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女生數學差2分100分,家長還說沒有考好,你怎麼看?

石榴微教


首先,在小學階段,要是我自己的孩子考了98分,我一定不會說沒考好,不管排名如何。

相比於成績,我更在意孩子內心對自己的定位,是否覺得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否有信心學習。

如果說孩子只是考了90出頭,出現了多處錯誤的情況,我們跟孩子分析問題,提出一些批評和指導意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數學被扣掉2分,這大可不必擔心。最好能平靜對待,既不誇獎孩子,也不需要批評孩子。

被扣掉2分,家長不滿意可能有幾種原因:

1、簡單的題目做錯了

這是大部分家長對孩子不滿意的原因。這種錯誤往往出現在:簡單的計算出錯,看錯題目或者書寫不規範,漏寫單位,不記得寫答之類。總之家長的感覺就是:不應該!

2、沒有檢查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問孩子,你考試的時候有沒有檢查呀?沒有。

那麼好了,一旦出現被扣分的問題,我們作為家長往往就會有點惱怒,為什麼有時間不檢查?

3、差點就能排第一名了

差一點的感覺特別讓人惋惜,本來可以的,現在得不到,確實讓人有點沮喪。可是孩子似乎不怎麼著急,無所謂的樣子,真是讓大人覺得難受。

小學階段,比分數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心態,發展孩子的智力,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如何面對學習。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自信的基礎。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自我感知。如果我們對孩子不滿意,他們一定能夠感覺出來。可能的情況就是,他覺得自己沒做好。

如果是一兩次,那麼孩子會反省,爭取。但是如果多次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他們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自己可能就是粗心大意,就是無法得到高分,這種心態會很大程度上壓制孩子的學習能力的發展。


所以,我建議如果孩子能夠考取98分了,家長完全應該抱著一顆放鬆的心態來對待這個成績。不管是在孩子面前,還是在外人面前,都不必表露出不滿意的神情。這是對孩子最大的信任。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學習成績因熱門而已,不同的學習能力,當然學習要求也就不一樣,可能這個孩子在父母的眼裡應該有100分得能力,但是出現扣分,或許是不應該的所以考得不好。

但是在孩子的數學學習中,我們要注重以下問題……

1.好習慣比一時的成績更讓孩子的人生受益。

現在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都非常在乎自己的成績,每天為了成績可以說是想盡辦法,補習班,輔導資料等等,有時候讓孩子非常吃力,但是成績進步卻不理想,所以我們要理性的分析孩子的學習情況,最好是習慣培養開始做起,因為這是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


2.不要讓孩子成為考試的機器。

雖然我們還在推行應試教育,成績決定了升學成敗,但是孩子除了成績還有很多方面可以讓她在未來或許可以取得成就,比如,孩子的良好的思想道德,興趣專長等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成長過程,不要讓他的人生只有分數。


3.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分數更重要

或許一次考試不夠理想,但是孩子是否具有在過後有認真分析,作出判斷,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能力,這點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其越來越好,或許分數我們可以通過強化訓練,可以快速達到,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並非一蹴而就的。


思維數學小課堂


分數不是檢驗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各位家長和學生不要因為分數陷入只有成績沒有成效的誤區。

是鼓勵還是責備,直接決定孩子下一步的作為。當今社會應試教育環境下,家長和學生最看重的就是分數,尤其是家長,學生的意識都是家長看出來的,一個是分數高低,一個是相互比較。這個話題,差了兩分不夠滿分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這次考試按照正常水平可以拿到滿分,說明孩子沒有發揮好;另一層意思是孩子的成績還可以。如果是鼓勵的話,孩子自然得到了肯定,下次說不定就是滿分,但不會再出現失誤,如果是責備的話,孩子就會下意識或者主觀意識去追求這個分數,說不定下次考試結果不如這次。好孩子都是鼓勵的結果,我們家長應該看中的是孩子的努力程度,還有就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分數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分數得來的是每次正常發揮的結果,而不是忽高忽低。再者家長不能處處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管是好是壞只要自己的孩子做到了努力和爭氣,人與人是不同的,不能夠拿一個分數一概而論。

