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包拯真的公正廉明嗎?

張瀾_ATM


關於包拯的故事很多,這個宋代的名臣,自明清時就有不少反映其故事的雜劇、戲曲,現代更是多受影視劇的影響。

流傳的久了,就有一些脫離史實的杜撰成分了。

民間傳說包拯出生在貧苦人家,自幼父母雙亡,由嫂子撫養長大。

這就是一個與真實歷史不符的戲說。真實情況是,包拯出身官宦之家,父親包令儀曾做過惠安知縣、掌管山澤苑囿之事的虞部員外郎、陪都南京留守等職。包令儀對包拯的管教十分嚴格,正是在這樣的教育下,包拯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儒家思想和清正家風的影響,為他後來清廉的為官之風打下了基礎。

包拯像,左上文為:天性峭嚴,斷事電掃;關節不到,閻羅包老。

包拯在父母相繼過世之後,離開家鄉,前往京城候補官缺。他住在小客棧裡,守燈夜讀,並於此留下了他平生唯一的一首五言律詩: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書端州郡齋壁》)

由此詩可以看出包拯的為人為官之道:清心為治事之本,直道為立身之旨。

為官之後的包拯對貪汙腐敗深惡痛絕,被稱為貪官汙吏的煞星,他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疏》中言:“臣聞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今天下郡縣至眾,而贓汙摘發,無日無之……雖有重律,僅同空文,貪猥之徒,殊無畏憚。”因此包拯上書請旨:“今後應臣僚犯贓抵罪,不以輕貸,並依條施行,縱遇大赦,更不錄用,或所犯若輕者,只得授副使上佐。如此,則廉吏知所勸,貪夫知所懼矣”。

宋仁宗之時,朝野上下送禮成風。尤其是官場中,收受禮品不但不遭非議,反而會被解讀成此人慣會待人交友,有德高望重的地位,故而送禮之風日盛。包拯並不與這些人同流合汙,他在六十歲壽辰時,吩咐家人一概不許收壽禮。沒想到第一個送來壽禮的竟是當朝聖上。內侍也深知包拯的脾氣,害怕他不收皇帝的禮物,於是想到一個辦法,事先在禮品盒上寫了一首打油詩:“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勞似魏徵。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理不通。”以期清正廉潔的包大人不要將禮品拒之門外。但包拯看後,立即回題詩曰:“鐵面無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唸叨功。操勞本是分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就這樣辭去了皇帝的贈送禮品,言辭懇切而有禮有節,實在巧妙,也讓人無比敬佩!那內侍看罷,半晌無語,只好帶著禮物和那首詩回宮交差去了。


正是因為包拯清正廉潔,身正不怕影子斜,在擔任監察御史任內,能夠秉公執法,剛正嚴明,成為貪官汙吏聞風喪膽之“包青天”。《宋史》雲:“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閭里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訴訟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進前陳曲直,吏不敢欺。”由此可知,包拯在當時就已經是以清正廉潔而廣為人知了。


歷史寶藏


有人專門推算過,包拯在宋朝就算只用工資生活,也真不窮。

一般印象裡,我們所知道的包拯就是坐在開封府裡。但是包拯不僅僅是一個開封府的大老爺,他還有其他的帽子在。

除了權知開封府事,包拯同時還兼任著龍圖閣直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

有人推算過包拯作為龍圖閣直學士,每年能有1656貫的收入,還能獲得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棉。有點兒像現在過節發上幾斤大米,幾桶油的感覺。

同時作為開封府的一把手包拯每個月還能獲得30石糧食,其中包括15石米和15石麥子。除了糧食之外,每月還有20捆柴火,40捆乾草和1500貫的“公使籤”。

另外作為高級官員,宋代政府還劃分給包拯了一些田地,大概是2000畝左右,包拯作為地主,每年只收這些地上的桌子,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具體每年收入是多少,這還真不太好算,因為購買力確實不太能,等價計算。

