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光伏補貼遠低火電且存拖欠問題 業內呼籲新政改革步伐適度放慢

531光伏新政近期引得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究其原因,有業內人士稱因為531新政是急剎車式的新政,實際上取消了地面電站的建設等,這將為光伏行業帶來較大影響。

對於光伏行業,外界有觀點認為,近年來光伏行業得到大量財政補貼得以發展,使財政揹負許多壓力。但實際上,針對光伏行業的補貼資金來源,以及近些年補貼實際發放情況,外界尚未明確知悉,對行業存在一定誤解。

光伏電價補貼遠低於火電補貼

光伏企業收到的補貼很多,具體情況究竟如何?

根據2017年大型光伏企業收到併網電價補貼情況(如下表),光伏行業的數十家大型上市公司中,沒有一家企業是在依賴併網電價補貼生存。

記者注意到,收到併網電價補貼的企業中,補貼額度最大的是特變電工,補貼額為7.6億元(包括應收賬款),但與其光伏收入相比,佔比不大(7.3%),其餘收到併網電價補貼的企業補貼額均不超7億元,佔企業光伏收入的比重大部分低於5%。

2017年大型光伏企業收到併網電價補貼情況

光伏補貼遠低火電且存拖欠問題 業內呼籲新政改革步伐適度放慢

金額單位:億元

業內亦有聲音指出,與煤電脫硫脫硝補貼相比,光伏行業所拿的補貼有明顯差距。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為130GW,全年光伏發電總量約為1100億千瓦時,補貼金額在500-700億。未來三年,如以每年50GW的規模發展,新增裝機約150GW,但隨著補貼的逐步退坡,按照每度電補貼0.2元、平均發電1200小時計算,每年補貼金額僅在120億左右,三年新增補貼總額不會超過400億,所有已建成光伏電站總的補貼金額也就在900-1100億。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報告顯示,我國光伏發電更大規模應用後,在2020年前後即可實現平價上網、不再需要補貼,此前已建成項目的補貼也將在2022年至2025年間達到峰值,補貼金額在1000-1750億之間。相比之下,從2000年到2017年,國家共計為煤電脫硫脫硝補貼了超過2萬億元,平均每年的補貼都在1000億元左右。事實上,為煤電進行脫硫脫硝處理後,仍然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而光伏發電建成後,則可實現零汙染、零排放,清潔發電25年以上。

2008~2017年火電低排放補貼情況

光伏補貼遠低火電且存拖欠問題 業內呼籲新政改革步伐適度放慢

上表是2008~2017年的火電低排放補貼情況。由於火電的超低排放補貼直接加到電價中,不需要單獨申請,所以上述所需的補貼金額基本就是當年實際發放的金額。

與之相比,可再生能源補貼遠低於對火電的脫硫脫硝補貼,情況如下圖所示:

光伏補貼遠低火電且存拖欠問題 業內呼籲新政改革步伐適度放慢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2~2016年,國家給火電的脫硫脫硝補貼金額要遠高於當年實際發放的可再生能源補貼金額。

而一直以來,外界不少觀點認為,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補貼資金來源於財政。但實際並非如此,光伏、風電行業收到的補貼來自可再生能源基金,依據《可再生能源法》從電費裡面收取的相關基金,該基金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資金,而並非財政直接撥款。

光伏補貼拖欠問題需儘快破解

光伏補貼較其他產業補貼有差距,且截至目前,來自可再生能源基金對光伏行業的“補貼”還呈現拖欠狀態。事實上,截止2017年拖欠補貼約1000億元是過去十年累計拖欠的總和,並非每年拖欠的數量,這也是外界對補貼存在的一個誤解。

據瞭解,目前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已發至第六批,涵蓋至2015年2月底前併網的電站,而在這期限之外的光伏電站及風電站的補貼均被拖欠。另外,為了保障光伏扶貧項目的補貼發放,相關政策補貼會向光伏扶貧項目傾斜。因此,普通電站項目的補貼拖欠愈加嚴重。

國資背景的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期末應收賬款較期初增加17.72%,主要原因為投產電站增加,第六批可再生能源補貼尚未結算完畢,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尚未結算。

中節太陽能認為,光伏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和可再生能源附加徵收不足,補貼資金缺口明顯,多數光伏發電項目難以及時獲得補貼,增加了全產業鏈資金成本,特別是光伏企業以民營企業居多且業務單一,融資能力較弱,市場波動易導致行業風險快速集聚,若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將會影響發電企業的現金流,進而對實際的投資效益產生不利影響。光伏補貼拖欠,將影響產業鏈正常運行。

補貼拖欠造成的影響重大,一邊是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及降本增效壓力,一邊是日復一日的補貼拖欠。同時,一些企業由於沒有及時得到補貼而資金鍊斷裂,另外一些企業由於補貼拖欠而喪失了投資熱情。

如何破解這個問題?根據相關政策,2018年國家能源局將適時啟動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如果綠證交易成為強制性政策,受困於補貼拖欠的企業可以通過出售綠證來獲得資金,如此一來或能解決部分企業因補貼拖欠而造成的資金困難問題。

光伏業戰略位置重要

而此次新政出臺,業內外不少聲音擔心給行業帶來影響。多位企業人士、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稱,目前確是“剎車太急”,應給予一定時間過渡或者直接暫停執行,否則對產業來說會引發一系列負面效應。

不過,國家相關部門出臺531新政的目的是為希望光伏行業更健康的發展,由於補貼負荷及存在缺口,也迫切需要光伏行業能實現平價上網。

6月7日,國家能源局網站公佈與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代表座談的文章,強調稱國家發展光伏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同時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重點做好六項工作,包括配合抓緊發佈第七批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加大電改力度,切實推動分佈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等。

光伏產業經過十幾年發展,已經與高鐵一樣,成為了我國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一張靚麗名片,行業的戰略地位不可忽視。同時,作為清潔能源產業,光伏承擔著空氣質量改善,從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任,是滿足全國人民對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環境嚮往之所在。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王斯成撰文稱,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5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全球領先,並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完整的光伏產業鏈。當前我國光伏製造業的產能大約150GW,就業人數250萬,全產業鏈年產值高達5000—1萬億元人民幣。

同時,作為極少數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產業,目前我國光伏市場佔世界光伏市場比例為:多晶硅佔55%、硅片佔83%、電池片佔68%、組件佔71%、光伏應用市場佔47%。

在如此大背景下,業內各界對光伏行業的調整其實並不抱阻撓態度,但一致認為調整的步伐應“漸進”。

王斯成稱,(相關部門)應延續過往文件、適當合理壓減產業規模,自發自用項目和戶用光伏的建設規模也要繼續納入國家補貼的範圍。另外,應延續過去的發改委文件、同時適當合理壓減規模,自發自用項目和戶用光伏的建設規模由地方政府管理,仍需納入國家補貼範圍。

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指出,對政府而言,降低補貼需要有序,避免突然衝擊。林伯強進而建議,21世紀必然是新能源的發展世紀,光伏已經邁入發展壯大階段,補貼政策也可以有更大、更靈活的操作空間,政府需要通過更好的補貼政策設計,立足長遠解決光伏發展問題。

OFweek太陽能光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