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槍上的瞄準器和槍口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如何保證射擊的準確性?

己莫V


不止是不在一條“直線”上,子彈的彈道是一條“墜線”。簡單說是:二者交叉的遠點就是彈著點。

子彈彈道是一條不斷下墜的曲線,假設槍口初速是800米/秒的情況下,發射一秒後子彈受重力影響會下墜4.9米左右,考慮空氣阻力和風速、風向等因素後,這個彈著點還會出現向下和左右的偏差。因此,槍口的軸線還要抬高很多,才有可能擊中預定目標。

好在工業化的生產後,子彈、槍管膛線等參數變化不大。我們在製作瞄具時,可以根據一支槍的彈道,安裝這一型號的全部瞄具。(不考慮彈丸的散佈,且狙擊槍除外,那是一槍一鏡)

步槍上基本都是機械式瞄具,通常採用準星--照門的方式瞄準。照門部分會有一個標尺,上面刻有不等距的刻線和數字,通過推動標尺遊標,照門就會傾斜升高或降低。這時透過調整後的照門與槍管前的準星這兩點構成一條直線(瞄準線),就會在預定距離上與槍管的軸心線重合,此點叫近交點;而子彈的彈道會在瞄準線的遠處形成一個交叉點,此點就叫遠交點,或者叫遠歸零點。這就是步槍的理論落點(我們常說的彈著點)

而瞄準鏡則是步槍在出廠時精密校準(和槍管軸線平行的)後的瞄準鏡座。瞄準鏡安裝其上,之後需要精緻調整的調節工作。

狙擊槍瞄準鏡的介紹很長,不想了解的諸君現在就可以點贊走人了。嘿嘿,W君宅心仁厚的。

作為狙擊手來講,專業狙擊槍安裝瞄準鏡是很細緻的一項操作。基本上都是本人親自完成。


先是瞄具座的初步校準。

用與瞄準鏡同直徑的校準器卡到瞄準夾板,尖與尖對準。

如果不準就需要銑削卡座,得到一個相同軸向(瞄準鏡與槍管軸心線)的瞄準鏡座。


其次用槍架固定住整支步槍,使用定磅螺絲刀(不同瞄準鏡的安裝受力不同,需要螺絲鬆緊力度固定)安裝瞄準鏡。

力度過大瞄準鏡變形“走心”;力度過小瞄準鏡鬆垮,這步很關鍵。

安裝上瞄準鏡後,還需要進行水平、垂準校準,保證瞄準鏡的工作角度水平。

開始試射

在100米的靶距,無風的室內(接近理論值)條件下試射子彈。這時試射的結果是很扯的,基本不會落在瞄準鏡預想的十字線上,通過觀察開始調節瞄準鏡的旋鈕。

這兩個旋鈕在固定後就會用護蓋蓋上,不在輕易調節。

一個匹配好的步槍瞄準鏡基本上準星座標位是不會在瞄準鏡視野的正中央,往往有一點偏差。正是這點偏差才造就了步槍的精準射擊。

完成上述步驟後,這支瞄準鏡步槍迎來了最後一步-----歸零瞄準鏡。

向上拔起瞄準器旋鈕,將其擰緊調到“0”位,就是歸零操作。

這樣經過歸零修正的瞄準鏡就成為這支步槍的專用瞄具了(與吃雞遊戲中按上就打的狙擊槍是不是相差甚遠?),射擊時還要通過旋鈕調整確定距離、風偏修正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軍武數據庫


這道題總記得以前回答過好幾次

咱們首先得知道子彈這彈道他就是一條拋物線沒錯吧

如果說子彈和槍口是處於一條水平線的話(先不管這種設計你壓根沒法瞄),那麼子彈就是呈一條平射的撒尿弧線,也就是說。只要不是在頂著槍口,子彈最後的落點永遠比你瞄點要低一點。

那咋辦呢?

實際上瞄準線和槍管軸線並不是兩條平行線

歸零點:只考慮垂直的情況下,子彈正好落在瞄準中心的點位

其實從上面圖就可以知道,瞄準線和槍管線是一條相交的直線,他們的交點是前歸零點。

而彈道又是一條拋物線,在下落的過程中會出現第二個歸零點。

所以說,在子彈出膛到第一個歸零點之前。世紀子彈落點是低於瞄準點的(這很好理解,你用槍抵著人家鼻孔,而你瞄準鏡裡出現的應該是那斯驚恐的眼睛)

而在子彈通過前歸零點之後,子彈實際落點又高於瞄準點

比如下圖,前歸零是25米,彈道的後歸零點在200米,但是在25-200米中間這個區間。尤其是在100米左右那會,子彈落點比瞄準點高處3英寸(7.62釐米),差不多就是瞄著你天靈蓋,但沒打中你...