教育升學制度的改革,是改變唯分論的最佳途徑。隨著社會教育升學制度的改革,家長在乎孩子的不僅僅是分數,更多的會趨於全面發展。考高分的直接目的是升學,升學的改革,就是對社會“唯分論”的最好引導,分數不再是檢驗和制約孩子升學的唯一標準,這樣各種特長的孩子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從近年來中小學開始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成為升學的一個考核指標以後,各種興趣班成了家長的熱捧,孩子從學校課堂出來,緊接著進了興趣班和補習班,尤其是很多家長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去,而是大家的孩子都去了,自己孩子不去是不是會落下。中小學還流行著一句現實主義的話“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同學放寒署假”。由此可見,培訓班和興趣班對於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不是這個形式,而是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這種耗時填鴨式的學習方式,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利,從小讓孩子就養成了相互比較,從小就讓孩子養成了功利的習慣,所有的追趕不一定是上進,還有的是無奈。家長在關心孩子學習成果的同時,更要關心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樂趣。

孩子的心聲大家要聽,孩子的表現家長要明。 小女孩聽到家長的這句話是什麼樣的心境?如果家長經常的用這種方式表達孩子考的還可以,那麼孩子覺得家長在肯定自己的成績,那麼會繼續努力拿到那個100分,這次考試可能就是因為有兩分得題不會,再接再厲,也可能失誤下次注意,不管怎樣孩子都會在鼓勵中更加努力。如果家長是帶有責備的意味,小女孩可能也有兩種反應,一個是孩子覺得沒有考好,讓父母不滿意,本身自己失誤很難過,父母責備更傷心,若是題目很難超出範圍,自己無奈,父母不瞭解還責備,自己也無奈;另一種是,小女孩會把分數看成父母要求的一個標準,以後的考試中會過分的追求高分,而不注重自己的其他方面特長的培養,自己成了考試機器,這種結果是最可悲的,讓孩子沒有了自我,只是通過一種方式展示自我。我國教育體制現如今很多特長生的天性就是在這個環境下抹殺的,還有很多特殊專業也是因為這個錄取制度招不到自己想要的學生。這個話題值得大家深思!


瑞茵教育高考規劃指導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2016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給出的材料不?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跟我一樣的第一反應——這位家長要求的太高了!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的“標準答案”已經氾濫的太多了,因為不是“考試”我的回答不需要被評分,所以我就“跑題兒”一下,說說我們還可以看到的問題。

“小女生數學差2分100分,家長還說沒有考好,你怎麼看?”

我覺得除了對滿分的要求以外還可能存在如下可能:

一、孩子錯的地方確實是“不應該”錯的。

我大家上過學的好像都應該聽過自己的老師說過這類話,大概意思是“這個題我們沒講過嗎?”、“強調過少次了,還錯還錯!”、“這道題就是原題!稍微變化一點就不會了?”……

其實在家裡也一樣,總有些錯誤可能孩子會反反覆覆的出,那麼如果這個2分確實是因為“老毛病”扣的分,那麼我個人認為,應該說!!

不過個人建議如果說沒考好別當著孩子面說。

二、我們看到的是“沒考好”,看不到的是表揚的部分

題主的問題和廣東高考題目中的圖不一樣,圖上的巴掌痕跡可以“告訴”我們家長的態度,但是題主的問題卻存在一個信息不完整的情況。我們只看到或者聽到了家長表示不滿意,但是並沒有看到家長在孩子面前是否也是如此說的呢?

隨著當代父母的素養越來越高,很多家長都懂的不能一味的否定孩子,有張有弛,該批評的地方批評,該表揚的地方也絕不吝惜。

所以我們雖然看到了家長表示不滿意,但是我們並不確定這位家長就是隻看分數的啊。

三、說給別人聽聽的罷了

從小到大我們一定遇到過很多很多很多這樣的人:

“我一點都沒複習”、“我們在家一點都不肯複習,光做了作業就玩了”……然後的比誰都好;

“這孩子整天就知道玩”、“我們啥額外的也不做,寫完作業就讓他玩去了”、“我們啥輔導班也不報,浪費那錢幹嘛”……然後事實上學的比誰都多;

考完試成績很好的時候,“好什麼啊,錯的哪些地方都是不該錯的,都是蒙的”、“運氣運氣,我不會的都沒考”……

……

諸如此類吧,反正我感覺我從小上學就聽過不少,孩子上學之後聽到的也很多。

所以這位媽媽說不滿意,沒準也是這種情況啊。


以上就是我“跑題兒”分析的三種可能,至於其他的“標準”答案,我跟大家沒有太大初入,我這裡就不在贅述了。

我是隨便看看微笑不語,一位關心孩子教育的爸爸,如果您對教育孩子有什麼經驗、需求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謝謝閱讀。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學校普遍100分

如果女孩所在學校普遍都是100分,那麼我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個分數已經非常優秀了,父母不用在意其他人的分數。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為什麼沒有考100分,找出其中的疏忽之處,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家長太過看重分數


家長平時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讓她次次都要考100分,如果考不到就覺得不滿意,這太過強求孩子了。家長對孩子採取的措施過於激烈,每個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能夠考到這個分數已經不錯了。

說到底還是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希望她比其他人更優秀。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太過強求只會適得其反啊!

