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歷史上的淮水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鐘鼎文裡就有“淮”字出現,歷史上,淮河與長江、黃河、濟水並稱四瀆,是獨流入海的四條大河之一。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春秋時的地理著作《禹貢》記載:“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古淮河在盱眙以西大致與今淮河相似,至盱眙後折向東北,經淮陰向東,在今漣水縣雲梯關入海。當時淮河並沒有洪澤湖,幹流河槽也較寬深,沿淮無堤。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山老鴉叉,東流經淮河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在三江營入長江,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200米。《桐柏縣誌》載:“淮,始於大復(大復峰,太白頂),潛流地中,見於陽口”。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大明統一志》載:“桐柏山,淮水出其下”。淮河的源頭是由桐柏山58條支流匯成。江河之源的認定,一般遵循“位高為源,位遠為源”的原則。淮井定為淮河正源,具備三個原因:一是它在淮河58條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米),距東海最遠;二是秦始皇時便在這裡建立了淮祠,是歷代皇廷祭祀淮河之地;三是志載:清乾隆皇帝兩次遣官到這裡探源,時布政使江蘭、河南巡撫畢源都是在這裡探得淮水真源的。蘇軾《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其三“何時桐柏水,一洗庾公塵。”,這裡的“桐柏”和“桐柏水”都是指淮河水。淮河源出於河南桐柏山,東流入安徽境,瀦於江蘇安徽間的洪澤湖,其下流本由江蘇漣水縣入海,金元以來,黃河自淮陰縣西南清江入淮,淮水下流,遂為黃河所佔,清咸豐初,黃河北徙,淮水下流亦淤,其幹流遂自淮陰合於運河。淮河自古以來,既帶給兩岸人們溫飽,又常常帶給人們災難,人們對淮河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的心情交織在胸中,由此,創造出許多神話傳說。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關於大禹治水的故事,歷代詩人們留下的筆墨很多。明代張禧《宿龜山》:“神禹尚疑疏鑿在,支祁空鎖水雲腥。”清代陶澍《盱眙覽古》:“魚龍出沒雁浮汀,波底支祁沫尚腥。”《次蘭卿韻》:“唇涎已斂老蛟饞,獮腥尚鎖支祁怪”。清人王蔭槐《和陶文毅……原韻》:“支祁怒吼聲夜洪,十幅蕭帆白浪中。”清人賀緒蕃《盱眙覽古》:“波底支祁無恙在,龜山明天俯東流。”詩人們在詩中多次提到支祁,就是傳奇中提到的無支祁,亦即巫支祁。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淮水中最大的水怪,或者叫水獸或水妖。湖北隨州召開的“2014西遊記起源文化研討會”,正式聲明隨州為西遊神話重要發源地之一,齊天大聖的原型是桐柏山傳說中的奇妖巫支祁!!相傳他曾率十幾萬妖怪在淮源大戰禹王,這個被吳承恩挪移到《西遊記》中,成為膾炙人口的大鬧天宮!據《山海經》記載,巫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外形上很像孫悟空。說它是孫悟空的原型,不僅有外形上的因素,巫支祁有許多駭人聽聞的神話故事,特別是率十幾萬山精水怪在淮源大戰禹王,後被庚辰降服,囚在淮河下游的龜山下(也有說法是囚在桐柏山的淮井中)的故事,被吳承恩移到了《西遊記》中,成為大鬧天宮,巫支祁也被改編成了孫悟空 。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浮磬猶聞傳激越,沉妖不見鎖淵回”(宋·梅堯臣《次韻吳御史臨淮戚事》)。除了鎖在龜山腳下深水中的巫支祁之外,還有“影沉潭底龍驚遁”的“龍”(唐·韓愈《送僧澄觀》)、“終日蛟龍水氣腥”的“蛟龍”(清·李彥章《盱眙覽古和雲汀宮保韻》)、“蛟黿出沒多”的“蛟黿”(宋·范仲淹《淮上遇風》)、“淮浦免蛟鼉”的“蛟鼉”(清·曹若曾《洪澤湖》),還有“浦溢心疑睹抃鰲”的“鰲”(唐·李紳《晚泊盱眙》)、“前驅青兕淮中神”的“青兕”(清·黃景仁《偕洪稚存望洪澤湖有感》)、“驚心猶恐淮神叫”的淮水神(宋·楊萬里《至洪澤》)。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這些“龍”、“蛟龍”、“蛟黿”、“蛟鼉”、“鰲”、“青兕”也都是淮水中的水生動物,它們在水中出沒,往往“舟輯顛危甚”(宋·范仲淹《淮上遇風》),給人們帶來的是“驚”和“恐”。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它們不僅興風作浪,在水下還有它們安身的“宮”。“人言洞府是鰲宮”中的“洞府”就是它們的宮(宋·蘇軾《浮山洞》)。蘇轍在《過龜山》詩中寫道“當年此山下,莫測千仞淵。淵中械神物,自昔堯禹傳。”也就是說,自從唐堯、夏禹那個時代就有這樣的傳說:在這龜山下,在這深千尺的淮水中,有大禹用器械鎖著的水怪——巫支祁。這些詩人們描寫的詩篇,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想象,更增加了淮河的神奇色彩,讓人們對淮河產生無限的嚮往之情。

萬年妖獸巫支祁,大鬧天宮孫悟空?來自桐柏淮河流域的中國神話

喜歡的朋友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更多桐柏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