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各地各部門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進一步釐清發展思路

收集材料,準備手續……這幾天,綿陽高新區規劃局負責“綜合保稅區申建工作”的工作人員格外忙碌,“力爭以最快的速度申建”。

作為我省經濟總量邁過2000億元大關的重要城市,綿陽市全力做好綜合保稅區申建各項工作,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活力,奮力在全省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我省各地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川篇”為指引,緊緊圍繞“如何把握新時代四川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這一重大問題,進一步辨大勢、明方位、擔使命,努力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明確自身定位和發展思路。

在區域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

5月29日舉行的2018年四川省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開工暨成都藥明康德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開工活動上,44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超5200億元。其中,成都市開工項目投資額達2121億元,除成都外的11個市開工項目投資額超過100億元,其中7個市開工項目投資額超過200億元,呈現出良好態勢。

當前,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仍然是四川的最大省情,發展不足仍然是四川最突出的問題。我省區域經濟板塊的特徵十分突出:去年成都經濟總量達到1.39萬億元,佔全省36%;成都平原經濟區除成都外的7個市經濟總量共9490億元,佔全省24.6%;川南經濟區4個市6088億元,佔15.8%;川東北經濟區5個市5919億元,佔15.4%;攀西經濟區兩市州2625億元,佔6.8%;川西北甘孜、阿壩兩州556億元,佔1.4%。

各地形成共識:作為西部內陸省份,四川的發展需要成都的輻射帶動作用,經濟中心城市吸引和聚集國內外資源要素,有利於其他地區發展。

樂山市重點研究自身優勢、短板,與成都市是什麼關係,要突出什麼樣的特色,以及圍繞成都這個中心城市能夠做什麼等問題。

宜賓市確定建設國家級新區、四川南向開放樞紐城市研究等28個調研課題,部署經濟建設、開放合作、“三大攻堅戰”、改革創新等重點工作。

地處成渝經濟區腹地的內江市在學習討論中分析並明確,將緊緊抓住成都、重慶特大城市發展的溢出效應,支持成都中心城市做大做優做強,借勢借力、配合配套,實現內江加快發展,加快建設成為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

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6月初,成都市召開對外開放大會,提出搶抓機遇,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和內陸開放高地,為實現成都“三步走”戰略提供開放動能,奮力推進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重要支撐。

做強支撐,成都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培育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智慧城市建設等“七大應用場景”,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確立“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策略,推動城市跨過龍泉山脈向東發展,破解盆地環境瓶頸;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加快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推進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培育西向國際航線,拓展成都經廣西南寧至廣西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深化與港澳等地合作,爭創內陸自由貿易港。

強化區域協調發展。成都提出,大力推動產業協作資源共享均衡發展,以建設大都市區為方向,引領成都平原經濟區規劃有效銜接、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生態文明共建、公共服務共享,推動成德、成資、成眉一體化空間發展規劃落地。

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許彥認為,構建發展新格局,既要強調成都的輻射帶動示範作用,也要重視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尤其是產業協調發展,加快推進成都產業鏈向高端化轉變,有序轉移相關產業至各市州,從而形成產業發展的利益共同體,促使各市州依託地方特色資源,促進產業鏈的相互對接、相互融合,強化市場共同體協作,推動城市群建設。

遂寧市在學習討論中認為,遂寧將繼續深化與成都的協同發展,開展6大類59個合作項目,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共建產業聚集區,建立成遂人才交流與合作機制,推進成遂教育、醫療、文化等民生領域開放合作。

攀枝花認為,要更加註重利用自身優勢,與周邊城市錯位發展,推進釩鈦“五個一”工程,加快建設中國釩鈦之都、中國陽光花城、中國康養勝地,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川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發展高地,加快建設四川南向門戶。

作為重點生態保護區,甘孜、阿壩兩州將重點放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上,發展特色產業、全域旅遊,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以大通道建設促大格局形成

6月15日,首趟搭載“內江造”貨物的“蓉歐+”東盟國際班列駛離內江,在宜賓北火車站加掛集裝箱後,繼續向南駛向廣西欽州港,而後分別經香港中轉至印度尼西亞、經泰國林查班港中轉至馬來西亞等地。

6月12日,一列載有56個標箱的鐵路班列緩緩駛出瀘州港進港鐵路專用線,這是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蓉歐+瀘州港”號班列開行的第一班列車,也是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第一條鐵水聯運線路。56個標箱的貨物主要是來自重慶的農機產品,從重慶走水路到瀘州,再由鐵路運往成都,搭上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班車,15天后到達德國。

推動全域開放,互聯互通是基礎和前提,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要先行。

省交通運輸廳調研課題指出,經過多年發展,四川交通通道建設取得長足發展,但對標先進地區,存在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問題,突出表現在鐵路通道標準普遍偏低,直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區域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大通道尚未建成。解決問題的方向在於,立足實際“加強東向、突出南向、提升北向、拓展西向、強化空中”,加快構建以“四向八廊五樞紐”為主骨架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以大通道促大開放,為推動四川全域開放和構建發展新格局提供強力支撐。

坐擁“向東”快速出川通道便利的達州市提出,立足川東北經濟區是四川的東向門戶和北向“橋頭堡”,打造四川東向開放戰略支點城市。

瀘州則提出打造四川東向、南向開放重要橋頭堡,暢通東向、南向開放通道,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園,提升沿江沿邊沿海協同開放水平,2020年建成“雙兩百”城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200萬)。(記者 羅嚮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