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深度」你觉得会变天?房地产六大重磅信号预示什么?

「深度」你觉得会变天?房地产六大重磅信号预示什么?

【深度】你觉得会变天?房地产六大重磅信号预示什么?

碧翰烽/文

安居乐业一直是广大老百姓追求的朴素梦想。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好房子,做一回城市真正的市民,成为多少人的奋斗历程。

争吵多年的房价涨跌,依然是一路上涨,绝不低头。相信任志强们的都是满满收获,不相信的,甚至骂的,或许只能停留在房子外面,看着房价一路上涨。

我也在想,房价究竟涨到什么点才是个头?难道我们的经济真的就只能靠房地产来驱动,那些苟延残喘的实体经济,以及岌岌可危的创新精神,真的只能拜伏在房地产下。想想这样的可怕是不可能持续的,谁都明白,一个脱僵的野马,终究只会走向悬崖,万劫不复。

也正因为如此,当下房地产的走向更值得我们关注,或许,这六大重磅信号,已经在预示什么?未来将会怎样,回头再来看看,相信能够有启示。

一,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查清之后有何动作?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称,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

这个看似简单的消息,经过传播已经引发人们之强烈关注。尤其以贪官或炒房者的末日到来,以及房价大跌之传播,更为火热。

在我看来,这的确是某些人的幻觉。但是全国联网的现实,却可实现几个目标:一是完全可以查清官员的房产情况,贪官的确不好做了,至于会不会通过此系统来全面清查官员,就不知道了。

二是可以精准分析房产税该怎么收?是按面积征收,还是按套数征收?这要取决于联网数据得出的分析,也就是能够收多少税才能达到地方的目的?

三是完全可以查清炒房者有多少?至于对他们采取怎样的惩罚措施,也就不知道了。

四是完全可以查清空置房有多少?至于是否征收空置税,我们也不知道。

二,个税修改,对买房是帮助还是刺激?

由于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许多人对个人所得税的修改表示了极大关注。有的声称,这是个好消息,但还不够好,希望能够把起征点从5000元/月(6万元/年)提高到1万元/月。

另有消息称,目前个税法修改稿没有进行表决。意味着还有可能修改,比如是不是会把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或者是各个地方有所差别,而不是全国统一。

当然,个税法修改特别值得关注的,还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比如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

虽然说这些专项扣除还缺乏细致的明确,但至少在住房方面的表述,似乎有着鼓励买房的意味。这或许也是一个信号。只是,如果你连买房首付都困难的话,这点个税的扣除,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

三,央行报告:一些房地产企业偿债压力较大,暴利楼市为何还负债?

这个报告倒让我有些不解了。既然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对于房企来说,应该就是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6月22日,央行《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关于《房地产市场分析》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平稳,租赁住房市场发展加快,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但也要看到, 一些房地产企业负债率较高,偿债压力较大;部分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租赁关系不稳定,市场不规范,监管难度较大;存量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有待完善。

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说现在有的城市仅仅只是“有价无市”,真正的现实如何,或许只有房企本身清楚。

不过就我身边的观察来看,房价的确是在上涨的,而且你到楼盘去买房,往往也是告诉你,房子基本上卖完了。然而在另一边的情景又是,有人在路边给你发房产的小广告,有人常常电话骚扰你买不买房,有的房企甚至还组织大量人员当托,去往楼盘看房,制造假象。

「深度」你觉得会变天?房地产六大重磅信号预示什么?

四,深圳二次房改:回到原点还是创新前行?

之所以有人称深圳此次启动的房改为二次房改,源于其中透露的保障房政策相当诱人,这或许是目前城市抢人当中最为耀眼的。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深圳住房拟分为市场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四类,市场商品住房占住房供应的40%左右,后三类享受政策支持的各占20%左右,到2035年分阶段筹集建设各类住房170万套。后三者租售价分别为市场价的60%、50%、30%左右(特困人员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租金为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10%),且实行货币补贴。

这几乎就是在腰斩房价,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确是一大利好。不过,这其中可能又隐含着一大漏洞,那就是商品房供应的稀缺,会不会又导致追捧效应,反而更加刺激人们对于商品房的投资、投机,从而阻断人们对于高品质住房的追求,毕竟在保障房当中,恐怕是不会有高品质住房的。

可是就深圳这样的城市来说,未来的人们通过努力奋斗,肯定希望有改善型的商品房可以居住,有钱人可能不用担心,纠结的或许又是中产阶层。

五,土地市场火热:或许预示着房价走向!

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市场依然延续火热。前5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251亿元,同比增长45.9%。(前4个月同比增长40.7%)。

只要卖地收入仍在增长,相信房价也会继续。联想一些地方出现的财政困难,以及讨薪困局,指望卖地进程减速,是一个不大可能的事情。

六,杨伟民六大改革建议:或许是突破的开始!

6月14日,在第十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前期房地产市场积累了一些风险,近期乱象丛生,目前在行政性措施已经不能根治这些乱象,所以必须在六方面同步加快改革。

一是改革政府垄断,既要在现有的渠道增加住宅用地,也要扩大住宅用地的供给。二是改革房地产商垄断住宅供应的体制,应该增加市场供应主体,允许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自然人合作建房。三是改革售多租少的租赁结构,实行租、购同权制度,降低资金收入的税费。四是改革房地产税。五是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六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制度。

不得不说,这些改革方面的建议是有突破性的,比如在房地产商垄断住宅供应方面,多年以前就有过建议,希望能够给自建房开放空间,毕竟只要有垄断,就意味着高价。

现在的问题却是,我过去自己修的房子,时间已经十多年了,如果我想翻建一下,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待拆迁。可是拆迁不可能户户都有规划,说不定十年几十年都轮不到。那么,你的选择要么是继续住自己的破房子,要么是去买开发商的房子,除此别无他路。

「深度」你觉得会变天?房地产六大重磅信号预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