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朝公主出嫁前,要派宮女去試駙馬!而最後那個宮女...

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時期,基本上都是父母包辦婚姻,清朝公主也不例外。而除了政治婚姻,非嫁不可之外,皇太后、皇后都不想公主所嫁非人,畢竟關係著皇室的臉面。於是會讓宮女去測試一下未來駙馬的能力,即男女歡好之事!

清朝公主出嫁前,要派宮女去試駙馬!而最後那個宮女...

宮女回來之後,會詳細報告未來駙馬的長度、持久度、能力如何等等,事無鉅細。當然,脾氣性格這塊,就暫且不談。最後由皇后等人定奪是否出嫁,如果不嫁,就另覓良人。

這類宮女有個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試婚格格!從宮女進化到“格格”,看起來不錯,然而現實是骨感的。

試婚格格的命運有兩個,與公主綁在一起:

第一種,未來駙馬某方面能力還不錯,公主成功嫁了過去,試婚格格隨著公主過去;若駙馬喜歡,自然為妾;反之,為侍女。但不管為妾還是為侍女,在府中還是“為奴為婢”,但想來比起宮中的眾多規矩會好些。

第二種,公主另覓良人,但試婚格格可沒得選擇。不管未來駙馬有何缺陷,必須嫁給他。若不嫁,已經是殘破之身,再難尋到好人家,而且宮女都是皇上的後宮後備役,不許非處存在。試想,一個本來能當得駙馬,成為皇親國戚,卻因為試婚格格的報告而失去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這個試婚格格的待遇怎樣就不用說了。

可能有人會說,這個是那個駙馬自身問題,怎麼能怪到別人頭上?但這種從來不缺,出問題了不會反思,而是怪罪到別人頭上,以自我為中心。

然而,凡事有例外,試婚格格遇到善待自己的男子,自然是比較好的。不過這種人在封建時期,屬於鳳毛麟角,不像現代社會這麼開放。

其實,不管試婚格格結局如何,也不過是上位者的工具而已,無法自己選擇命運,一切都是上位者所安排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