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2018年伊始,一部名为《红海行动》的军事题材电影就刷爆网络,引发热议。

其根据2015年3月29日发生的“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深入敌后,在紧急情况及危险环境中执行救援行动的故事。

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的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知道了什么是中国军人的“勇者无惧”,什么叫做“强者无敌”。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称为“白衣战士”的医生,这些“生命的守护者”也常常面临着各种危险。

为此,我在医生朋友圈中做了一项问卷调查“你认为最危险的医生类别”,结果如下: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你认为最危险的医生类别”投票结果)

第九名:耳鼻喉科(26票)

据国家卫计委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受伤35人,其中发生在耳鼻喉科的就有3起,死伤7人,使得耳鼻喉科成为不折不扣的“高危科室”。

这让行外人或许会有些意外,因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耳鼻喉科比起心胸外、脑外科而言属于“小打小闹”的科室,很难让人与杀医血案联系在一起。

2013年10月25日,举国震惊的“浙江温岭杀医案”就发生在耳鼻喉科,杀医者患有空鼻症,拥有这种疾病的患者自我感觉生不如死,将每一次的呼吸都当成折磨。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因此,偏激的患者容易将这种痛苦的根源归结给他们做手术的医生,辱医伤医的案件时有发生。

第八名:放射线接触(介入/影像、放疗、骨科等)医师(38票)

有些职业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比如上《红海行动》中执行艰巨任务的军人们。

然而,有些职业影响则是隐形或长期的结果,比如与射线密切接触的医生们。但凡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射线有危害,比如福岛核泄漏、肿瘤放疗损害等,因此都会尽量避免接触。

很多医生却不得不在充满射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辐射损害更容易增加染色体、基因的突变,比普通人具有高得多的患癌风险。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尤其是手术介入医师,他们直接在血管造影机放射出的X线下工作,虽然身穿数十斤的“铅衣”。

但是为了减轻负重与保留手术操作的灵活性,“护甲”只保护了最敏感的部位,而手、足甚至头面部等仍会暴露在射线下,大大增加了射线损害。

除了癌症风险外也有很高的生育风险,因为射线接触会导致更高的流产率和致畸率。

第七名:ICU-重症科(41票)

ICU是众所周知的危重科室,收治的基本都是一些疑难杂症或者危重病人。

所需要的照料和关注度往往比普通患者更多。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患者一有突发情况,医生和护士们就得保持十二分的高度紧张,要时刻关注病情变化,经常有上一秒心率还是正常的,低头写个字心率就直线往下掉。

除了精神高度紧张外,还有经常需要熬夜工作。

ICU病房的医生通常值晚班时很难休息一会儿,因为危重病人片刻都不得掉以轻心,有时候甚至需要同时抢救几个病人,一直忙到天亮也常事。

长此以往,对身体的损害自然很大。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有一位30岁的ICU年轻女医生,有一天下班后她正准备回家,疲惫不堪的她突发心脏骤停,呼吸当时也没了。

多亏ICU有最好的抢救条件,又发现及时,最后还是从生死线上给抢救回来了。如果是在院外或者发现再晚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六名:精神科(45票)

为什么刑法上精神病人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罪责可以被减轻,就是因为他们因疾病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因此与严重的精神病人打交道时,心总是得悬着。

“意外是不可避免的,风险是绝对的。”这是很多精神科医生工作的共鸣。由于某些精神病患者的特殊病情,比如狂躁、幻觉、暴力倾向等.....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精神科工作者受伤比例之高、受伤程度之深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在给患者输液时眼睛被刺瞎;有的在护理病人时被病人咬断手指;有的在接病人时被病人砍伤……

第五名:传染科(53票)

在传染科工作,也就意味着一天24小时86400秒钟,每一秒都存在被传染的风险。

传染科医生收治的病人大多有传染性,比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等......

