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感覺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學生不會報考師範類院校,什麼原因?

塵埃未落定


高考成績特別好如何定義這個特別好?

高考總成績是750分,有80%的是基礎中等難度題目,只有20%的難題,也就是說基礎題目零失誤的情況下,一個好的考生至少是要能考到600分左右的,鑑於越往上分數增長的難度越大,故此就把特別好定義為620分以上吧!

那麼作為620分以上的考生,都會有哪些選擇呢?

學校那麼多為何非要盯著師範類?

師範類不過也就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可選項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分數到這個特別好的程度,師範類院校的可選擇項目也就北師大、華東師大等寥寥數個,如果不是有特別偏愛教育的強迫症的話,同級別的高校也不少,也許有更喜歡的專業也說不定呢。

更何況頭頂上還有北大、清華、人大等頂尖學府!

這個問題本質上還是優秀考生為何不願從教!

討論這個問題的太多太多了,小僧就不贅述了!

地上有200斤的白銀和100斤的黃金,我有三百斤的力氣,但是隻能撿一個,你說我該怎麼辦?

走過山和水,不忘來時路,小僧愛讀書,關注不迷途!


小僧愛讀書


我是一名老師,我承認當時上師範並不是主動的,而且上師範的同學,也千方百計跳出教育專業。

優秀學生之所以不願意報師範類的學校,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歸納起來就是兩個詞:“前途”和“錢途”。

首先,上了師範,前途一眼就看到頭了,去學校當老師就是歸宿。十七八歲的孩子,正式憧憬未來的時候,是心氣很高的年齡,對於從學校到學校這種結局,他們是沒有興趣的,所以即便有優秀選擇師範的多數也屬於無奈,記得我上大學時,班級一百人左右,輔導員問有幾個是主動報的師範?當時舉手的只有3人。所以我班上大學時,優秀的學生都自學法學專業,千方百計拜託當老師的命運。

其次,老師現在的待遇,遠遠達不到他們對未來的需求。對於一心想去大城市,想去大企業,想掙大錢的他們,這樣的職業對他們沒有吸引力,記得我大四去應聘時,東營一所學校給我說,來我們這吧,我們這待遇很好,一個月工資1800,還有其他補貼,我當時不屑一顧,但是後來另一個學校,才知道原來多數學校工資不超過1500元。記得招聘會上,一個製藥廠的崗位,引起了眾多畢業生的爭奪。



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育,是以後國家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贏在高三


回想起我高考報志願的時候,我的成績630,我爸爸是人民教師,所以我父母還是特別希望我報考師範院校以便將來可以當老師,包括後來我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但我是不喜歡當老師的,我爸爸在我小時候是真的忙,雖然他只是小學老師,有兩件事我記得特別清楚:

一個是天還沒亮,能看到星星那種就跟爸爸去學校了,我看書或者睡覺,爸爸在備課。還有一個是有一段時間在我回家的路上新修一座墳,我是非常膽小的,走到附近我就不敢繼續走了,小時候只覺得在爸爸身邊有安全感,所以我又返回學校等爸爸一起回家,天都黑了才回家。

所以我對當老師這個職業是有點反感的,上課時間少,自由時間多都是騙人的,除非你想混日子不負責。但是人民教師這個職業應該是偉大的,畢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多說一句,當老師真的很多時候好心做好事,卻被家長找上門說欺負他們家小孩,甚至學生會怨恨老師管他太多的。

想當個好老師,學問大呀。


南北江南


第一,與教師的待遇有關。工資不高,工作比較累,養家餬口都困難,更別談買房買車。這是事實,尤其兩口子如果都是教師,那麼買房更是遙遙無期。

第二,與現在社會對教師的曲解有關。很多人認為老師很好,有寒假暑假可以放。那是因為他們平常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去工作。以我的一個語文老師為例,一週要有三到四天每天五點左右起來,晚上基本都要11點才睡。而且,每週只有半天的假期,這個工作最重要的是特別累心,畢竟所有的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考好。

第三,有的人會說,老師,可以在校外補課,賺取外快,這種現象可能是有的,但也是個別現象,真正負責任的老師,有良知的老師,是不會這樣做的。

第四,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難做畢竟他面對的是中小學生,不聽話的,不完成作業的,上學帶手機的等等。管教輕了沒有效果,管教重了該說老師不尊重學生人格甚至有時還會面臨處罰。所以老師難當。有的時候教師沒有錯,學校都保護不了自己的老師。就好比那個被學生家長套路了的老師,說他收紅包,最後還是受到處分。

歸根結底,教師基本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職業。所以但凡有其他的出路,就不會選擇教師這個職業,自然學習好的有更好的出路,也不會選擇師範類院校。


豆芽242569028


充分說明尊師重教還未在現實社會中廣泛真實的得到根本有效落地,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價值未能得到全面而充分體現。一方面我們渴望自己和小孩子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個個成功成才;另一方面教育人才培養方面又不能有效的吸收優秀人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未能有效破解,這個現象值得關注。