以上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


你淚氣好大


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數學考試,如果試卷滿分是100分,這個小女生考到了98分,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作為家長此時,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物質獎勵和精神上的鼓勵,物質上的獎勵千萬要注意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不應該盲目跟風給小孩子高檔獎勵。更為重要的是小學生正處在認知社會,認知大自然,正處在接受大自然中的挑戰,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並且是十分脆弱,作為家長,孩子考了98分,你應該當面表揚她,鼓勵她,使孩子認識到自己通過努力所取得可喜的成績,一份勞動,一份收穫!在這裡🈶️許多家長犯下十分嚴重的錯誤:小孩雖考了9⃣️8⃣️分,不但沒有表揚和鼓勵她,反而🈯️責她沒🈶️考好!或者拿自己的小女孩跟人家的小孩相比,並且說一些極為難聽的話:你為什麼每次考試都人家差幾分?你知道自己在班上排多少名?為什麼某某不論是小考大考,次次100分呢?!……這樣長期下去,不僅傷害了小孩子的自尊心,🈚️形之中給小孩子加重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這樣總有一天,小孩子會被家長推垮的!

考試是怎麼一回事?考試的目的就是在於檢查學生所學知識掌握到什麼程度,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分數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一個指標,但是它並不是唯一因素。因為考試的題目本身🈶️難易之分,命題者很難把握好題目的區分度和難易係數,因此考到98與100,甚至是90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的!再說一個學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分析和理解,歸納和推理,論證和邏輯,寫作和表達,空間想象力,動手能力……這些都是小孩子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後天逐漸培養形成的,因此小孩子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必須有老師或家長正確引導他們(她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黃國敏666666


其實這個問題正好表現出來了目前中國教育的現狀,大部分家長都向分數看齊,好像只有考高分才是好孩子,特別是對小學生要求語,數,英都要考滿分。在我孩子小的時候我曾經也注重過孩子的分數,喜歡和別的孩子做比較,我會去追究她為什麼比人家低幾分,為什麼會做錯,漸漸地孩子有些不高興了,出現了逆反心理。為此我也檢討了一下自已,我不再強調分數,每次考試我只叮囑她細心認真地去答題,就像平時寫作業一樣,這樣做還是有效果的,最起碼孩子不再擔心考不好成績也有所提高。 所以說分數並不能代表什麼,每次考試總會有高,有低,不能因為考的低就去批評孩子,這樣孩子會受到打去的,不利於他的成長。請家長不要再用分數去捆綁孩子了。


千漓32140772


可拉倒吧,都98分了還不不好啊,自己上學時能打多少啊?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吧,別把孩子都變成學習的機器。每次都打100分,就好了嗎?將來就一定強、一定適應社會嗎?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吧!讓孩子首先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教育不能拿分數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


紅紅85937


我們知道教育的宗旨就是成長,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尊重人的生命發展規律。小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目的是快樂成長,認知社會,養成習慣,集體生活,團結互助,讀書學習。而以設定考試,用成績評估,是對教育的誤解。家長應該理解小學階段的兒童心理,生理,智力,認知正處於成長髮育時期。而人的智力結構也是多元化的,僅以考試是很難評估的,90分與100分也是沒有區別的。要淡化考試成績,要以培養孩子在閱讀,語言,書寫,運算,認知,探究,習慣等方面的能力為目標。使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健康快樂成長!


高考志願填報劉永老師


小女生有多小?平時成績有多好?這兩個問題是關鍵!我是中學老師,數學總分是130,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考得不好。如果是小學低年級,班級裡半數以上都是滿分,你少兩分,當然是不好了。如果小女生平時都是滿分的,這次少了兩分,家長不滿意是常見的。話說回來了,小女生如果是小學低年級的,家長這樣要求確實沒有必然性,沒有必要性,片面的追求分數並不是什麼好事,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小學時候成績很好,到了初中成績不好的多了去了,要用長遠發展的眼光看孩子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