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作者丨韓蕾

來源丨野馬財經

在新零售領域,從支付、終端到供應鏈、生產商,“騰訊系”和“阿里系”的競爭一刻都沒有停止…

這個夏天,小龍蝦生意依舊火爆非凡。

唯一不同的是,許多人並沒有選擇從前的赤膊啤酒大排檔,而是去了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新零售行業的線下店,體驗了一把打撈、付費、烹飪,線上線下一條龍的貼心服務。在那裡,消費者們吹著空調、玩著手機,輕輕鬆鬆就能吃到一頓新鮮的海鮮大餐。

儘管距馬雲2016年提出“新零售”還不到兩年,但在這個領域,以“騰訊系”和“阿里系”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早已支起鑼鼓打起擂臺。

6月7日,沃爾瑪中國就與騰訊共同宣佈正式結成深度戰略合作關係,創新支付場景,打造數字化零售的發展藍圖。

從搶佔支付高地到收購、合作零售終端,野馬財經發現,

其實騰訊、阿里兩者在新零售領域的競爭早已白熱化,並不僅僅侷限於下游消費端,而是一步步的向上蔓延到了供應鏈領域。

永輝、盒馬“兩虎奪食”

最近,圍繞在上市公司國聯水產(300094.SZ)的消息不斷。

5月24日,其發佈公告稱,經過股份轉讓和過戶登記,永輝超市共(601993.SH)持有國聯水產783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0%,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新餘國通投資目前持股27.16%,仍為公司控股股東。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上述消息發佈後的5月28日,證券時報網就發出報道,“新零售”巨頭——盒馬鮮生CEO侯毅一行前往國聯水產考察交流。考察期間,侯毅提出,要實現盒馬鮮生和國聯水產的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國聯水產專業做好上游的產品生產,把下游銷售交給盒馬鮮生。

公開資料顯示,國聯水產是一家集育苗、養殖、飼料、加工、貿易、科研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對蝦和羅非魚種苗、水產飼料等。並且,在該公司的銷售網絡中,不乏厄瓜多爾白蝦、帝王蟹、加拿大龍蝦等優質境外水產品。

2017年,國聯水產實現營收40.94億元,同比增長56.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3億元,同比63.47%。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上圖為超級物種門店

眾所周知,去年年末,騰訊高調牽手永輝超市,持有其5%的股份而永輝超市旗下品牌超級物種“高端超市+生鮮餐飲+O2O”混合業態的新零售嘗試,被業界視為對盒馬鮮生強有力的競爭。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上圖為盒馬鮮生門店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實體店內開設餐飲店、菜市場,與超級物種非常類似。

除了此次永輝和盒馬的入股、合作外,國聯水產早在2017年年底便牽手了阿里旗下的易果生鮮,雙方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也就是說,這次讓國聯水產成了“香餑餑”的不僅是它出色的業績水平,背後更反映了騰訊、阿里兩大互聯網巨頭,對新零售供應鏈環節的競爭。

正如招商證券研究員在研報中評價,國聯水產是全A股唯一一個同時背靠永輝(持股10%)和阿里(戰略合作)的新零售標的。

就未來在阿里和騰訊兩方中如何做出抉擇,國聯水產相關人員對野馬財經表示,目前還無法做出此類預測,但是雙方都是開放式合作,沒有不允許售賣給對方公司產品等限制性條款。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佈局

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新零售”。

經過時間的打磨,那個在當時只有“線上+線下”模糊雛形的概念被不斷豐富,數字化、全渠道以及更為靈活的供應鏈成為了新零售的顯著標志。

如今,人人都講新零售,連街邊的賣菜大媽都知道“付款請掃二維碼”。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有排兵佈陣。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儘管新零售和傳統零售相比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了升級改造。但“萬變不離其宗”,新零售還是遵循著“生產—供應—銷售—支付—消費”的傳統零售內在邏輯。

其實,在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打響之前,在支付和外賣領域,兩者就已經進行過不止一場惡戰。

以前,支付寶可以說是第三方支付的象徵。可在2014年春節,伴隨著“紅包大戰”,微信支付異軍突起。2017年1月,馬化騰宣佈,微信支付線下已經超越支付寶。但兩者的競爭並沒有就此結束,依託“新零售”,線下戰火仍然兇猛。以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為例,在其會員店,只能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微信則被排除在外。

在更下游的“最後1公里”,兩者的佈局則更有對壘的味道。今年年初,阿里高調全資收購餓了麼,完成了吃貨心中的“餓了別叫媽,叫阿里爸爸”的使命;去年10月,美團宣佈了新一輪的40億美元融資,依舊由騰訊領投。

