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

來源:推理殿堂(ID:tuilidiantang)

“故事的開始,惡魔總是蟄伏在人間,在人們危難的時刻扮成救世主出現在眾人之前,指引人們走向天堂上的萬丈深淵。”

1

1923年秋,德國的城市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甚至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還要嚴重。

人們再不願意儲蓄,早上能買到房子的錢,到了傍晚只能買一片面包。他們一拿到貨幣,就要換成食物和日用品,哪怕只是一粒小麥。

工人每天能領到兩筆“鉅額”的薪水,可依舊食不果腹。

商店裡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買,只有一些死去的腐爛的烏鴉擺在貨架上。

所有的城市,人聲鼎沸,卻又死氣沉沉。

鉅額的戰爭賠款和極低的國內產值,壓得那隻曾經的巨獸喘不過氣來。

人們拼死反抗,卻了無希望。

這樣的狀況跌宕起伏,一直持續到1933年1月30日,一位新總理上臺。僅僅半年以後,他在鮮花和簇擁中以90%的支持率當選德國總統。

此時的德國不僅完全從金融危機中解脫,只用了六年就完成了軍備擴充,成為歐洲軍事第一強國。

他不斷地向眾人保證,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與麵包,要帶領德國,恢復德意志帝國的輝煌。

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他似乎真的做到了,人民看見國內不斷湧現的物資、步伐整齊的軍隊、氣宇軒昂的元首,尖叫得幾乎癲狂。

人們歡呼、慶祝,彷彿他們重新進入天堂。只是他們不知道,這個潛伏在天使面具下的惡魔,早已經露出他毫無人性的嘴臉,正帶領他們走向萬丈深淵。那些看著已經實現的諾言,那些冉冉升起的希望,已經面臨著破碎的邊緣。

人民們不知道那些帶來幸福的物資來源,不知道他們擁戴的軍隊在別國如何殘忍地掠奪、殺戮。

不過僅僅掠奪已經無法滿足希特勒的野心,他開始宣揚種族理論,宣揚日耳曼血統的高貴,將掠奪和屠殺的目光,鎖定在富有的、充滿智慧的猶太人身上。

令人髮指的納粹集中營,在歐洲大陸上糜爛開來。

2

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吞併了弗蘭克爾的國家——奧地利。

當時手裡拿著美國移民簽證的弗蘭克爾,在內心面臨著一個選擇——要不要隻身逃往美國。

他變得異常猶豫,他不忍撇下雙親,讓他們獨自等待被送往集中營的厄運;他又想拋下一切,集中精力發展他的意義療法。

在他兩難之際,發現家裡的桌子上放了一塊大理石,上面用希伯來文字刻著《十誡》的一條:“榮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將能得到延續。”

那一刻,他明白了心中的答案,“我要留下來陪伴父母,就讓美國簽證過期吧。”

就這樣到了1942年9月,他和妻子、家人一同,被關押進了捷克的集中營,父親不久因飢餓與世長辭。

集中營不像我們往常理解的那樣,其實它是一個流動且充滿鬥爭的環境,經常會由一個集中營遷移到另一個。而通常這種情況,就意味著死亡,他們會被送往設有毒氣室和焚燒爐的集中營。

死亡之旅成員的選擇過程,意味著每個人為了生存的鬥爭。儘管每個人都清楚,自己或朋友的勝出,意味著另外一個人的死亡。

人們沒有時間和慾望考慮倫理問題,每個人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活下去,保護著朋友活下去。

包括囚頭在內的所有囚徒,他們的一切在進入集中營的那一剎那都被抹去了,包括他們的姓名、身份和財物,換來的只是一個編號。

弗蘭克爾也獲得了一個編號:119104,身為心理醫生的他大部分時間,只能幹挖鐵路這樣的重活。

3

一個聖誕節前夜,他獲得了一份獎勵,換取了12支香菸。

通常囚徒們都不會抽這些香菸,而會把它們換成可以充飢的湯。

事實上只有囚頭和倉庫管理員才有吸菸的特權,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獲取食物和香菸。

不過卻有一些例外,那些失去了生活信心的人,拋開了所有的一切,躲在某個角落,靜靜地“享受”最後幾天監獄生活的時光。

他們再也不怕囚頭的鞭打和摧殘,他們並非無畏,而是內心已經麻木了。他已經失去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勇氣一旦失去,幾乎就再也不可能挽回。

是呀,苦難突然降臨,將這些原本富裕、受人尊重的人們打下地獄。昨天奉為偶像的救世主,一轉眼就變成剝奪自己一切的惡魔。

眼看著之前所有的成果,全化為烏有,親人一個個的在他面前化為灰燼,他有什麼理由不能絕望?

的確,我們沒有任何權利埋怨他們,我們從未體驗過那種非人的環境。

可是,有一個人雖然暫時屈服,但從未放棄求生的慾望。雖然現實擊碎了他所有的希望,將他打入谷底。

只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愛與希望。

就像他經常喜歡引用的一句尼采的話:“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格上財富: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選陽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財產品,為您的資產增值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