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萊州的大街小巷,沒人比他們更熟!

萊州的大街小巷,沒人比他們更熟!

點擊查看大圖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作為年度著名“剁手節”之一

“618”年中大促的餘溫還沒退去

此刻的你

是不是正抱著手機刷物流更新?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當“雙十一”,“618”成了網購一族們名副其實的節日,快遞扎堆收發的大潮也隨之而來。每到此時,忙碌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又成為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說起快遞員,不少人感嘆,快遞員工資不錯,尤其到了網購狂歡節,工資八千一萬都不是稀罕事。卻不曾細想,他們掙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苦和汗水換來的。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早出晚歸,風吹日曬,辛苦付出,只為將快遞第一時間送達,用雙手為城市編織幸福的夢。這個幾乎每天都要跟市民打交道的群體,在多數人眼中,卻是“熟悉的陌生人”。近日,本報記者專訪快遞小哥,近距離體會快遞員們日常的苦樂酸甜。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與外賣送餐員新興職業不同,快遞派件員這一職業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已經有5年從業經歷的張文晟每天都很忙碌,他是一名一線派件員。每天開著電單車在大街小巷穿梭,為買家們送上他們的“寶貝”。因為他每天都準時出現,在他工作的區域,不少人都認識他,並親切地叫他“小張”。“麻煩您給我說一下手機號,身份證給我看一下好嗎?””到付是麼,回執單您請收好。”“沒有零錢的話,您手機轉賬我就行。有事你先忙,單子我來填。”他早已學會如何從容面對客戶拋來的各種難題。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每天早上8點,張文晟和同事們在快遞卸車點集合,開始一天的忙碌,快遞員們將卸車的快件一一檢視、確認後,便將要派送的快件裝進派送車,出發前往各自負責的區域進行派送。張文晟的派送區域有固定路線,上午的派送過程從9點持續到下午12點,期間很少有能停下來歇口氣的功夫。中午將收取的快遞送回營業部後,張文晟往往會選擇點外賣,“回家吃太費時間了,還是外賣方便,中午休息一下,下午才好幹活。”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只有中午的時間,張文晟能夠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多數時間,他都忙著送貨,接單。下午2點,張文晟開始派送新到的快件。一天下來,除了派件,張文晟還要收取100多個寄送件,當結束一天的收派件後,晚上6點,張文晟還要回營業部整理回執單、把緩派的快遞送回庫房,把準備寄送的快件入庫。等這一切都結束,屬於自己的生活才能開始。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每天的穿梭,使張文晟熟悉所轄區域的每個角落。儘管已從業5年,每當聽到有人喊他“送快遞的”時,張文晟心裡總有些不是滋味。但是工作的細緻熱情,張文晟用行動換來的是一張張善意的笑容。“很多客戶臨別時,都會說聲謝謝。”張文晟說。5年的工作也使張文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帶出一批又一批徒弟。現在公司的很多人,都會喊他“師父”。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據統計,去年“雙十一”當天,主要電商平臺產生的物流訂單高達8.5億件。面對如此巨大的快遞數量,快遞員心裡既甜又苦。李明波告訴記者,他就是因為“雙十一”辭了職,網點堆積的快遞越多,丟件也就越多。隨之而來的糾紛常令快遞員們苦不堪言。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從事快遞行業以前,李明波在老家務農,回想起快遞員的生活,李明波印象最深刻的,是入職時主管說的話 :“主管對我說,快遞行業,沒人管你是什麼出身、學歷,努力幹,就有錢賺。”和快遞行業中很多人一樣,李明波常年無休。“只要一天不上班,就意味著一天沒有收入。”所以,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寒風刺骨,他都奔波在大街小巷,有時下班以後,他還會帶上幾件包裹,回家時順路派送。但他還是接受不了被客戶投訴後還被公司處罰,把工作辭了,現在他就職於一家裝修公司,“派件不到位會被投訴,派發時間不準時會被投訴,派送態度不好會被投訴……沒啥是不可能的,客戶要投訴快遞員,只要打個電話。現在幹裝卸工,不會被投訴。”李明波心裡一直有個信念,職業無貴賤之分,收派快遞也很光榮。但在他的快遞生涯裡,卻曾遇到不少的冷眼。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派件時,手機會在任何時刻響起。”李明波說,有一次,接到客戶的投訴電話:“我的快遞找不到了,你到底給我放在哪裡了!”當時的情景李明波還清楚地記得:“客戶上班不在家,我就按照客戶要求放在小區門口保安室,也給客戶發了短信,提醒他去取。想不到客戶忘了去取,幾天後發現快遞找不到了,就打電話投訴。”因丟件被投訴的話,最終是要快遞員“背鍋”的。“一單投訴扣我幾百塊,送好幾天也賺不回來。”李明波表現出一種不被理解的無奈。他說,平時同事間聊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每天遇到的“奇葩”客戶。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快遞工作不容易。”這是記者採訪過程中快遞員提到最多的。在快遞員們看來,他們已經對工作盡心盡力。“快遞員的苦,不親身乾的是不會知道的。”即使不再從事快遞職業,李明波依然認為,其實快遞員和別的工作都一樣靠辛勤勞動掙錢,應該得到同等的尊重與理解。但快遞員常常居住在簡陋的地方,交通工具大多是破舊的電動車、三輪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由於工作量大,他們常常罹患胃病。派件路上,如廁也成了難題。快遞行業門檻低,發展空間小。他們中大多數是臨時工,意外傷害都難以保障,更不要說社會保障了。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當我們焦急等待快遞到來的同時,對遲遲不來的快遞員更需要多一份寬容理解,或許他們就在風雨兼程的趕來的路上。城市生活因為快遞員們的默默奉獻而變得更加便捷,所以當快遞員披著汗水雨水將快遞送上時,請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莱州的大街小巷,没人比他们更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