如果說,支付和外賣的競爭算是“秣馬厲兵”。那在2017年,騰訊和阿里的對零售終端的爭奪則是把“新零售”之戰推向了高潮。

2017年,“阿里系”開始在零售領域攪弄風雲。除了其早已入股的蘇寧易購(002024.SZ)和銀泰商業,在這個所謂的新零售元年前後,阿里陸續收購了歐尚、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6808.HK)、三江購物(601116.SH)、新華都(002264.SZ)等上市商超。另外,阿里還和擁有華聯超市的百聯股份(600827.SH)進行戰略合作,加之“親手”培育的新零售品牌盒馬鮮生,可謂是陣營龐大。

與此同時,另一互聯網巨頭騰訊也不甘示弱。以京東和永輝為兩大抓手,不但自動擁有了線上和線下銷售平臺,並且通過這些平臺,騰訊佈局了中百集團(000759.SZ)、紅旗連鎖(002697.SZ)、步步高(002251.SZ)等國內商超品牌,還和著名的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商超巨頭有了更深入的合作。在新零售領域,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和美團旗下的每日優鮮,足以和盒馬鮮生形成競爭之勢。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騰訊、阿里新零售品牌圖(來源:42章經)

在更上游的物流和數字化環節,阿里和京東正在你追我趕。

“騰訊系”京東物流的品質不用贅述。而在近日,阿里巴巴、菜鳥與中通快遞宣佈達成戰略投資協議,兩者持股約佔中通的10%。這並非阿里首次投資物流企業,此前其就已先後投資了百世和圓通兩大民營物流企業。

倉儲數字化環節,“阿里系”則略勝一籌。2017年4月1日,阿里雲成立新零售事業部,目的是把阿里的科技能力賦能給正在轉型的零售企業。而京東也在一步步的建立自己的雲倉,旨在進一步為新零售服務。

在中游的供應鏈端,阿里和永輝也在不斷髮力,參照商超佈局,國聯水產似乎只是兩者在上市公司中邁出的第一步。

至於騰訊、阿里的競爭是否會向更上游的生產領域進軍,一位新零售行業的研究人士對野馬財經表示:“新零售這個概念,提出伊始就是全產業鏈的競爭,包括網易現在去養豬,其實就是一種新的嘗試。阿里和騰訊的戰火未來燒到生鮮產品生產領域可以說是肯定的。”

帶頭衝鋒VS請客吃飯

仔細分析阿里和騰訊的“新零售”佈局,野馬財經發現兩者的戰略其實各有特色。

對阿里巴巴來說,無論是外賣、還是零售,阿里似乎一直想掌握控制權。

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阿里在大多數公司中的佔股比例都非常高。比如全資收購餓了麼,佔有32%的三江購物股權,私有化銀泰商業謀求74%的股權,佔有近20%的蘇寧的股權。

反觀騰訊,則更多的是尋求深度合作。其僅佔有永輝超市5%的股份,對京東的持股也僅有18%。正如馬化騰所說,“我們不是做零售,甚至不做商業,只做是連接”。

因此,有人總結說,阿里做“新零售”是各路縱隊,帶頭衝鋒,走的是“中心化”路子;而騰訊則合縱連橫,請客吃飯,走的是“去中心化”的道路。

無論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就騰訊、阿里本身而言,在新零售領域都各有優勢和短板。

對騰訊來說,優勢是C端,10.4億的微信用戶,足以讓這隻企鵝站上食物鏈的頂端。但是,有用戶沒有好的產品,也很難進行流量變現。因此,近年來,永輝和京東都在供應鏈、直營直採上下大下功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騰訊的軟肋則剛好是阿里的強項。

阿里的發源地是淘寶天貓和阿里巴巴,成百上千萬的商家為其提供了充沛的貨源。並且物流方面菜鳥聯盟在業界被視為“螞蟻雄兵”,訂單量無人能比。最後,大多數的供應商使用的是阿里雲的管理系統,因此阿里在B端顯然更有優勢。

那麼是不是說阿里要“躺贏”了呢?前述新零售分析師對野馬財經表示:“這場鬥爭誰贏誰輸,還遠沒有到下判斷的時候。儘管阿里在供應端優勢明顯,可在互聯網領域許多人信奉得用戶者得天下,如果騰訊來一招挾用戶以令供應商,最後用戶會選擇誰、供應商會選擇誰,都是很難判斷的。

“整個零售行業就是不斷循環,看本質的話,騰訊和阿里的互聯網'新零售'競爭,和幾百年以來的傳統零售業競爭並沒有差別,都是走的商業托拉斯的模式。只不過阿里更傾向於開'直營店',而騰訊則更像是在開'加盟店',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勢。未來局勢到底如何,可以拭目以待。”分析師進一步補充。

騰訊、阿里的新零售之爭到底誰會贏?答案在這裡

左為盒馬鮮生,右為超級物種

藉著工作的幌子,小編前兩天分別去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體驗了一番,總的來說,顏值ok,味道一般。你去過這兩家店嗎?你更看好騰訊還是阿里呢?歡迎留言分享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