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密雲水庫周邊禁止養殖 散養雞全是忽悠

來源標題:“水庫散養雞”都是忽悠

“我們家的雞打小在水庫邊,絕對沒汙染!”如今,不論是正規商超,還是網絡平臺,不少商家都打著“綠色健康”的口號,號稱自家賣的是水庫雞、水庫蛋。然而仔細一追問才發現,其養殖場不但沒開在水庫邊,甚至壓根連邊都不沾。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北京市兩大水庫周邊均禁止發展養殖業,所謂的密雲水庫散養雞、官廳水庫柴雞蛋,都是在忽悠消費者。

數十家散養雞號稱出自水庫

近日,記者來到東三環附近的一家連鎖超市。二樓禽類區的冷櫃中,一隻只生鮮雞皮光肉滑,新鮮誘人。仔細看看標牌上的產地一欄,它們大多產自河北、山東等地。惟一一款北京出產的生鮮雞包裝上,寫有“密雲水庫老母雞”字樣。

一位顧客翻看著包裝盒上噴繪的密雲水庫圖片:群山連綿,密林環繞,兜住中間的一池清水。“買一隻嚐嚐吧!”售貨員熱情地招呼:“養雞場就建在水庫邊,這些雞天天在水庫邊撒丫子跑,能不香嗎?”她告訴記者,水庫雞最好賣,每天少說能賣出20只。

不遠處的雞蛋銷售區,官廳水庫似乎更受青睞。各種品牌的禮盒裝雞蛋堆成小山,仔細一數,寫有“官廳水庫”字樣的就有3款。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家樂福、京客隆等大型超市,發現生鮮雞、雞蛋等產品,均或多或少標有“水庫”字樣。而在電商平臺上,產地為北京的水庫雞更是多達數十款,其中既有知名品牌,也有農家自營店。

傍上密雲、官廳兩大水庫,立即身價飆升。水庫雞的價格每公斤在40元左右,雞蛋則要2.4元一個,比普通產品貴了少說一倍。

養殖場距密雲水庫10餘公里

記者曾多次踏訪密雲水庫、官廳水庫,周邊均是茂盛的林海,別提養雞場了,就連住戶都難以找到。那麼市面上的水庫雞,它們的老家真是本市的兩大水庫嗎?

在一家土雞銷售網站上,包年套餐頗受歡迎:只需支付1200元,就能每月收到一隻密雲水庫雞和20枚柴雞蛋。品牌創始人撰文稱,2015年底,他經過幾番精挑細選,正是因為看中了水源區的清新環境,才“將密雲水庫作為養殖基地”。

記者以訂購者的身份撥通了網站上的聯繫電話。銷售員王女士說,散養雞和雞蛋都出自他們自家的養殖基地,光是母雞就有4萬隻。一位從事家禽養殖的農戶告訴記者,成年土雞的散養密度在每畝100只到150只之間。按照這個標準計算,4萬隻散養土雞,少說要佔據三四百畝土地。

如此體量龐大的養殖基地,究竟在哪兒呢?一開始,王女士含糊地回答“離水庫不遠”,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她才終於道出實情:養殖場距離水庫十多公里。

與這家品牌相似,記者隨機查詢了幾家號稱開在水庫邊的養殖場,發現都與水庫相距甚遠。京城的“大水盆”竟成了充門面的道具,水庫雞、水庫蛋都涉嫌“忽悠”消費者。

兩大水庫周邊均劃為禁養區

“太荒唐了!”看到水庫雞廣告,密雲區相關負責人顯得哭笑不得。他介紹說,密雲水庫更是本市惟一的地表水源地,水質常年保持在地表二類。此前,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一杯出自這裡。因此,密雲區、水務局等相關部門一直像保護眼睛一樣,精心保護密雲水庫的水質。

近年來,密雲區陸續清退了水庫周邊的規模養殖場、押寶地和庫中島。如今,水庫周邊273平方公里的一級保護區內,別說數百畝的大型養殖場,就連散戶養殖都已關停。不止如此,全區超過1/3面積都被劃為禁養區,規模養殖場基本關停。

自1960年密雲水庫建成後,庫周的林地種植面積就不斷擴大,形成了水源涵養、防沙治沙、綠色通道三大林業生態帶。那麼在蔥鬱的林地裡,會不會有散養雞在“自由奔跑”呢?

“栽樹育林,目的正是涵養水源、淨化水質。怎麼可能發展高汙染的養殖業呢?”記者聯繫到密雲水庫林業管理所的王國學時,他正和同事們一起在林間巡視。王國學說,密雲水保大隊、林業管理所都有水源林巡查隊伍,決不允許有任何汙染產業。

作為本市第二大水庫,官廳也是重要的備用水源地。目前,延慶區也將官廳、白河堡、趙莊等8處水庫周邊劃為禁養區,禁止發展畜牧養殖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