任正非說過,"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室的講臺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把教育做好,國家就有未來"。

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重心是要發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就難有有作為的基礎研究。給農村教師多發一點錢,讓優秀人才願意去當教師,優秀的孩子願意進入師範學校,就如我們老一代革命家毛澤東、粟裕、許光達、惲代英……都出身於師範學校一樣,我們就可以實現“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管理觀察


繆老師每年都會碰到有學業成績特別出色的孩子,談師範類色變。主要原因不外乎偏見和現實兩類。怎麼說呢?偏見是家長和考生會與師範類大學管中窺豹的認識,而現實則是師範類高校本身存在的短板。

關注頭條號“繆老師妙筆生花”,點擊觀看數百所高校視頻介紹。

此外悟空問答每日更新關於高考報考、大學和專業的相關內容!


一、偏見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北京師範大學)

1、偏見——教師

社會上對於普通教師的認知僅限於,收入低、工作苦、行政累、不著家。教師收入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在5000元每月之下,工作辛苦就不必說了,除了教學還要負載很多的行政工作,除此之外,工作的重壓和時間投入決定了能夠照顧家庭的精力縮減。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華東師範大學)

2、偏見——只能做老師

很多家長和孩子經常問我:考入師範大學今後是不是隻能做老師。我給出的答案是:絕對不是!肯定不是!如今的師範類大學早已經不是隻有教育學專業了,開設了很多的學科,所以將來的就業出路其實很寬泛。


二、現實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華中師範大學)

1、現實——眼界

師範類院校通常校園不大(西南大學這樣的巨無霸是特例),人文社科類專業比較集中,接觸不同人的機會肯定沒有綜合類大學那麼多。再者,懸殊的男女比例,也讓部分家長和孩子畏懼不已。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陝西師範大學)

2、現實——專業冷門

高考狀元最喜歡選的學科門類是經濟類(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投資學、財政學、稅收學、貿易類等等)和管理類(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等等)。而這些專業方向,往往都不是師範類大學擅長的。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西南大學)

3、現實——考研大本營

除了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類院校(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三所頂尖省屬211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很多師範大學的學風很濃,但同時考研風氣、考證風氣也是很濃,使得校園裡少了些活力和朝氣,這也是很多家長和孩子考慮的。


你可以不關注我,但你要關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給我點贊,但我要為你努力學習高考知識點贊!


繆老師妙筆生花


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一、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臭老九“,教書匠這些詞語一直是教師的代名詞。“學而優則仕”,人們的觀點就是,學而優的人都去奔仕途了,而學不優的人當了教書匠,社會地位是很低下的。認為教師就是隻不過是學不優的人,教師是一個養家餬口的一個討生計的行業。

二、國家想讓國人尊師重教,提高教師地位,增加教師收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中國的人口多,造成中國的教師隊伍基數龐大,中國還處在經濟底子薄的時期,雖然多年來逐步提高了教師收入,但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逐漸的長期過程。這造成了許多人的認識,對教師這一行業的認可度不高!在現在這個經濟時代,有錢雖然不是大爺,但是錢也絕定了社會地位,家庭地位,所以教師行業不被認好!

三、一部分教師行業的敗類把教師推到風口浪尖上!

教師人口龐大,自會良莠不齊,難免出現一些敗類!諸如教師性侵學生,體罰學生,教師在外補課辦班,再經過新聞媒體傳播,使教師在公眾的形象大跌,造成口碑不好也是一大原因!

四、教師入職門檻低!不管大學學的是什麼專業,只要取得教師資格證,就可以當教師。導致很多人把教師行業當作是就業的最後備胎! 可喜的是:現在很多對教育感興趣的高分考生,隨著國家的政策大力向教育行業傾斜,教師地位正在逐步提高,收入也逐步提升的情況下,正準備著加入教師這一行業!所以這幾年的師範專業分居高不下!

總之: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學生不會報考師範類院校,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何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加入教師行業,使更優秀的人才教出更優秀的學生,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課題。


憂優縱橫侃教育


確實是這樣的,想想自己身邊這幾年參加高考的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記憶中好像只有一個因為學費問題而上的師範類學校。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可能是這幾方面的原因:

1.老師的待遇問題

老師的工資低,福利待遇不太好是根本原因。以前我們都認為老師這份工作是鐵飯碗,一方面是待遇不錯,一方面是穩定。現在這兩方面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很多學校招聘的都是合同工,三年之後續簽。特別是身邊有當老師的親戚朋友,一般都不建議去當老師,所以,很多人不願去當老師,不報考師範類院校就很正常了。

2.不是上師範才能當老師

我身邊有不少同事,都不是師範畢業的,不過是有個教師資格證,現在也是老師。

現在很多學校都在擴建擴招,所以對老師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學校在招聘老師方面會放鬆要求,所以說,上師範不是當老師的唯一途徑。

