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越是弱者,越計較公平

越是弱者,越計較公平

小時候放學,父母不讓你出去玩。

那時候你很憤慨,於是滿臉委屈的向他們反駁到,“人家隔壁小李放學就能出去玩!”

你期待著能和小李一樣,得到同樣“公平”的待遇。

越是弱者,越計較公平

小時候的你可能不會注意到,當週末小李只能在家做作業,你卻和父母一起去遊樂場的時候,你不會意識到“公平”;

只有當你被逼著在家做作業,卻看著小李開開心心出去玩時,你才會“恍然大悟”——這好像對我不公平。

1

有時候我們的憤慨,不是因為不公平,而是因為我們的自私

最近在網上被扒得很慘的深圳四胞胎父親,除了“重男輕女”的標籤外,另一個被廣大網友質疑的點,就是他一邊享受著國家政策的優待,另一邊卻在微博上把國家貶得一文不值。

正如奇葩說裡,馬薇薇的那句金句,做人不能雙標狗啊!

越是弱者,越計較公平

在獲得幸運女神的偏愛時,我們理所當然,暗自竊喜;而當這種偏愛沒有落在己身時,我們便拿出公平的武器,來表達自己的不甘於憤怒。

別讓自己的自私和貪念,披上公平的外衣。

2

越是弱者,越計較公平

之前隔壁部門有2個同事,是同一批校招進來的,其中小A在年底的時候被評上了優秀新員工。

小B便在私下和我們“訴苦”,說他和小A同一天進公司,自己工作勤勤懇懇,但是領導就是比較喜歡小A。更何況他也沒看過小A有多少加班,這很不公平。

後來在一次高管會議上,偶然和他們部門的領導聊起這個事,才知道在對方的評價中,小A做事清楚,考慮比較周到,會為領導和客戶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而小B的工作往往只做到面上,很少替別人考慮。

越是弱者,越計較公平

在我們的潛意思裡,除非和別人的差距足夠大,否則你很難承認,別人比自己厲害一點。

工作年限,加班時間,論資排輩,這些都是可量化的參數,而工作能力,卻很難被量化。

所以弱者容易失去理智的思考,在逃避對自身能力的質疑後,評頭論足,斤斤計較著公平。

殊不知,這反而讓自己錯失了正視自己的能力缺陷,並及時進步的機會。

3

與其計較公平,不如變強到不需要顧忌公平

在成龍的一次訪談中,他聊到自己早期在好萊塢發展時,遇到的各種不公平待遇。他說自己當時,不是一味的想著為什麼華人在這裡會受到這麼多歧視,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擅長的武打電影創作中。

於是出現了紅番區,尖峰時刻等等一系列的成龍式經典電影,也打開了華人在好萊塢的一篇天地。

而如今,好萊塢終身成就獎便是對他最好的肯定。

越是弱者,越計較公平

當然,我並不想為現實中的不公平開脫,大到國家、小到停車場上的一次“女性停車位”的嘗試,都可能引發一次有關公平的討論。

而我所想提倡的是,公平與否,你的心中可以有明鏡,但是花大力氣去毫無意義的計較它,也許不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你登上更高的山峰,能看到更開闊的視野的時候,這些所謂公平與不公平的區別,也就淡化了。

更多“弱者的100種思維方式”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