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中國股市下一個“暴力時代”已到來!A股入摩散戶有苦說不出!

每一個來到股市的投資者,都先是一個新手,再逐漸成為一名“老兵”。入市後,投資者要想縮短新手“實習期”,儘早領到老兵“通行證”,進而取得投資的成功,除了要有“成功的鑰匙”,還須有“成功的密碼”。

變被動為主動,結果“不一樣”

中國股市下一個“暴力時代”已到來!A股入摩散戶有苦說不出!

論年齡,今年62歲的K已步入花甲之年,但論股齡卻是個典型的“新兵”。今年5月,曾經做過農民、木匠、養蜂人、鋁合金加工及銷售的K,籌集了73950元積蓄,興沖沖踏進證券公司營業部的大門,開了戶、做了卡,成了一名股市“新兵”。

剛開始,尚不知股海深淺的K頻繁操作、高買低賣,整天被股票牽著鼻子,買賣操作十分被動。自5月28日首次買入中國北車以來,至7月20日,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先後進行了16次買入、10次賣出,操作過的品種包括中國北車、中國南車、中國石油、工商銀行、紫金礦業、廣電網絡、銅鋒電子、生益科技、中科英華、中國中鐵、寶鋼股份、重慶路橋等,總數達到12只。然而,“奔來跑去”的操作,並沒有換來相應的回報,買入的品種有的微利或保本出局,有的割肉或止損離場,一個多月下來,不僅沒有盈利,反而虧了4個多百分點。初入股海的K走了一段許多新手都曾走過的彎路。

後來,K在總結失利教訓的基礎上,調整了心態、改變了策略。結果,很快由被動變成了主動,帳戶也由虧損變成了盈利。特別是買入的中科英華在同期指數只漲2。42%的情況下,取得了23。05%的好收成。獲利後騰出來的資金,K又逢低買入了長期關注的中國聯通(5。08元)。成功把握了主動權後的K彷彿在一夜之間,由昔日的“股票奴隸”變成了一位胸有成竹、統率著“千軍萬馬”的“股市將軍”。

變被動為主動,從失敗到成功,K主要取決於三點:一是決策對了,把資金“好鋼”及時用在了刀刃上。在總結前期失利教訓的基礎上,K及時彙集資金、果斷買入一直看好的潛力股中科英華(6。26元);二是操作少了,看不準時寧願不動也不胡亂操作。自7月21日至8月27日,K徹底改掉以往頻繁操作的習慣,一個多月時間只有4個交易日進行過買賣,其餘時間均保持觀望;三是心態好了,當買入的中科英華下跌時,K不僅沒有象以前那樣出現恐慌、胡亂割肉,反而進行了反向補倉(5。83元)。當漲至心理價位附近時,儼然決定獲利了結(8月19日委賣7。10元,未到價)。8月25日,當中科英華在大盤跳水的情況下逆市大漲時,全線而退,果斷了結(7。56元),最終賣了個近期次高價。

截止8月27日收盤,K以7。56元價格賣出的中科英華跌到了7。24元,而隨即以5。08元換入的中國聯通已漲至5。11元。K這“一賣一買”令周圍許多投資者不得不對其重新認識、刮目相看。

從技術到技巧,莫搞“一刀切”

K一開始所走的彎路,絕大多數投資者都經歷過,只不過不同的投資者在走過彎路後接下去的選擇截然不同罷了。有的面對曾經走過的彎路,總結教訓、分析原因、調整對策、及時糾偏,很快步入了“正道”;有的執迷不悟、依然故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越走越遠。綜合多數投資者在入市初存在的共性問題,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操作問題。剛入市的投資者都對股市充滿了期待,想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大的收穫,表現在操作方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喜歡多動。一邊盯著盤面,一邊不停委託,一會兒買進、一會兒賣出。操作頻率,少則一天一動,多則一天數動,似乎一刻不動心就癢癢;二是喜歡滿倉。新手炒股還有個特點,喜歡滿倉,帳戶裡剩餘的資金傾其所有買股票,能買多少是多少,恐怕買少了利潤跑了。滿倉操作的結果,偶爾做對後收益倒也可觀,但一旦下跌損失慘重;三是喜新厭舊。多數新手喜歡挑三揀四開新倉,不喜歡從一而終買老股,曾經看好、後又賣出的品種一般都不喜歡把它們低吸回來,寧肯高追新品種,也不願進行二次投資,頻繁開新倉,往往因股性不熟、難以駕馭,經常買一個套一個,套一個割一個,割一個虧一個。