3.現在的學生不好管,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去當老師的一個理由。

現在的孩子聰明,但是不好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見過一個實習老師被學生氣哭氣走。很多人不願意和一群孩子打交道,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報考師範的原因。

4.社會關係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醫患關係”影響了不少人不願意當醫生。同時網絡上曝光了那麼多學生、老師、家長間的矛盾,這個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從事教育工作的原因。

所以說,其實大家都不願意去包括師範院校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然規教育說


雖說高考結束了,但是在這一段時間家長和考生並沒有閒著,因為後續的工作更為重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考的好不如報的好。所以填報高考志願,選擇優質專業是所有考生和家長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只是在填報志願和選擇專業時,我們也能夠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有的考生只選擇一線城市的大學,有的考生只選擇離家最近的大學,有的考生只選擇南方或者是北方的大學,然而有一部分高考成績比較高的學生對師範類院校的興趣並不濃厚,忽視了師範類院校。

那麼,為什麼很多高分的考生不報考師範類院校呢?

一方面是因為文理分科導致的。師範類高校更多的還是比較適合文科的學生,對於學理科的學生一定不會將師範類高校作為自己的首選大學,而且一般學理科的學生是不會報考師範類高校,因此理科的高分學生勢必是這一部分學生。

二是學生和家長的錯誤觀念所造成的。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我國很多家長以及考生的心中都認為讀師範類高校時一種沒有前途的選擇,大學畢業之後所能夠從事的工作,也僅僅只是教師,就業面受到限制,同時還有的家長和學生認為師範類高校更多的應該是女學生應該去的,所以也就有了很多的高分學生並沒有報考師範類高校的想法。

三是當前教師職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尤其是近幾年關於教師的相關新聞總是會引起大眾的關注,例如教師待遇問題、教師工作壓力問題、教師編制問題等等 ,這樣的社會輿論令很多的家長和學生都將教師這份職業當做是不可選擇的,所以很多學生因為不想當教師於是不報考師範類高校。

但是師範類高校從全國來看依然非常受歡迎

每年有大量的學生順利的進入了師範類高校,並且選擇了師範類專業,因為他們都是有志於從事教師年行業的的學生,他們熱愛教師這份工作,並且也相信這份工作會越來越好,會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重視,福利待遇會越來越好。

同時,每年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類高校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甚至是年年都在增加,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當前有大量的考生都將自己的目標院校設定為比較好的師範院校,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師範類高校在現在如今的高考學生心目中依然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依然是需要通過自己考取較高的分數才能夠順利進入的大學。

總之,不可否認有的高分學生確實是沒有選擇報考師範類高校,但是我們同時也絕對不能否認有很多高分學生選擇報考師範類高校,更不能單一的認為師範類高校不受考生的歡迎。


領略教育魅力


看到提出這樣的問題,讓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份調查:



一家知名的社會調查機構,對上海兩所高中的高二年級各抽取300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調查。調查題目中,是否將來報考師範類院校。第一所中學300名學生中,只有3人選擇願意。

第二所高中300人的調查問卷中,經過對比發現,畢業時有意願報考師範類院校,只有個位數,而且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大多成績排名在年級200名左右。

雖然上面的調查只是個案,不能代表整個的群體,它從側面反映這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考高分的考生報考師範類院校人數可能不是很多。



教師職業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教師這個群體工作壓力大,薪資待遇低, 在報考願志願時,很多家長和考生都不願意去,報考試師範類院校,我國教育部屬的,及所師範類院校都開設有,免費師範教育,但是往往都會受到條件限制,畢業以後必須,到一些農村和貧困地區從教幾年的規定,就業面比較窄,而且待遇不高是很多人不願意報考的根本原因。

談到教師的待遇,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的兩則招聘新聞。

深圳中學一次招聘了35名研究生進入教師隊伍。這35人中,有八人是博士,三人是博士後。還。其中有20人來自於清華和北大的研究生,還有一名是哈佛大學畢業。被網友稱作,最豪華的教師隊伍。



其實究其原因,在於深圳中學給來自名校的畢業生,解決戶口編制,並解決他們的住房,讓他們在深圳工作可能沒有很多後顧之憂,全心是鋪在教學上。

與這樣的新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西省2019年的教師招聘中,有不少崗位是無人報考。究其原因,在招聘簡章中,這些崗位是在農村山區和貧困山區,工作環境差,待遇水平不高。

據我瞭解,廣西南寧教師普遍工資可能在4000元左右,這相對現在的高物價,高房價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養家餬口都成問題。相對於畢業以後外出打工,可能都要比選擇教師這樣的職業更有吸引力。



除了待遇之外,在很多家長跟考生的眼裡,認為教師這個職業可能更適合於女生選擇,而且一旦上了師範類院校,將來的就業面可能選擇的餘地不大,對人生職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侷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