那个环境中,污染区与清洁区都有明确的划分。我每次去完传染科会诊后,因为心理因素,洗手都会比平常多洗几遍才觉得放心。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我曾听一位护士说,她给艾滋病病人抽血时不小心扎到自己,当时眼泪刷的就下来了,吓得好多天睡不着觉,所幸没有被传染。不过事后不久,她就申请从传染调走了。

第四名:援外、应急医疗队(74票)

大家都看过吴京主演的《战狼2》吧,里面的拉曼拉病毒原型就来自非洲大名鼎鼎的埃博拉(Ebola)病毒,这是一种恶性传染性病毒,一旦感染死亡率高达90%。

而且非洲卫生环境恶劣,除了埃博拉,还有其他的恶性传染疾病;基础设施条件也跟不上,一旦有什么疾病在那边患上,很难得到好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曾派出埃博拉援非医疗队,其中一位就是我的同学,援非期间同时感染了伤寒和疟疾两种恶性传染病,甚至用上了抢救用的呼吸机,所幸有惊无险。

后来还因为其在援非时的英勇表现,还被邀请到“天天向上”去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除了援外,还有出现一些突发情况的应急医疗队,他们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雅安地震后,应急医疗队立刻赶往灾区,在余震未歇、地震未平的时候,就在军用的帐篷中,忙着给从废墟中抬出的病人做手术。

不敢想象,如果还有大的余震或者堰塞湖大坝口垮掉,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第三名:妇产科(78票)

据统计,医疗纠纷中妇产科是“重灾区”,其中主要是产科。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造成孕产妇死亡排行榜首位的多是产后出血,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就是羊水栓塞,一旦发生,抢救成功的概率很低;还有孕妇前置胎盘,也极为凶险。

类似这种并发症还有很多,处理不当或不及时的后果很可能是“一尸两命”,也有可能在胎儿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如缺血缺氧性脑病......

记得听朋友说过,一对医生夫妇在自己工作的医院中生孩子,结果出生时孩子发生脑出血夭折,他们痛苦不堪,甚至曾想过跟自己医院打官司。

第二名:儿科(92票)

很多中国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宝贝受半点伤害。

小孩生病时,心中焦急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小孩难以像成人一样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大大提高了医生诊断的难度。

加上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疾病耐受力差,用药需要早期且足量,但仍较成人更容易发生急剧的病情变化,上述情况容易诱发家长对医生诊疗行为的猜测与不满。

因此心急家属与儿科大夫起冲突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当一个孩子去看病,往往牵动整个家庭,男女老少全家出动;如同时段遇到多个儿童患病,那么该医生诊室热闹程度可想而知,人多,主意也多,有时也是爆发矛盾的导火索。

此外,现阶段中国社会儿科医生紧缺,大多数医院的儿科医生都属于超负荷工作,曾有报道称“海河医院因儿科医生全部病倒而导致儿科停诊”。

儿科医生在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巨大的同时,还面临较为复杂的医患关系,身心都疲惫不堪。

第一名:急诊科(110票)

急诊科的工作,总结为一个字,就是“急、急、急”!!!大都病情危重,中毒的、昏迷的、外伤的.......可以说各种状况的病人基本上急诊科都能遇到。

面对同样都是急诊,有时候先处理谁,医生亦需要按照轻重缓急与先来后到来决策排序。但是患者不一定不理解,甚至有医生为此丢失了性命。

2016年5月,一名

邵东医院医生王俊在急诊过程中被患者家属殴打,导致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急诊科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同样也很大,除了常规危重疾病,甚至他们还会首先接触人类完全陌生的疾病,比如初发时的甲流、非典、禽流感等等......

除此之外,急诊科的工作性质还有点类似于ICU,也常常需要日夜颠倒,且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也大。

最危险的医生类别!你把心中的票投给谁?

急诊科的医生们不仅职业暴露有的风险、更容易面临纠纷甚至医闹风险,还有日夜颠倒与高强度高压力对人身体的损耗。

因为急诊科几乎囊括了医生所能遇到大部分风险类型,所以如果说急诊医生是医疗圈危险系数之王的话,乃名至实归!

生命可贵,在于其不可复生;而生命脆弱,也常会逝于一瞬。

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然而在健康与意外面前,他们并不能豁免。

医生需常年与疾病对抗,同时间赛跑,透支了多少的心力又折损了多少健康,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只为恪守当年许下的那份誓言与捍卫身躯上那一席一席白衣。

尽管不少医生目前从事的是“高危”职业,但医者不惧风险,选择默默耕耘与付出者仍比比皆是;白衣在身、使命在心,国之幸事,民族之幸事也!

湖南医聊每日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湖南医聊】,学春季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