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地評線|“中國鐵路”,民生富裕的“鐵動力”

2008年5月12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難忘的浩劫。十年間,汶川地震災區從當年的斷壁殘垣,發展到如今的欣欣向榮,中國鐵路從未缺席,十年間,中國鐵路發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在應急搶險、災後重建和運力發展等方面積極發力,為災後重建發揮了重要作用。(5月13日 澎湃新聞)

回眸來時路,鐵血鑄風流。十年來,中國鐵路始終和災區人民心貼心、手牽手,積極發力,傾情作為,在滿目瘡痍中攻艱克難,在災後重建的征程上,不斷髮揮著重要作用。

無論是打通入川物資運輸瓶頸,開通“救災專列”,還是積極挖潛擴能,努力為災民人民提供可靠的運力保障;無論是一條條重建的貫穿和輻射地震災區的高鐵、客專,還是不斷完善鐵路抗震應急救援舉措,綿延的“鋼鐵長龍”始終奔騰不息、衝鋒在前。而支援汶川災區重建,僅是“中國鐵路”十年如一日擔當急難險重大任的精彩一角。十年來,“中國鐵路”用堅實的步伐和過硬的擔當,在服務社會發展、助力人民出行等民生保障行動中,交出了一份空前絕後的精彩答卷。

成績是汗水的縮影,更是智慧的結晶。十年來,無數的鐵路職工,在攻克技術難關、打造過硬品牌中,征服了一處處窮山惡水,譜寫了一曲曲時代壯歌,更把“中國鐵路”的旗幟激揚到了全球各地;十年來,無數的鐵路職工,積極響應祖國號召,在融入“一帶一路”倡議、踐行“大交通、大視野”發展理念行動中,堅守崗位,奮勇擔當,更在無聲間開創著“中國鐵路”的嶄新篇章。

鐵路營業總里程突破13萬公里地、高鐵總里程達到2.5萬公里、全球最大的“四橫四縱”高鐵網絡橫貫東西,許多的新技術、新成果開創世界先河……十年的征程,“中國鐵路”始終激流勇進,其成果舉世共睹,在服務國家西部大開發、脫貧攻堅等一連串大事、要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擔當過硬,成就美譽。十年來,“中國高鐵”成功走出國門、延伸建設品牌,被“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讚譽為“新四大發明”之首;十年來,“中國鐵路”的鋼鐵長龍,已經輻射到祖國各地,在頻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攀升科技創造力的同時,更有效激活了區域性發展,創下了一連串的“之最”,堪稱是國家發展前行、人民安康富足、文明飛速前行的時代“鐵動力”。

而今,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十三五”規劃漸進漸遠,又一度新徵程即將啟航。筆者相信,下一個十年征程,一條條新幹線會帶著每個鐵路人共同的擔當,馳向未來發展的“夢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