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我不是药神》:这世上最难治的是“穷病”

《我不是药神》:这世上最难治的是“穷病”

【一】

昨天和朋友去看了《我不是药神》,毫无意外的,整个影院一片抽泣声。

我们能看到为给父亲筹救命钱,被迫走上“走私仿制药”道路的程勇;

那个哭诉着“我吃了三年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也想要努力活下去的老奶奶;

那个才20岁,为引开警察,倒在血泊里的黄毛……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个片段:

一个卖了多年假药的“过来人”语重心长地告诉程勇,自己这么多年悟出来的一个道理:

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这句话简直是整个电影的灵魂,或者说是整个电影里悲剧产生的根源。

影片最大的矛盾在于:

正版药,合法,但是昂贵,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只能等死;

而“假药”,虽然非法,但是便宜,是救命的药。

但即使是5000块的药,还是有很多人吃不起。

《我不是药神》:这世上最难治的是“穷病”

电影中老奶奶的话很戳心:谁家里没有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一辈子不会生病吗?

这话说的很实在,没有人能保证明天会发生什么,疾病可以摧垮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家。

每个人都想活着,可是没有钱,连活着也变成了奢望

就像影片中的吕受益,看到孩子出生时,说自己绝对不能死。

可面对无力承担的高价药,和现实的无奈,等来的只有无法控制的病情,最后选择自杀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底层没有“药神”,只有“活着”

《我不是药神》:这世上最难治的是“穷病”

【二】

微博主莲子医生之前发了一条微博:

在医院里待了几年,也算见得多了,不说什么人性,最大感触就是:

要有钱,很有钱,钱能救命

他当实习生时,有一次ICU来了两个病情一模一样的人,都是急性重症胰腺炎。

一个放弃治疗回家,当天就死了,另一个花了四十万,好好出院了,后来复诊也好得很。

还有一次,同样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用遍了,耐药。

穷的病人放弃了,听天由命,一周后严重感染死亡。

另一位用天价进口药,当时是一支药一千多,一天好几支,一天五千块,两周把感染打下来,痊愈出院了。

穷的病人有错吗?他的家人就不想救他吗?

并不是,就是没钱而已。

可是,就差这么几十万,就是一条命的价格。

虽然有些病,即使有钱也很难医治。

但是,如果这个病有钱就能治,却因为没钱而耽误了治疗,那时候该有多悲痛。

《我不是药神》:这世上最难治的是“穷病”

【三】

今年过年期间,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朋友圈。

说的是,一位北京中年男子的岳父,不幸染上流感。

多次转院,进了ICU,甚至用上人工肺,但依旧无济于事。

29天后,遗憾离世。

2万6千余字,记录着一位亲人从“小感冒”到离开人世的梦魇日子。

中年男子事业有成,在北京有房产,可调用资金100万左右,但也只能支付三四十天的治疗费用。

标准的中产阶级尚且如此,普通人更是无力承担这样昂贵的医疗费用。

当生命中出现了无可预知的变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赚钱,才有可能摆脱无能为力的境地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有时候钱的温度,可以给你更多底气。

《我不是药神》:这世上最难治的是“穷病”

【四】

曾经看过一个采访,一位母亲给孩子买了保险,对着镜头说:

我之所以给孩子买保险,是因为,如果将来孩子真的病了,治不治的好那是医生和医疗技术的事。

但是如果能治却没钱治,我将终生不能原谅自己。

生病是一场天灾,但是没钱确实是人祸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369:遗憾》中提到:遗憾是一种无法控制或者无力补救引起的后悔,有些人甚至会持续一生。

所以,我们拼尽了所有努力,就是不想在家人需要的时候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