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二次房改來了!

6月5日,深圳住建委召開了《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新聞通報會。此次《意見》的發佈,又被稱為“深圳二次房改”,對於整個房產市場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重磅!深圳二次房改來了!

首次房改推進房地產市場化

1998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劃時代的一年。這一年7月,國務院頒佈23號文,明確提出“促使住宅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標誌著城鎮住房商品化制度開始建立,也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徵程,被稱為“98房改”。

首次房改是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祭出的一劑強心劑。彼時,中國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外需不足,對外出口和引資雙雙下降;同時,中國廣大農村地區消費能力並未得到有效拉動。取消福利分房,房地產市場化成為拉動經濟的重要舉措。

重磅!深圳二次房改來了!

事實證明,房地產市場化的確成為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舉措。1998-2002年期間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維持在15%,平均對GDP拉動1.2個百分點。隨後幾年依然保持高位增長,近兩年來又加速上行。今年5月25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房地產市場仍是中國經濟的支柱。

高房價已成經濟阻礙

距離“98房改”整整20年後的2018年,房地產市場有了重大改變。

房地產業不僅僅是房子那麼簡單,對於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從鋼鐵、水泥到裝飾建材,從交通物流到銀行金融,房地產牽扯到的行業廣泛而龐大,據統計,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對於GDP的影響能夠達到20%左右。然而,過高的房價對於經濟的負面作用已顯露端倪。累高難降的房價已然成為市民生活的首要負擔,“六個錢包買房”、“三代人養一套房”形象地展示了普通人的困境與無奈。一旦經濟下行,房價首當其衝,甚至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重磅!深圳二次房改來了!

租購併舉,商品房僅佔40%

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1253萬人,預計至2035年,常住人口將達到1800萬人,新增約550萬人,預計新增住房需求約180萬套。

《意見》指出,2018年至2035年,我市新增建設籌集各類住房共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2018—2020年建設籌集各類住房42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不少於25萬套。也就是說,接下來的18年裡,深圳市新增商品房數量僅佔總量的40%。

為了租購併舉的順利施行,《意見》提出了八大供應主體,六大渠道保障和九大主要措施。

新時代的房改

從此次房改的主要舉措中,我們可以發現,增加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是最顯著的變化。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借鑑了新加坡的做法,將住宅分為商品化住房和政策性供給兩類,而政策性住宅主要由政府主導,包括房屋價格、售賣對象、交易規則等等。

改革開放四十年,房地產市場化二十年,2018年的經濟形勢、房地產形勢,對未來的影響至關重要。

當然,此次房改主要立足點在於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高房價與人才之間的矛盾、高房價與城市化之間的矛盾依舊在上演。毫無疑問,此次“深圳二次房改”無疑是巨大的緩和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