不過還是有人嘗試著算過,計算的過程不再詳說,只說結果包拯的年薪,包括那些錢和實物,摺合下來一年大概和人民幣1300多萬。


一盤拉條子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的清官,可是有幾個能做到包拯這種程度?千年來人們都在稱讚他,如果他不是真的公正廉明,是不會有這樣的名聲的。在古時候,官場上互相幫忙,你吹我捧的事情常常發生,包拯作為一個絕對的清官,他連朋友都沒有,甚至於其親友都選擇了遠離他。

包拯的清正廉明,在那段歷史的官場裡可謂是個另類,史書中記載了許多包拯的故事,先給大家講一個包拯沒做官之前的小故事,史書記載包拯在合肥讀書的時候,他和同學認識了一個當地比較有錢之人,他經常的請包拯幾人吃東西,包拯都拒絕了,有一次這個有錢人要請包拯和他的同學們去家裡吃飯,包拯一口回絕,同學問其為何,包拯的回答是:現在我們就吃人家的,萬一到時候咱們真的考取功名,做了官這些都是要還的。

從這可以看出,包拯的公正廉明是他的志向,他做了官之後,堅決杜絕以權謀私,誰的面子都不給,無論對方是權貴還是百姓,他都一視同仁。宋仁宗跟前的大紅人張方平,此人沒人敢惹,可是包拯偏偏不管,就是要彈劾對方,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一直到對方罷官。包拯任職的時候,皇親國戚都不敢犯事,生怕落到包拯的手裡,包拯可不管你和皇帝是啥關係,只要犯罪他就要辦。

包拯死的時候,宋仁宗親自去他的家中最後一別,追封他為禮部尚書,包拯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如此大名,除了他的公正廉明,還有他經常為百姓謀福利,通過各種政策來減輕百姓的壓力,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他才名聲遠揚。

包拯因為太過清正廉明,即使他的親戚找他幫個小忙,他都不同意,因此親戚遠離他,朋友更是遠離,所以說包拯的一生都獻給了朝廷,令人佩服,同樣他也贏得了世人永遠的尊重以及歷史的銘記。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中國歷史上總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在處理政務中被認為做到了公正廉明,贏得了民眾的讚許而名流千古,但是公正廉明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名實相符嘛?我們不妨通過研究包拯來窺其一二。
據正史所載,包拯童年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幼年來自雙親的愛既使其對父母有一種極深的依賴感,又在儒學的耳濡目染之中培養了堅毅和崇尚正義的品格。併為其日後從政奠定了一定基礎。
29歲包拯中進士後,因為擔心無法適逢父母而放棄從仕並回到家鄉照料父母,直到雙親過世。再出仕時已是中年。而中年以後的其的幾個斷案經歷,則讓我們對其公正廉明的一面產生了一些疑惑。
武俠小說中關於包公斷案的記載多為虛構,但有一件事屬實。當時其治下村莊的一頭耕牛被割了舌頭,眼看活不長了。牛主人前來報案後,包拯命其乾脆殺了耕牛,第二天便有人來舉報牛主人殺牛一事(宋朝殺牛為違法)。包拯當即質問其為何割掉牛舌,此人大驚而招認。這看似歪打正著的舉措實際上並不奇怪,而是建立在一個簡單的邏輯中——割牛舌者為牛主人的仇家,在看到其宰殺耕牛後一定會“再接再厲”加以為難。所以兇手也算是自投羅網了。
但是這種簡單的邏輯心理很快便隨案情變化而暴露出其不足。在一次對犯人處以杖脊的過程中。犯人害怕受刑而暗自給主刑的小吏行賄,小吏便在公堂行刑過程中假裝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吸引包拯的注意。包拯立即將其行為解讀為是“仗勢欺人”而對其懲罰,犯人則不管不問。縱觀全過程,這正是小吏利用了包拯這一簡陋而自負的心理邏輯以促使其自動放棄進一步深究內情,從而走進其預設好的陷阱。其目的也便達到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此事的處置上,包拯的判決既超越了“國法”的約束,又用個人的道德判斷凌駕於其上。所謂的“公正廉明”在這裡也變成一個精神符號,而失去其實際意義了。

