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在山西臨汾洪洞縣大槐樹鎮有一處中國現存的,也是唯一的一座監獄—蘇三監獄。

蘇三監獄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也是現存最早的監獄。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為什麼給它起名叫蘇三監獄,而不是李三,張三呢?

這監獄長什麼樣子?

真像電視劇裡邊酷刑滿目?

恐怖至極?

又有什麼典故呢?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蘇三監獄這是一座切切實實的監獄,中國著名考古學家王冶秋先生曾在洪洞考察確認,蘇三監獄為中國罕見的明代監獄,在十年動亂期間,蘇三監獄被拆毀。為了使“蘇三監獄”這一僅存的明代監獄得以保留,洪洞縣人民政府後做出了修復“明代蘇三監獄”的決定。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看到這裡你一定好奇這座罕見的監獄有著什麼故事呢?

原來是因為這主人公名叫蘇三,原名周玉姐。

從小父母去世,被拐賣到北京的蘇淮妓院,所以就改姓為蘇。花名叫“玉堂春”。一有錢人家公子哥王景隆遊玩和蘇三相遇。倆人迅速擦出了愛的火花。於是呢蘇三就不想再呆在妓院裡了要從良,對王景隆說你要努力上進啊。後來王景隆離開了北京以後一邊思念著蘇三一遍努力學習。終於考到了第八名進士。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天不從人願啊!

這時蘇三被壞心的老鴇為了賺鈔票賣給了洪洞縣的一個馬販子沈燕林做小妾。這老沈經常在外邊經商,大老婆和鄰居早就暗通款曲了,一見老公帶別的女人回來了,生怕被發現。於是就和相好的鄰居一起合夥把老公給毒死了,還嫁禍給了蘇三。於是這縣太爺就把沈燕林的原配和蘇三都抓進大牢了,但是她鄰居相好的卻拿錢賄賂了縣令,縣令收了錢就放了沈燕林的原配,用刑逼供蘇三,蘇三一柔弱小女子受不住痛苦,只能簽字畫押了認罪了。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被判了死刑。

正在蘇三等待受死之日,已經是山西巡撫的王景隆路過此地。在這之前他已經知道蘇三被賣到了這裡,但是不知是真是假。便開始探尋。卻得知蘇三被判死刑,王景隆可不信蘇三會真的犯案,於是開始私底下秘密的查案。果然知道蘇三是被冤枉的。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這可把他氣的!

我喜歡的姑娘豈能被你們這些狼狽為奸的壞人給冤死?於是趕快命人把這案子的所有人都給押去太原,讓一個非常公正的劉大人審理。這劉大人鐵面無私也很公正,案情就水落石出啦,真兇被捉,蘇三被無罪釋放,然後和王景隆就有情人終成眷屬啦。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現存的蘇三監獄原建於明代,共有兩道門,牆高而獄深,分普通牢房和死囚牢房,兩組建築相連為一體。普通牢房12間,禁房2間,死囚牢處於後院,內有瓦房與窟洞房,蘇三就被關押在窟房內。院內有井一眼,人稱其為“蘇三井”,蘇三監獄院外邊建了陳列室,蘇三有關冤案的豐富實物資料陳列在這裡。還有一些明朝的作家寫了很多關於蘇三的故事,有的還被編成了戲曲和京劇,被廣為流傳。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監獄大門上掛著“明代監獄”的匾額,院子裡有蘇三的塑像,外院是監獄的辦公場所,右邊的院落是普通牢房。中間是過道,12間普通牢房上鐵絲網密佈,掛著很多鈴鐺。,稍一碰觸,便鈴聲大作,真可謂是天羅地網,插翅難飛。過道的盡頭就是牢頭值班的地方。每間牢房僅4平方米,陰暗潮溼,終日不見陽光。牢內現在陳列著明代律法和各種刑具的實物,看的你是心驚肉跳。這要是用在人身上,不死也脫層皮。監獄裡還陳列著蘇三蒙難的實物。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死囚牢又叫“虎頭牢”,牢門上畫著的“狴犴”頭像,酷似“虎頭”,模樣青面獠牙,猙獰可怖。死囚牢院內有枕頭窯一孔,隔為三間,西側的一間當年囚禁過蘇三。牢門共有兩道,死囚牢房牆厚達1.7米,其內填滿流砂,防止死囚犯挖牆逃跑。在蘇三監獄外院的東房,是展現蘇三悲歡離合故事原由與背景的蠟像館。這裡要值得一去。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身處這監獄中,邊看場景邊帶入進到蘇三的場景中,猶如看兩對有情人為愛申冤勇敢的故事。雖然滿室陳舊和刑具,一點也不影響觀看的心情,反而把自己越看越帶入了。這裡你值得一來。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攻略:成人票45元,包含蘇三監獄和蠟像館的費用,憑學生證、殘疾人等可享半價。現役軍人、記者持有效證件可免票,70歲以上的老人可免票。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1月):7:00-18:30,淡季(12月-次年3月):8:30-17:30。

以上就是蘇三監獄的故事啦。遠方的你有想說的嗎?如果你有不同的故事,如果你想說出你的有趣,歡迎來評論下方蓋樓。

中國第一監獄:竟然以愛情聞名,讓巡撫也痴情!

懶人出行秘籍,海量貼心分享!

沐橙籽:

今日頭條簽約作者,環球旅行者,旅遊博主、旅行視頻自媒體、多平臺自媒體,兩年行走經過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