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深度」你覺得會變天?房地產六大重磅信號預示什麼?

「深度」你覺得會變天?房地產六大重磅信號預示什麼?

【深度】你覺得會變天?房地產六大重磅信號預示什麼?

碧翰烽/文

安居樂業一直是廣大老百姓追求的樸素夢想。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擁有一套自己的好房子,做一回城市真正的市民,成為多少人的奮鬥歷程。

爭吵多年的房價漲跌,依然是一路上漲,絕不低頭。相信任志強們的都是滿滿收穫,不相信的,甚至罵的,或許只能停留在房子外面,看著房價一路上漲。

我也在想,房價究竟漲到什麼點才是個頭?難道我們的經濟真的就只能靠房地產來驅動,那些苟延殘喘的實體經濟,以及岌岌可危的創新精神,真的只能拜伏在房地產下。想想這樣的可怕是不可能持續的,誰都明白,一個脫僵的野馬,終究只會走向懸崖,萬劫不復。

也正因為如此,當下房地產的走向更值得我們關注,或許,這六大重磅信號,已經在預示什麼?未來將會怎樣,回頭再來看看,相信能夠有啟示。

一,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查清之後有何動作?

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全國聯網。

這個看似簡單的消息,經過傳播已經引發人們之強烈關注。尤其以貪官或炒房者的末日到來,以及房價大跌之傳播,更為火熱。

在我看來,這的確是某些人的幻覺。但是全國聯網的現實,卻可實現幾個目標:一是完全可以查清官員的房產情況,貪官的確不好做了,至於會不會通過此係統來全面清查官員,就不知道了。

二是可以精準分析房產稅該怎麼收?是按面積徵收,還是按套數徵收?這要取決於聯網數據得出的分析,也就是能夠收多少稅才能達到地方的目的?

三是完全可以查清炒房者有多少?至於對他們採取怎樣的懲罰措施,也就不知道了。

四是完全可以查清空置房有多少?至於是否徵收空置稅,我們也不知道。

二,個稅修改,對買房是幫助還是刺激?

由於關乎個人的切身利益,許多人對個人所得稅的修改表示了極大關注。有的聲稱,這是個好消息,但還不夠好,希望能夠把起徵點從5000元/月(6萬元/年)提高到1萬元/月。

另有消息稱,目前個稅法修改稿沒有進行表決。意味著還有可能修改,比如是不是會把起徵點提高到1萬元,或者是各個地方有所差別,而不是全國統一。

當然,個稅法修改特別值得關注的,還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比如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

雖然說這些專項扣除還缺乏細緻的明確,但至少在住房方面的表述,似乎有著鼓勵買房的意味。這或許也是一個信號。只是,如果你連買房首付都困難的話,這點個稅的扣除,其實根本算不得什麼?

三,央行報告:一些房地產企業償債壓力較大,暴利樓市為何還負債?

這個報告倒讓我有些不解了。既然房價一路高歌猛進,對於房企來說,應該就是形勢一片大好。

可是6月22日,央行《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8)》中關於《房地產市場分析》指出: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總體平穩,租賃住房市場發展加快,房地產投資韌性較強。但也要看到, 一些房地產企業負債率較高,償債壓力較大;部分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租賃關係不穩定,市場不規範,監管難度較大;存量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房地產市場長效調控機制有待完善。

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難道說現在有的城市僅僅只是“有價無市”,真正的現實如何,或許只有房企本身清楚。

不過就我身邊的觀察來看,房價的確是在上漲的,而且你到樓盤去買房,往往也是告訴你,房子基本上賣完了。然而在另一邊的情景又是,有人在路邊給你發房產的小廣告,有人常常電話騷擾你買不買房,有的房企甚至還組織大量人員當託,去往樓盤看房,製造假象。

「深度」你覺得會變天?房地產六大重磅信號預示什麼?

四,深圳二次房改:回到原點還是創新前行?

之所以有人稱深圳此次啟動的房改為二次房改,源於其中透露的保障房政策相當誘人,這或許是目前城市搶人當中最為耀眼的。

根據《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未來深圳住房擬分為市場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四類,市場商品住房佔住房供應的40%左右,後三類享受政策支持的各佔20%左右,到2035年分階段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後三者租售價分別為市場價的60%、50%、30%左右(特困人員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租金為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10%),且實行貨幣補貼。

這幾乎就是在腰斬房價,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的確是一大利好。不過,這其中可能又隱含著一大漏洞,那就是商品房供應的稀缺,會不會又導致追捧效應,反而更加刺激人們對於商品房的投資、投機,從而阻斷人們對於高品質住房的追求,畢竟在保障房當中,恐怕是不會有高品質住房的。

可是就深圳這樣的城市來說,未來的人們通過努力奮鬥,肯定希望有改善型的商品房可以居住,有錢人可能不用擔心,糾結的或許又是中產階層。

五,土地市場火熱:或許預示著房價走向!

財政部日前公佈數據顯示,全國土地市場依然延續火熱。前5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2251億元,同比增長45.9%。(前4個月同比增長40.7%)。

只要賣地收入仍在增長,相信房價也會繼續。聯想一些地方出現的財政困難,以及討薪困局,指望賣地進程減速,是一個不大可能的事情。

六,楊偉民六大改革建議:或許是突破的開始!

6月14日,在第十屆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認為,前期房地產市場積累了一些風險,近期亂象叢生,目前在行政性措施已經不能根治這些亂象,所以必須在六方面同步加快改革。

一是改革政府壟斷,既要在現有的渠道增加住宅用地,也要擴大住宅用地的供給。二是改革房地產商壟斷住宅供應的體制,應該增加市場供應主體,允許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自然人合作建房。三是改革售多租少的租賃結構,實行租、購同權制度,降低資金收入的稅費。四是改革房地產稅。五是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六是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產權制度。

不得不說,這些改革方面的建議是有突破性的,比如在房地產商壟斷住宅供應方面,多年以前就有過建議,希望能夠給自建房開放空間,畢竟只要有壟斷,就意味著高價。

現在的問題卻是,我過去自己修的房子,時間已經十多年了,如果我想翻建一下,這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待拆遷。可是拆遷不可能戶戶都有規劃,說不定十年幾十年都輪不到。那麼,你的選擇要麼是繼續住自己的破房子,要麼是去買開發商的房子,除此別無他路。

「深度」你覺得會變天?房地產六大重磅信號預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