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合理施肥能提高產量,同時我們要注意施肥的幾個禁忌

池塘施肥養魚是作為提高魚產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由於各種肥料都有它的優缺點,為了充分有效地發揮施肥的最在效果,切記施肥的以下禁忌。

合理施肥能提高產量,同時我們要注意施肥的幾個禁忌

(1)忌魚攝食不旺或暴發魚病時施肥 在魚攝食不旺時施肥,由肥料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魚及時利用,易敗壞水質;暴發魚病時,魚體抵抗力減弱,若銨態氮肥施用較多,易使魚中毒。

(2)忌渾水施肥 水體過分渾濁,說明水體中黏土礦粒過多,肥料的部分離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澱,遲遲不能釋放肥效,造成肥效損失。

(3)忌盲目混施 並不是每種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施放生石灰後,最好等十天半月後再施過磷酸鈣,以免肥效喪失。

(4)忌高溫季節施肥 魚塘施肥宜在每年4-10月,水溫在25-30℃的晴天中午進行。水溫超過30℃時應停施、少施肥料。

(5)忌固態化肥幹施 幹施的氮、磷肥呈顆粒狀,在水面停留時間較短,易沉入水底,影響肥效。一般在施用固態氮、磷肥時,應將其溶解後兌水全池潑灑。

(6)忌一次施肥過量 過量施用銨態氮肥,會使水體中氨積累過多,造成魚中毒;施有機肥過量,則會使水體中有機物耗氧量增大,容易造成魚類缺氧泛塘。所以施肥時,千萬不能一次將肥料施足,一般要求3-5天施追肥一次。

(7)忌雨天施肥 雨天水體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強,對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較差;雨天水量較大,施肥的有效濃度會降低;溢洪時,肥料流失性大。

(8)忌悶熱天施肥 天氣悶熱時,水中溶氧較低,施肥後水中有機物耗氧量增加,極易造成魚類因缺氧而浮頭泛塘。

(9)忌化肥單施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魚類易消化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吸收營養一般要求氮、磷、鉀的比例為4:4:2,如果單施某種化肥,會制約肥效的充分發揮。

(10)忌施肥後放走表層水 肥料施入水體後,經過一系列的理化反應,一般3天后才能被浮游生物充分利用,浮游生物的種群一般均勻分佈在水體表面的1-2米深處。如果施肥後放走表層水,易造成肥效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