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會見金正恩前,特朗普已經把盟友都得罪完了?

儘管七國集團(G7)首腦峰會註定是一場艱難的談判,但結局還是出人意料的糟糕。

在峰會閉幕3小時後,美國總統特朗普改變態度,不僅在簽署G7公報的承諾上食言,還威脅要對汽車行業加徵關稅。

會見金正恩前,特朗普已經把盟友都得罪完了?

當被問及特朗普改變態度時,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幾秒鐘的時間,你就能用280個字的推文破壞了信任。”

週一,特朗普還連珠炮轟般地發表好幾條推文,控訴北約盟友和歐盟。他說:“抱歉,我們無法再讓我們的朋友或敵人,在貿易上佔我們的便宜。我們必須以美國工人為優先!”

在這場口水戰中,主持G7峰會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可能“最受傷”。特朗普在推特上稱特魯多“裝做很受傷的樣子”、“非常不誠實和軟弱”。

美國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甚至在“Fox News Sunday”節目上稱,“任何與特朗普進行惡意外交的外國領導人都會下地獄。”

這些行為無疑讓美國與其最密切盟友之間的關係跌至新的低谷。

英國路透社指出,特朗普可能朝更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邁進,這或許會令憂心針鋒相對的貿易摩擦升級為全面貿易戰的金融市場感受到寒意。

會見金正恩前,特朗普已經把盟友都得罪完了?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特朗普為何出爾反爾?

在G7峰會上,特朗普不僅遲到,而且早退。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8日,抵達當地晚了約1小時的特朗普對於美國的鉅額貿易逆差顯示出不滿,在峰會上也提出了一貫主張——“G7應實行零關稅,同時非關稅壁壘也降為零”。

但法國總統馬克龍等人則反駁特朗普稱,“不允許單方面限制進口”,因此,會議從一開始就糾紛不斷。

會見金正恩前,特朗普已經把盟友都得罪完了?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承認,峰會期間有一些“激烈辯論”的時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對於美國對歐盟鋼鋁徵收進口關稅的不合理決定表達了深切失望”。

儘管如此,七國集團還是希望達成一定的共識。起初,作為署名條件,歐洲國家要求在宣言中寫明“推進基於多邊規則的貿易”,但特朗普表示拒絕,稱“無法接受”。

後來,安倍晉三提出折中方案,稱“‘基於自由而公正的規則’或許不錯”。特朗普也表示“同意晉三的方案”,最後作出讓步,並中途離開G7。

然而,峰會閉幕後,特朗普卻拒絕簽署G7煞費苦心談判達成的妥協版公報,並在貿易問題上表達了對其他國家領導人的不滿,還威脅要徵收更多關稅。

這一劇情反轉的直接起因是特魯多在新聞發佈上的言辭激怒了特朗普。特魯多反對美國將鋼鐵進口限制擴大至加拿大和歐盟,並宣佈7月開徵報復性關稅。他還說:“加拿大人有禮貌,且通情達理,但我們不會被擺佈。”

在特魯多發表聲明後,特朗普發推稱“已指示美國代表不要簽署這份公報”。

路透社指出,特朗普發表聲明退出峰會的聯合公報,將美國與主要盟友之間在貿易爭端問題上達成的脆弱共識擊得粉碎。

考恩華盛頓研究集團(Cowen Washington Research Group)分析師Chris Krueger表示,隨著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和特朗普對這些全球會議的厭惡,這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甚至指責特魯多在貿易政策上發表“兩極分化的”聲明,稱這背叛了特朗普,而且在特朗普與金正恩舉行峰會之前,這可能讓特朗普顯得軟弱。

“(特魯多)真的是在我們背後捅刀子,”庫德洛在CNN的“State of the Union”節目上表示。

加拿大外交部長弗裡蘭回應稱:“加拿大不通過人身攻擊進行外交,我們不認為這是一種有用或有效的做生意方式。”

除了加拿大,G7其他國家領導人也對特朗普的強硬路線表示了不滿。

會見金正恩前,特朗普已經把盟友都得罪完了?

德國總理默克爾週日接受德國電視一臺專訪時表示:“撤回,可以這麼說,通過推特當然是……讓人警醒和有點沮喪。”

馬克龍辦公室也抨擊特朗普拒絕官方公報的決定,並譴責其談判策略。愛麗捨宮的一名助理表示,全球合作“不能依賴心血來潮的憤怒或言語”。

貿易戰一觸即發?

鑑於特朗普的激烈言辭,多數專家認為,特朗普的鋼鋁關稅引發的貿易戰只會加劇。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此次G7峰會非但未能像往常那樣,在友好氣氛中就全球經濟措施達成共識,還陷入其45年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分裂狀態。特朗普淪為孤家寡人,西方其他民主大國的領導人聯合起來批評他的行為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

《日本經濟新聞》也指出,G7峰會一變再變,混亂不斷,貿易戰爭的風險反而加大。如果進入開徵報復性關稅的貿易戰爭,美國、歐洲國家和加拿大的產業和就業都將遭受實際損害。

目前,歐盟和加拿大已誓言要對美國的鋼鋁關稅進行報復,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採取行動,並對敏感的美國產品徵收大致等值的關稅,包括波本威士忌、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摩托車和花生醬。

弗裡蘭表示,加拿大與歐洲夥伴、日本和墨西哥在美國徵收鋼鋁關稅上擁有統一立場,它們正在就報復措施進行密切協調。

正如馬克龍在推特中寫到的:孤立的美國正面對著盟友的統一戰線。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加拿大與美國談判的時間並不是太多。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什·謝夫喬維奇6日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說,歐盟成員國預計“在6月底前”走完對美國高關稅反制措施的討論和決策流程,因而有望“從7月開始”對一系列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加拿大政府於5月31日宣佈對總價值約166億加元(約合128億美元)的進口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並稱將於7月1日生效。

Horizon Investments首席全球策略師Greg Valliere表示,貿易戰在好轉之前會變得更糟,特朗普可能會採取更多的貿易限制措施予以回擊。

當前,特朗普已開始對進口汽車展開調查,這可能導致對外國汽車徵收關稅,有分析人士指出,更多的措施可能正在醞釀之中。

不過,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 Richard Haass警告稱,特朗普的立場可能會孤立美國,並以失敗告終。“問題在於,考慮到我們在世界上面臨的挑戰,單邊主義無法取得成功,特朗普正在疏遠我們所需要的唯一合作伙伴。”

儘管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全面貿易戰還遠未打響,但這並非不可想象。

歐盟貿易專員Cecilia Malmstrom上週指出:“我不會說我們正處於貿易戰中,但我們正處於可能升級的非常艱難的境地……貿易戰沒有贏家,所以我們絕對希望這一情況不會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爾週日表示,特朗普的決定並不意味著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終結,“但我們不能輕易地依靠這一夥伴關係”,本次七國集團峰會說明,如果沒有共同的外交政策,歐洲將被“碾壓”。

默克爾還說,她無意放棄七國集團框架,“但德國同時必須與俄羅斯尋求對話,並與日本、加拿大、印度和中國緊密合作”。


來自:國是直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