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詩詞中所謂的意境是什麼?

DearJackal


詩詞的意境,簡單來說,就是一首詩或一闋詞中體現出的情感、思想所能呈現、達到以及昇華的境界。如雄渾曠達之境、沉鬱蒼涼之境、清新素雅之境、溫婉悽麗之境、淡泊悠遠之境,等等。

詩詞鑑賞向來注重意境。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乙稿序》裡就說: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夫文學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觀也,出於觀我者,意餘於境;而出於觀物者,境多於意。然非物無以見我,而觀我之時,又自有我在。

詩詞的意境,往往通過“意象”來提煉、昇華,所謂寓情於景、情景合一,方能達到一定的境界,從而呈現出所要達到的意境。餘嘗在《豫齋詞話》對意象作過闡釋,試列於下,望與同好者交流。

“易曰:立象以盡意。故萬物皆有其象,萬象皆寓其意。詞之意象,乃詞人情感之所寄託。凡傷別、愁怨、相思諸象,抑或悽婉、荒涼、寂寥諸象,抑或高潔、孤直、忠貞諸象,抑或隱逸、曠達、灑脫諸象,則自古洎今約定而俗成者也。意象恰切,則詞味足、境深。”——《豫齋詞話·三十一》

“凡楊柳、南浦、長亭、堤岸、橋渡、蘭舟、芳草諸象,多別愁離傷。凡丁香、芭蕉、落花、流水、黃葉諸象,多悽婉幽怨。凡明月、西風、鯉魚、鴻雁、子歸、鷓鴣、雲樹、蓴鱸、玉笛、玉階、梧桐、紅葉、紅豆諸象,多懷眷相思;而情思鄉思又有別也,如紅豆之於情思,蓴鱸之於鄉思。凡館驛、孤帆、浮雲、飛絮、飄蓬諸象,多羈旅漂泊。凡梅、蘭、竹、菊、蓮、松柏、珍珠、冰雪諸象,多高潔孤直。凡采薇、東籬、林泉、樵歌、漁唱、田園、南畝諸象,多隱逸灑脫。凡金戈、鐵馬、吳鉤、龍泉、玉壺、高山諸象,多沉雄豪邁;凡枯藤、老樹、昏鴉、古道、瘦馬、猿啼、蟬嘶、落日、大漠諸象,則沉鬱荒涼也。餘則不一一贅述。”——《豫齋詞話·三十二》


豫齋


所謂"意境",就是"意思"和"境界"。"意",是腦海浮想聯翩的畫面;“思",則是通過大腦過濾,留下來的東西;“境",乃思想達到某種高度的濃稀程度;“界",當然是範圍。通過逐字剖析,再把它們有序串聯,通過字畫呈現鞏固。現在我用一張原創畫及詩試解。請看圖:
小解轉身低頭的一瞬讓自已意外看到這副情形,人當時就駐足端詳蹲下,用手捻起地上似雪非雪迷一樣的東西,腦海一時滿是大雪紛飛落地後的孤寂,天寒地凍間的寧靜。但手指細捻到了什麼呢?柳絮一樣的東西!當柳絮還在樹枝輕懸打鞦韆的快樂時光迅速成為美好回憶一去不復返丶落入溝渠不再逍遙浪漫,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情形與遭遇和心情?……腦海就這一意思境界畫面略思沉吟,心中立馬有了兩句,並念出了口。但一一還是殘缺;一時半會又推不出感覺,只好拍下、不甘、離去!第二早閒暇時光靜下心來再翻,才用畫面和感覺組成兩行,合成一首"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詩一一《花⊙絮》:難得清雅地,有花獨自香;疑似六月雪,細捻柳絮魂〈2O18年4月27日後兩行並拍攝,28日早續前兩行並標題〉!一首有"意"有“思"有"境"有“界"的詩就如此旦生。然這也僅僅只是個開始。我更注重別人讀它時,腦海映出的畫面給讀者帶來身心的愉悅及快感……並愈久彌香。


心似一片海4


所謂的意境是人在接觸外界怦然心動,觸景生情,抒發心靈,靈感發現所感概的一種心情意境狀態。

有意境興發,詩情畫意,情感投入,胸有成竹,潑辣灑脫,豪情壯志,雄心大著,落落大方,豪邁氣質,或觸目興嘆,或抒感傷情,或悲泣惆悵,可歌可泣,託景生情,揮毫大筆,傑作意駭,陶冶心情,彷彿身臨其境,感悟深刻,腦筋開竊,生然幻覺,把意境想象出活生生,動逼真,如神話般意境。

意境也是一種幼想借某些亊物,觸動心靈,寄託感情,而得到的心靈陶醉,其意境浮光掠影,引人入勝,抒發出文韜武略的感概大詩作,是從意境所獲。


14說4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說明或者概括總結境界。

例如王國維的三種境界:

一種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種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種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O笑看人生O


意境是指詩人主觀上的情思與客觀物象相互融合,結合,所創造出來的藝術境界。一首出色的詩詞,必定是有境界的。王國維《人間詞話》中這樣說道:“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以看出,只有意與境的和諧,才可謂是真的有境界,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象。意象,指的是客觀事物,物象經過創作者獨特的情感活動從而所創造出來的一種獨有的藝術形象。意象和意境雖然有關聯,但其實是有區別的。它們雖然都是主客觀都渾然一體,統一的情與物的結合體,產物,但意向只與詩詞有關聯,它是意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意境則可以說是全詩的中心所在,是創作者所追求的最終,終極目標。


手機用戶76277999336


詩意境的追求是寫詩者永恆地追求!意境泛指詩作者作品通過寫景抒情來向讀者表達傳輸某種可見或不可見的意向與思想,而境則為這意向的直接與間接,俗與雅,大與高,巧與靈,實與空等的邊際。詩意境的捕捉全在於詩人本身學識積累,生活閱歷的沉澱,還要有天生詩人的靈性?我本人已學詩寫詩2o年,對詩意境的研究與實踐還兩眼茫茫,有時刻意尋覓無有,有時卻無意得之!寫好詩,特別景,情,意三者完美結合的好詩更難?


呂向正539


很簡單,不需要解釋太多。

就是隻要會認字的人讀了詩,都能在腦海中出現一個畫面,能短短几個字就描繪出畫面的,就算有意境。

比如很簡單的一句

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天,可以想象到百花齊放,萬物復甦。

水暖,江水都被春日曬溫暖了,

鴨子在江水中嬉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