技術問題。相比老股民,入市不久的新手往往顯得“見少識窄”。有的不懂交易規則,或雖懂點但一知半解,時常出現常識性的錯誤。比如,剛買入就想賣出(不知道什麼是“T+1”、“T+0”),誤以為夠便宜(不知分紅、送配、除權是咋同事)大量買入,結果追了個高價;有的不會買賣委託,既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委託、什麼時候不可以委託,也不懂得什麼樣的委託有效,什麼樣的委託無效,更有甚者委了又撤、撤了又委,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在做什麼;有的頻繁追漲殺跌,剛在低位割肉的股票又在反彈過程中匆忙追入,頭天高位追入的股票又在翌日低位清倉離場。

技巧問題。表現有三:一是不會選股。看著每天漲得好好的牛股與己無關,心就發慌,一心想尋找未來的大黑馬,但選起股來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既不會聯想,又無明確的選擇目標,缺乏耐心、挑三揀四,最後一無所獲;二是不會持股。想一口吃個胖子,一看所持股票不漲,立即賣出,結果一賣就漲,一看某股拉昇立馬追入,結果一買就跌,長此以往,總與牛股無緣,還虧了不少銀子:三是不會換股。持有的股票沒有止盈位、止損位,待買的品種沒有心裡價、目標位。換股時,不是通過高拋所持股票去低吸待買股票,而是經常在低位割肉後再從高位去追新的品種。

心態問題。看股評時,沒有主心骨。大盤一上漲、機構一看多,就擔心踏空,大盤一下跌、機構一看空,又害怕套牢,整天想這想那,還時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盯盤時,過於專注,大盤漲時欣喜若狂,跌時提心吊膽:操作時,缺乏前瞻性,要麼事先沒有計劃,根據盤面“看著辦”,要麼“看著辦”時把計劃丟之腦後,在大盤和個股低位時輕倉,高位時重倉。

既要學也要練,不能“看著辦”

在龐大的股民隊伍中,有不少是入市不久的新股民。新手炒股,需注意的問題主要有:

加強學習,熟悉規則。通過學習,熟練掌握應知應會的股市基本知識和交易規則,特別是有關權證知識、ST股票交易規則、新股操作規定,以及在買賣委託方面現行的一些規則等。與此同時,還要熟悉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如所屬行業、盤子大小、是否進行過送配、除權等。有的投資者一段時間沒看行情,一看股價這麼便宜,匆忙買入,殊不知該股早已進行過大比例送配、除權,看似便宜、實則己貴。

做好功課,有備無患。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幾乎都是“功夫在課外”。炒股也不例外,要想在盤中穩操勝券,關鍵在盤前精心謀劃。比如,大盤漲了怎麼辦、跌了又如何?遇到突發情況,倉位怎麼控制、品種如何選擇?消息出來後,事先選好的股票買還是賣,買多少、賣多少,操作計劃還要不要繼續執行?確定待買品種時,究竟是開新倉,還是買老股票進行二次投資等,都須在實際操作前想清楚。

講究方法,嚴格執行。事先制定的計劃還要在實際操作中嚴格執行。一方面,經驗表明,在多數情況下,不操作往往就是最好的操作。一些投資者能夠抓住大黑馬,並從頭騎到底,大多離不開足夠的耐心和“不操作”定律,這些投資者實際操作時也在盯盤,但在無把握的情況下絕不會多動、更不會亂動。另一方面,莫被所謂的“強勢股”忽悠,防止追漲殺跌,兩邊不討好。尤其是在盯盤過程中不要“看著辦”,要嚴格按計劃確定的品種和價格進行操作,一口到價、立即委託。

調整心態,學會減壓。面對千變萬化的股市,作為股市新手,尤其要降低期望值、做個小學生,既不貪婪——不指望短線一夜暴富,不奢望所持股票個個都是大牛股,低買高賣,只追求屬於自己的持續、穩定的收益;也不恐懼——買入股票前認真研究、精心謀劃,實際操作時減少次數、手腳不亂,買入股票後耐心持股,不慌不忙,放下心、睡好覺,屬於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別勉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