歷史研習社


包拯包公當然公正,當然廉明,而且公正廉明到沒有朋友,甚至親友都不敢與他來往,離他而去。在那個借門生故吏受賄、借親朋好友升官、靠你吹我捧抬轎、靠你遮我掩生財的時代,你要廉潔,徹底的廉潔,你就沒有同仁,沒有朋友,甚至沒有親人。所以,廉潔公正的包公,在那時是個異類,但正因為是異類,才有了他的聞名千古的名聲。下面,說說包公這方面的故事。

朱熹在自己的文章裡說過包公年輕時的故事,他說包公當年在家鄉合肥讀書的時候,經常經過一個土豪宅第,土豪經常請包公和他同學李某進去做客,還留飯,包公次次拒絕了。有一次,土豪特備酒宴,鄭重邀請包公和李同學去府上吃飯,李同學覺得盛情難卻,想接受,包公卻一口回絕,他對李同學說,將來我們萬一學成,回鄉做官呢?吃人嘴軟,都是要還的!

李同學在他的說服下,也一起拒絕了土豪的邀請。說來也巧,許多年以後,包公真的回家鄉做官了,合肥當時稱廬州,他任廬州知州,由於以前沒什麼牽累,凡事都能公正,廉潔奉公之名由此起。

包公在端州的廉潔故事,曾深深打動了許多人。端州是今天廣東肇慶,端州產名硯,是歷朝貢品,地方特產,又是貢品級的寶貝,地方官當然會藉此做文章,他們往往以多出數十倍的數目徵收端硯,然後拿著這個寶貝去打點京城的大老爺們,為升官鋪平道路,而且樂此不疲。

包公任端州知州,卻自斷這一升官捷徑,他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將貢品以外的徵收數目全部減去,京城老爺們要,一律不理,老百姓負擔減輕了,因此記住了包公。而且,他嚴於律己,當了三年知州,“歲滿不持一硯歸”。歷代這樣的官吏少之又少。

包拯最恨以權謀私,宋仁宗面前的紅人大臣張方平,廉價套購商人的住宅,利用權力漁利,包公彈劾張方平,一次沒下臺,再彈劾,直到對方罷官。他任開封知府時,那些皇親國戚都不敢像往日一樣耀武揚威,為什麼?怕包公,包公從不因為對方是皇公貴胄而稍微忌憚手軟,他毫不留情。

他對於自己的親人也是如此,誰也別想在他那裡通過以權謀私撈到好處,因此,“故人、親黨皆絕之”,離他而去。在人情和關係遠勝過國法綱紀的官場,包公門可羅雀,顯得那麼孤立。但是,他孤獨一生,卻讓歷代的人們永遠地記住了他。


帝國的臉譜


包拯任瀛州知州,各州用公家的錢進行貿易,每年累計虧損十多萬,包拯上奏全部罷除。


包拯在朝廷為人剛毅,貴成宦官為之收斂,聽說過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黃河水清了,兒童婦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為‚包待制‛。京城稱他說:‚關節不到,有閻王爺包老。‛


以前的制度規定,凡是告狀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開官府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騙長官。朝中官員和勢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侵佔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於是將那些園林樓謝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

包拯在三司任職時,凡是各庫的供上物品,以前都向外地的州郡攤派,老百姓負擔很重、深受困擾。包拯特地設臵榷場進行公平買賣,百姓得以免遭困擾。官吏負欠公家錢帛的多被拘禁,一有機會就逃走,又把他的妻兒抓起來,包拯都給放了。

包拯性格嚴厲正直,對官吏苛刻之風十分厭惡,致力於敦厚寬容之政,雖然嫉惡如仇,但沒有不以忠厚寬恕之道推行政務的,不隨意附和別人,不裝模作樣地取悅別人,平時沒有私人的書信往來,親舊故友的消息都斷絕了。雖然官位很高,但吃飯穿飯和日常用品都跟做平民時一樣。他曾說:‚後世子孫做官,有犯貪汙之罪的,不得踏進家門,死後不得葬入大墓。不遵從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