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诗词中所谓的意境是什么?

DearJackal


诗词的意境,简单来说,就是一首诗或一阕词中体现出的情感、思想所能呈现、达到以及升华的境界。如雄浑旷达之境、沉郁苍凉之境、清新素雅之境、温婉凄丽之境、淡泊悠远之境,等等。

诗词鉴赏向来注重意境。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乙稿序》里就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

诗词的意境,往往通过“意象”来提炼、升华,所谓寓情于景、情景合一,方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从而呈现出所要达到的意境。余尝在《豫斋词话》对意象作过阐释,试列于下,望与同好者交流。

“易曰:立象以尽意。故万物皆有其象,万象皆寓其意。词之意象,乃词人情感之所寄托。凡伤别、愁怨、相思诸象,抑或凄婉、荒凉、寂寥诸象,抑或高洁、孤直、忠贞诸象,抑或隐逸、旷达、洒脱诸象,则自古洎今约定而俗成者也。意象恰切,则词味足、境深。”——《豫斋词话·三十一》

“凡杨柳、南浦、长亭、堤岸、桥渡、兰舟、芳草诸象,多别愁离伤。凡丁香、芭蕉、落花、流水、黄叶诸象,多凄婉幽怨。凡明月、西风、鲤鱼、鸿雁、子归、鹧鸪、云树、莼鲈、玉笛、玉阶、梧桐、红叶、红豆诸象,多怀眷相思;而情思乡思又有别也,如红豆之于情思,莼鲈之于乡思。凡馆驿、孤帆、浮云、飞絮、飘蓬诸象,多羁旅漂泊。凡梅、兰、竹、菊、莲、松柏、珍珠、冰雪诸象,多高洁孤直。凡采薇、东篱、林泉、樵歌、渔唱、田园、南亩诸象,多隐逸洒脱。凡金戈、铁马、吴钩、龙泉、玉壶、高山诸象,多沉雄豪迈;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猿啼、蝉嘶、落日、大漠诸象,则沉郁荒凉也。余则不一一赘述。”——《豫斋词话·三十二》


豫齋


所谓"意境",就是"意思"和"境界"。"意",是脑海浮想联翩的画面;“思",则是通过大脑过滤,留下来的东西;“境",乃思想达到某种高度的浓稀程度;“界",当然是范围。通过逐字剖析,再把它们有序串联,通过字画呈现巩固。现在我用一张原创画及诗试解。请看图:
小解转身低头的一瞬让自已意外看到这副情形,人当时就驻足端详蹲下,用手捻起地上似雪非雪迷一样的东西,脑海一时满是大雪纷飞落地后的孤寂,天寒地冻间的宁静。但手指细捻到了什么呢?柳絮一样的东西!当柳絮还在树枝轻悬打秋千的快乐时光迅速成为美好回忆一去不复返丶落入沟渠不再逍遥浪漫,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情形与遭遇和心情?……脑海就这一意思境界画面略思沉吟,心中立马有了两句,并念出了口。但一一还是残缺;一时半会又推不出感觉,只好拍下、不甘、离去!第二早闲暇时光静下心来再翻,才用画面和感觉组成两行,合成一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诗一一《花⊙絮》:难得清雅地,有花独自香;疑似六月雪,细捻柳絮魂〈2O18年4月27日后两行并拍摄,28日早续前两行并标题〉!一首有"意"有“思"有"境"有“界"的诗就如此旦生。然这也仅仅只是个开始。我更注重别人读它时,脑海映出的画面给读者带来身心的愉悦及快感……并愈久弥香。


心似一片海4


所谓的意境是人在接触外界怦然心动,触景生情,抒发心灵,灵感发现所感概的一种心情意境状态。

有意境兴发,诗情画意,情感投入,胸有成竹,泼辣洒脱,豪情壮志,雄心大著,落落大方,豪迈气质,或触目兴叹,或抒感伤情,或悲泣惆怅,可歌可泣,托景生情,挥毫大笔,杰作意骇,陶冶心情,仿佛身临其境,感悟深刻,脑筋开窃,生然幻觉,把意境想象出活生生,动逼真,如神话般意境。

意境也是一种幼想借某些亊物,触动心灵,寄托感情,而得到的心灵陶醉,其意境浮光掠影,引人入胜,抒发出文韬武略的感概大诗作,是从意境所获。


14说4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明或者概括总结境界。

例如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一种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O笑看人生O


意境是指诗人主观上的情思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结合,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一首出色的诗词,必定是有境界的。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以看出,只有意与境的和谐,才可谓是真的有境界,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意象,指的是客观事物,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从而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独有的艺术形象。意象和意境虽然有关联,但其实是有区别的。它们虽然都是主客观都浑然一体,统一的情与物的结合体,产物,但意向只与诗词有关联,它是意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意境则可以说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是创作者所追求的最终,终极目标。


手机用户76277999336


诗意境的追求是写诗者永恒地追求!意境泛指诗作者作品通过写景抒情来向读者表达传输某种可見或不可見的意向与思想,而境则为这意向的直接与间接,俗与雅,大与高,巧与灵,实与空等的边际。诗意境的捕捉全在于诗人本身学识积累,生活阅历的沉淀,还要有天生诗人的灵性?我本人已学诗写诗2o年,对诗意境的研究与实践还两眼茫茫,有时刻意寻觅无有,有时却无意得之!写好诗,特别景,情,意三者完美结合的好诗更难?


吕向正539


很简单,不需要解释太多。

就是只要会认字的人读了诗,都能在脑海中出现一个画面,能短短几个字就描绘出画面的,就算有意境。

比如很简单的一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可以想象到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水暖,江水都被春日晒温暖了,

鸭子在江水中嬉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