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来源:推理殿堂(ID:tuilidiantang)

“故事的开始,恶魔总是蛰伏在人间,在人们危难的时刻扮成救世主出现在众人之前,指引人们走向天堂上的万丈深渊。”

1

1923年秋,德国的城市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甚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严重。

人们再不愿意储蓄,早上能买到房子的钱,到了傍晚只能买一片面包。他们一拿到货币,就要换成食物和日用品,哪怕只是一粒小麦。

工人每天能领到两笔“巨额”的薪水,可依旧食不果腹。

商店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买,只有一些死去的腐烂的乌鸦摆在货架上。

所有的城市,人声鼎沸,却又死气沉沉。

巨额的战争赔款和极低的国内产值,压得那只曾经的巨兽喘不过气来。

人们拼死反抗,却了无希望。

这样的状况跌宕起伏,一直持续到1933年1月30日,一位新总理上台。仅仅半年以后,他在鲜花和簇拥中以90%的支持率当选德国总统。

此时的德国不仅完全从金融危机中解脱,只用了六年就完成了军备扩充,成为欧洲军事第一强国。

他不断地向众人保证,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与面包,要带领德国,恢复德意志帝国的辉煌。

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他似乎真的做到了,人民看见国内不断涌现的物资、步伐整齐的军队、气宇轩昂的元首,尖叫得几乎癫狂。

人们欢呼、庆祝,仿佛他们重新进入天堂。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潜伏在天使面具下的恶魔,早已经露出他毫无人性的嘴脸,正带领他们走向万丈深渊。那些看着已经实现的诺言,那些冉冉升起的希望,已经面临着破碎的边缘。

人民们不知道那些带来幸福的物资来源,不知道他们拥戴的军队在别国如何残忍地掠夺、杀戮。

不过仅仅掠夺已经无法满足希特勒的野心,他开始宣扬种族理论,宣扬日耳曼血统的高贵,将掠夺和屠杀的目光,锁定在富有的、充满智慧的犹太人身上。

令人发指的纳粹集中营,在欧洲大陆上糜烂开来。

2

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吞并了弗兰克尔的国家——奥地利。

当时手里拿着美国移民签证的弗兰克尔,在内心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要只身逃往美国。

他变得异常犹豫,他不忍撇下双亲,让他们独自等待被送往集中营的厄运;他又想抛下一切,集中精力发展他的意义疗法。

在他两难之际,发现家里的桌子上放了一块大理石,上面用希伯来文字刻着《十诫》的一条:“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

那一刻,他明白了心中的答案,“我要留下来陪伴父母,就让美国签证过期吧。”

就这样到了1942年9月,他和妻子、家人一同,被关押进了捷克的集中营,父亲不久因饥饿与世长辞。

集中营不像我们往常理解的那样,其实它是一个流动且充满斗争的环境,经常会由一个集中营迁移到另一个。而通常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死亡,他们会被送往设有毒气室和焚烧炉的集中营。

死亡之旅成员的选择过程,意味着每个人为了生存的斗争。尽管每个人都清楚,自己或朋友的胜出,意味着另外一个人的死亡。

人们没有时间和欲望考虑伦理问题,每个人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活下去,保护着朋友活下去。

包括囚头在内的所有囚徒,他们的一切在进入集中营的那一刹那都被抹去了,包括他们的姓名、身份和财物,换来的只是一个编号。

弗兰克尔也获得了一个编号:119104,身为心理医生的他大部分时间,只能干挖铁路这样的重活。

3

一个圣诞节前夜,他获得了一份奖励,换取了12支香烟。

通常囚徒们都不会抽这些香烟,而会把它们换成可以充饥的汤。

事实上只有囚头和仓库管理员才有吸烟的特权,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食物和香烟。

不过却有一些例外,那些失去了生活信心的人,抛开了所有的一切,躲在某个角落,静静地“享受”最后几天监狱生活的时光。

他们再也不怕囚头的鞭打和摧残,他们并非无畏,而是内心已经麻木了。他已经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勇气一旦失去,几乎就再也不可能挽回。

是呀,苦难突然降临,将这些原本富裕、受人尊重的人们打下地狱。昨天奉为偶像的救世主,一转眼就变成剥夺自己一切的恶魔。

眼看着之前所有的成果,全化为乌有,亲人一个个的在他面前化为灰烬,他有什么理由不能绝望?

的确,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埋怨他们,我们从未体验过那种非人的环境。

可是,有一个人虽然暂时屈服,但从未放弃求生的欲望。虽然现实击碎了他所有的希望,将他打入谷底。

只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爱与希望。

就像他经常喜欢引用的一句尼采的话:“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