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一下暴雨就“看海”,該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連日來,全國多地普降大到暴雨,給公眾生活和防汛工作提出嚴峻挑戰。7月15日至18日,北京經歷了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降雨持續約58小時,全市平均降雨量103.1毫米,密雲區、懷柔區、房山區等8個城區的10個鄉鎮和59個村不同程度受災。

此次的強降雨過程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應對暴雨來襲。這顯然不是北京一個城市需要應對的問題,也是全國各城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下暴雨就“看海”,該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針對城市暴雨看海、出行不便的問題,國務院於2015年10月16日發佈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這是對全國所有城市防雨防澇的指導性意見。同時,國家批覆首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2016年4月,又有14個城市進入中央財政支持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範圍。2017年底,北京市發佈海綿城市建設意見,提出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到2020年北京城市建成20%以上的海綿城市目標要求。

建設海綿城市蘊含了順應自然,藉助自然之力來排水和吸納水的自然哲學觀。要實現這一點就不只是在暴雨之時能排水,還要能滯水、蓄水和吸納水。現在,排水已經不是大問題,問題在於蓄水和吸納水。蓄水需要空間,城市周邊的湖泊、河流、草地、溼地甚至空地,都是蓄水和吸納水的寶地。

一下暴雨就“看海”,該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然而,隨著城市化的急速發展,我們的城市已經寸土寸金,早就沒有空地可留,更少有溼地和草地。城市本該具有的蓄水功能現在所剩無幾,一旦出現強降雨,形成積水導致城市看海似乎成了一種必然。

城市蓄水和吸納水的空間積重難返,是全國性的問題。這就為城市設計和擴展提出了新思路:在未來的城市擴建時,需要留出蓄水和吸納水的空間,同時,也要對已經沒有空間蓄水的城市索要空間。

雨水是寶貴的,如果能讓雨水被土壤吸收和涵養,並且為人們所利用,才能真正體現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基於這個理念,海綿城市應運而生,一些國家提出了英雄所見略同的設計和做法。例如:美國提出綠色基礎設施和綠色雨水基礎設施;澳大利亞提出水敏感城市;日本也實行雨水貯存滲透計劃等。所有的方案和理念都貫穿一個核心:對雨水的重新吸收和利用。具體體現為,建設雨水滲透池、雨水花園、綠色屋頂(屋頂花園)、透水地面、植被淺溝,同時建造可控的雨水滯蓄池、調洪池、雨水溼地,為社區添加雨水回收裝置等。

一下暴雨就“看海”,該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在現有城市空間已被固化,並且溼地和空地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對城市中的道路、停車場、綠化帶和住宅區進行綠化,是獲得蓄水空間的重要做法。而這些地點,佔據了城市土地使用面積的40%-60%,是實現海綿城市的重要空間。如果改變現行路面不透水的設計思路,就可以使城市也變成一個能自由呼吸的有機體,自由吸水納水。

基於此,我們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可使用礫石與正常土壤相混合,或者採用透水性混凝土、多孔瀝青等透水性的鋪路材料,改造城市地面。具體來說,若採用75%的火山石、25%的壤土構成的工程土壤,其孔隙率能達到45.3%,不僅可以大量地吸納水和蓄水,而且,通過透水地面滲透和吸納的雨水,所含的銅、鋅及汽車機油的含量也能明顯低於傳統的瀝青路面排水。而且,可透水地面還可以減低地表溫度,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此外,屋頂花園、社區雨水回收裝置等,如果能在一個城市實現哪怕一半,也可以既實現海綿城市的目標,又可以彌補缺水地區城市的一部分用水。(張田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