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如何控制電線電纜束絲絞線的質量

一、絞合工藝的工藝要點


1、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在未裝夾單線或股線前,應根據設備檢查的要求,檢查設備情況。必要時啟動設備進行試運行,檢查各相關部件的運行情況,各類保護開關是否有效。

檢查各類領用材料是否符合工藝指導卡規定和生產令的要求,如單線的規格長度、各類包帶的規格等等。

按工藝要求將將單線或股線安置到放線架上,注意內外層絞向、排列等應與工藝要求一致。預調好放線張力以及收線張力等。

根據生產指令和工藝要求選配並安裝好各類摸具,如併線模、緊壓模等,必要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收線盤的容量應與生產長度和規格相適應,裝夾時應按設備的操作規程進行。

如何控制電線電纜束絲絞線的質量

控制電線電纜

2、絞線運行階段的質量控制

設定好絞合節距和絞合方向,將單線或股線逐步穿好並與導引繩連接引入到收線盤。

低速啟動設備,運行一定長度,停車後檢查節距、絞向等。同時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再作一檢查,以確定完好。

待確認符合要求後再正常開車運行,在運行過程中,不得私自離崗,因巡迴檢查絞線外徑、查看絞線是否有缺股、斷絲、外觀等並按半成品檢驗規範要求記錄。

檢查繞包質量情況,包括搭蓋、接頭、外形等。

0.3mm以下單線允許接頭,但相鄰兩接頭必須大於300mm,0.3mm以上單線必須焊接,接頭應修平。不得有2根以上單線一起扭接。

排線的節距應與絞線尺寸和收線速度相適應,嚴禁嚴重的交叉排列。線盤不能裝得過滿,一般應低於盤邊5~10mm為宜,卸盤時應注意防止碰傷線芯。

3、絞線完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對每盤下機後的線芯應認真填寫流水卡及各類報表,以確保半製品流轉質量。

對每盤線芯下車後應再次核實是否符合要求,並按指定地點堆放提交倉庫稱檢重量。

工作結束後應關閉電源,以防止他人誤操作引起設備故障。

二、束線、絞線的質量標準

1、束線的質量標準

外觀

絞合後的束線,單線表面應光潔,無明顯的機械損傷,不得有氧化變色現象,不得有明顯的松股和背股。對於鍍錫線芯,表面要求色澤均勻、光滑,不能有黑斑,鍍錫層均勻,不應有漏鍍等。

尺寸

單線應圓整,不應有明顯的拉細現象,拉細必須在標準規定的範圍內,束線外徑應在工藝要求以內。

結構與組成

束線不得有缺根、斷根、松股,搭股、束線表面如有輕微擦毛,仍可作合格品。結構與組成必須符合工藝規定。

束線的節距比和束制方向應符合規定。

焊接

一次束合導體,不允許整芯焊接,但單線允許焊接,焊頭距離不小於300mm,焊頭外經不超過公差絕對值的2倍,復絞線用的股線允許焊接,焊頭距離不小於1m,焊頭應修光、銼圓,其焊頭直徑不能超過標稱直徑的0.2mm及以下,第6種束線的單線允許扭接,但不允許有毛頭,線芯應平滑。

裝盤

成盤導電線芯排線整齊,平整,不得有腰鼓形和線芯互相壓疊現象。

2、絞線的質量標準

外觀

絞線外觀應光潔,不得有三角口、裂紋、斑疤及夾雜物,節距均勻整齊,不得有明顯的機械損傷,對於銅絞合導體不得有氧化變色現象和黑斑。對於鍍錫線芯要求色澤均勻,光亮,不得有黑斑和漏鍍。

尺寸

組成絞線的單線的掙細量,必須在規定範圍內,絞線外徑應符合工藝規定。

結構與組成

絞線的結構與組成,及成品直流電阻值應符合GB/T3956— 1997電纜導體)的規定。不能缺根,少股、斷股、壓疊,對扇形線芯壓型的偏心度不能超過10%。

節距和絞嚮應符合工藝要求

狀態,除架空絕緣線用硬銅導體外,其餘銅導體必須是退火狀態。

多層絞線由內至外節距比逐漸縮小,且同層節距保持一致,絞合各層應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