等子彈落到後歸零點,不考慮風偏之類亂七八糟的因素,那正好是子彈又回到瞄準點。再之後,子彈開始往下落。

因為彈道曲線的存在,小口徑的直射效果才顯得極其重要

題外話就是,彈道和瞄準實質上是一道數理題...咱們在追求射擊精度的時候,是不是想瞄具套哪兒就打哪兒?你想啊,同樣遇到一個200-300米左右的目標,M16甚至都不用多考慮,直接套上就打。

而AK47呢?就得先估摸這傢伙到底是多少米,然後表尺調一下,不然瞄頭打中胃很正常。這還是人家得站著,萬一人家趴著呢?

下圖裡邊.223(5.56)和AKde 7.62拋物線彈道就可以知道,彈道越平直,越不費腦子


瘋狗的輕武


我學過這個知識,並且熟知,而且熟練操作過(圖一)。

首先瞄準鏡和槍管的關係,我們瞭解到眼睛看到的瞄準鏡(或者是機械瞄具瞄準線)到靶心是個直線。而出膛的子彈到目標的行進過程是個拋物線。一個是拋物線一個是直線,它們會有交叉的地方。

其次要了解的就是彈道係數,簡單理解就是子彈飛行的一般規律,每一支槍和每一種子彈都有他的規律。這個規律在不受外界影響(如風,空氣溫度,溼度等)的情況下是不變的。

在瞄準的時候根據彈道係數(彈道係數有資料可查到“見圖二,子彈的包裝盒上就有”,也可以自己製作計算),那麼理論上是抬高槍射擊,這樣子彈就可以在一定距離上和瞄準線重疊,這時候就會瞄到哪裡打到哪裡。不同距離需要調整不同的角度,需要去實際校槍。

現在都是調整瞄準鏡的準星上或者下來實現。

舉例說明:100米距離,瞄準鏡首先對準靶心,然後往靶心向下移動5釐米(瞄準鏡的準星通過瞄準鏡上的旋鈕,可實現移動)。然後再讓十字準星對準到靶心,那麼就意味著槍管被抬高了。

如果是機械瞄具,例如AK系列,會有瞄準標尺作為參考,不同距離適用不同的刻度。AR系列也是有刻度顯示的。




戰術老蔣


遊戲的話,遊戲設置就是這樣的啊

現實的話,在中國沒摸過槍,不知道


反正3點一線就對了,遊戲是自動的,只需要把瞄準點對準敵人就行了


是不是很耿直的回答,不像一些搞推廣的說些無用的


虎牙亞洲蘇神


瞄準鏡和槍管基線兩個水平線距離不過30毫米左右,理論上彈著點上下也應相差30毫米,實際情況是和射程有很大關係,軍用槍支的彈著點分佈也不過如此,屬於系統誤差可以修正,體育比賽用槍就要精益求精地校槍了。


一口紅1


說實話,我是以前玩氣槍打鳥瞭解的。很遠的鳥,要瞄高點。至於多少,靠經驗。


天籟舞者


具體要看你要多高的精度,軍,警精度只要保持你瞄準目標不脫靶,就是基本合格,目前軍隊手槍25米射擊,大綱規定5發子彈中3發,即為合格。瞄準方法是用槍口準星壓住身靶的下八環位置。這樣基本保證命中,如果打精度射,是需要提前校槍的。

奧運會啥的比賽氣槍射擊精度較高,也都是通過長時間訓練累計經驗,進行瞄準調整的。也都不是瞄哪打哪。


6奈何9


子彈射出槍膛後,由於動能衰減和地心引力的緣故,是會出現兩個弧度的,首先是升弧較長較直,這段距離通常為有效射擊距離,也就是說不用怎麼修正,就可以直接瞄準射擊,而過了這個距離後子彈開始形成降弧,緩緩下降形成弧度,而狙擊鏡或者瞄準鏡,的瞄準點,就是你做完修正後子彈的落點,已經考慮了子彈下降的區域,所以瞄準鏡是直線瞄準,與槍口的角度不一樣,這樣可以讓子彈在運行中直接命中目標,


彈跡人生


每個人打槍的習慣不同 手法也不太一樣 有的彈著點低 有的偏高 長時間用一把搶的話 打槍的話都需要校槍 這樣才能保證準確度 這就是所有人都說為什麼槍是有感情的 同樣的瞄準器和槍口不在一個位置 你可以適當的調整校槍 這個瞄準器和槍口沒有關係 和彈著點關係很大 和用槍習慣的人的動作有關係


此生188978872


瞄準基線不同而已,沒什麼大的意義可講。文學上講叫做“殊途同歸”,走不同的路線到達的目的地一樣。把瞄準具裝在槍的側面也可以瞄準,只要校準彈著點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