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他辦社保補貼跑20趟沒辦成:市裡只認方章 縣裡只有圓章

為享受社保補貼政策,萬根煌頻繁往返南昌和永修,在有關部門之間奔走20餘趟,事情還是沒辦成。

辦事期間,南昌市經開區冠山社保所稱,永修戶口的萬根煌不能辦理南昌社保補貼,這是上級部門的規定;而上級部門——南昌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表示,享受社保補貼並無戶口限制,只需戶口所在地開具證明,證明申請人確係“4050”人員;而在開具證明過程中,由於永修方面無法加蓋南昌方面要求的方形專用公章,導致萬根煌至今無法享受政策優惠。

他办社保补贴跑20趟没办成:市里只认方章 县里只有圆章

萬根煌望著自己手中的一沓材料頗感無奈。

南昌戶口VS外地戶口

“為了開個證明,我們在各個部門之間跑了20餘趟仍沒辦成,現在身心俱憊。”6月15日上午,接受新法制報記者採訪時,萬根煌滿臉無奈。

讓萬根煌無奈的是一紙“證明”、一枚“公章”。

萬根煌今年58歲,戶口所在地為永修縣塗埠鎮。2006年,他來到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公司上班,但該公司於2016年11月破產倒閉。失業後,萬根煌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並辦理了《就業和失業登記證》。經社保部門核定,批准其按照1000元/月標準領取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為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

今年4月初,領取完失業金後,萬根煌轉而向社保部門申請辦理社保補貼。

按照南昌市有關規定,“4050”人員(指女滿40週歲、男滿50週歲)應攜帶《就業和失業登記證》、人事檔案,由縣(區)以上人力資源保障行政部門審批的《南昌市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申請表,方可辦理、享受社會保險補貼。

在《南昌市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申請表上,明確要求申請人員需要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勞動保障局同意並加蓋公章。

但當萬根煌找到南昌市經開區金牛社區(實際居住地)時,遭到拒絕。

“儘管他是社區居民,但他不是南昌戶口,我們沒法加蓋公章。”6月7日,金牛社區副主任熊國娣對記者說。

後來,為了讓社區同意並加蓋公章,萬根煌按要求辦理了一本《居住證》,不過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冠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告知他,外地戶口不能辦理南昌社保補貼,這是上級部門的規定。

為了解上級部門的具體政策,萬根煌找到南昌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工作人員稱,享受社保補貼並無戶口限制。作為南昌市辦理社保補貼的責任單位,該處就業扶持辦公室負責人李麗介稱,依據《南昌市就業失業登記實施細則》規定, 享受社保補貼並無戶口限制,從萬根煌的經歷來看,他在南昌定居,在南昌工作、失業,繳納社保,符合享受社保補貼的條件。

不過,按照《南昌市就業失業登記實施細則》的要求,要到戶口所在地的社區及勞動保障部門開具證明,證明申請人確係“4050”人員。

他办社保补贴跑20趟没办成:市里只认方章 县里只有圆章

永修縣勞動就業服務局稱只有圓形公章。

方形公章VS圓形公章

萬根煌的妻子吳蓮圭回憶稱,兩個月來,每次為了能早一點趕到永修,她經常6點起床從金牛社區乘近一個小時公交趕到八一大橋昌北站,再轉車前往永修。到了永修,他們要坐公交車找社區和勞保部門蓋章,認定屬“4050”人員。

“認定‘4050’人員,身份證不能確定年齡?”雖然萬根煌和吳蓮圭有疑惑,但還是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去“跑”——開具所需要的“證明”和材料。每到一個單位需要反覆說明來意。

據吳蓮圭介紹,5月中旬,永修縣塗埠鎮林興社區居委會、永修縣塗埠鎮社會保障所、永修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先後同意並加蓋了公章,永修縣勞動就業服務局也認定萬根煌為“4050”人員。

與此同時,萬根煌與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冠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簽訂了《靈活就業協議書》以及《靈活就業證明》,加蓋了該單位公章。

眼看萬事俱備了,可讓萬根煌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前往南昌市外來務工人員綜合服務中心窗口辦理社保補貼時,工作人員表示無法辦理。

