郑东新区龙子湖大学城,搜到一张切题的照片

对了河大的校歌歌词挺好的,我去查他们校歌是因为很多帖子讲河大评上211的时候结尾老呼唤一句「猗欤吾校永无疆」,以为是个什么神秘的暗号,结果是校歌——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风雨一堂

继往开来扬辉光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

民主是式科学允张

猗欤吾校永无疆

猗欤吾校永无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