面對記者,南昌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窗口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稱,正常情況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南昌市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申請表上籤署意見並簽章,申請表印章文字內容統一為“XXX市、縣區人事勞動保障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專用章”,印章規格為直徑38mm的圓形,字體統一為標宋體,並委託發放部門憑《南昌市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表中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核審意見,在《就業和失業登記證》上加蓋“XXX市、縣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專用章”(方形公章),印章規格為20mmx8mm,印章內容統一為“XXX市、縣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專用章”,字體統一為楷體GB232。

該工作人員進一步介紹稱,永修縣勞動就業服務局在《就業和失業登記證》上加蓋的並非20mmx8mm方形專用公章,而是38mm的圓形公章,不符合規定不予辦理。

“我們這根本沒有方形公章,這不是為難申請人嗎?”對於萬根煌的遭遇,永修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工作人員魏香表示無奈。

魏香證實,萬根煌、吳蓮圭夫婦至少來了七八趟,但永修尚未開展認定“4050”人員工作,實在無法提供他們所說的20mmx8mm方形專用公章。

為了證實所言非虛,魏香從抽屜裡面取出了僅有的兩枚涉及《就業和失業登記證》年檢的圓形公章。

依規執行VS靈活變通

魏香稱,該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由萬根煌找南昌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再行協調解決問題。

而李麗則堅持認為,永修應該有方形專用公章,建議萬根煌再找永修方面協調。

記者瞭解到,2017年6月6日,《江西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贛財社[2017]15號)稱,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人員範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即就業困難人員包括登記失業人員中符合“4050”年齡條件的人員。

在申請社保補貼材料方面,僅要求靈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應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社保補貼應提供以下材料:《就業創業證》複印件、身份證複印件、靈活就業證明材料、社會保險費徵繳機構出具的社會保險繳費明細賬(單)等。經人社部門審核後,按規定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申請者本人個人銀行賬戶。

“既然省裡文件沒有對公章形狀作出規定,為何開個證明這麼繁瑣麻煩?不能靈活變通,或者修改這些不便民的規定嗎?”東奔西跑讓萬根煌煩惱不已。

對此,李麗稱,既然南昌市出臺了《南昌市就業失業登記實施細則》,就應該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如果永修方面無法提供方形公章,那萬根煌肯定沒法辦理社保補貼業務。

“如果能早點享受社保補貼就好,原本一年要繳6000元,優惠後只要2000元。”對於收入微薄的萬根煌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服務便民VS方便自己

對此,江西財經大學教授、行政法學博士王柱國表示,與此事相關的部分職能部門,存在把方便留給自己、把麻煩留給自己服務的對象,折騰老百姓到處開證明跑材料之嫌。拿冠山社保所來說,工作人員稱外地戶口不能享受社保補貼,南昌市就業處卻稱可以享受,同一系統不同上下級之間存在步調不一的情況,這樣的工作作風,只會離服務對象越來越遠。而公章的形狀,竟然又讓辛辛苦苦“跑”來的證明材料被認定為不合規,這就顯得很機械。

王柱國認為,加強作風建設是時代命題、發展所需、人民期盼。要解決個別問題,或許僅是個工作銜接的事,或者說是改進工作作風的問題。但要大面積消除此類事件發生,更需要簡政放權,把那些不需要行政權力管理的事放開來,減少人們生活中的此類麻煩。

王柱國建議,必須下決心全面清理各類證明事項。首先,對政府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等設定的證明事項,可直接取消的要立即停止執行,並抓緊修改或廢止規章、文件;其次,對法律法規有規定,但可通過法定證照、書面告知承諾、政府部門間核查等涵蓋或替代的證明事項,要提請修法,依託信息共享和信用體系予以取消;最終,各地區各部門要及時公佈取消和保留的證明事項清單,對確需保留的要逐項列明設定法律依據、辦理指南等。

萬根煌告訴記者,數天前,在南昌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要求下,他再次前往永修縣人才交流中心借閱人事檔案,帶回來一份與檔案一致的複印件(加蓋了公章)到該處,工作人員卻表示,該處需要看檔案原件。

現在,萬根煌只得為此再跑一趟。只是,他不知道還要跑多少趟,才能享受到社保補貼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