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美國發射日冕飛行器?

讀聞世界


如何看待美國發射日冕飛行器?



近日NASA又一次在全球媒體(特別是科技類媒體)上刷屏,故事的主角就是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帕克號於8月12號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經過6年多的孤獨航行後,將會完成24次繞太陽軌道飛行,其距離太陽表面最近僅為610萬公里。雖然這個數值看似巨大,但要知道太陽的日冕從太陽的表面延伸至約20個太陽半徑的地方(約1380萬公里),因此帕克號成為人類首個進入太陽日冕的飛行器,這也是題目稱之為“日冕飛行器”的原因。


(帕克號發射升空@NASA)

在天文學家看來,人類對恆星的研究已經非常透徹,比如恆星的演化歷程和恆星的結構都有很好的理解,但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太陽作為距離人類最近的一顆恆星,理應在人類增進對恆星的理解上提供機遇。可以說此次帕克號是肩負重要使命的悲壯之旅,要知道日冕的溫度要比太陽表面溫度(6000k)高出300多倍,高達百萬度,帕克號在給人類傳回數據的同時可能就會灰飛煙滅。帕克號將義無反顧地穿過太陽的外層大氣,在日冕層收集粒子並進行測量,將為我們揭開太陽的多層謎團。

帕克號將主要主要承擔三大任務:

1)解開日冕層的高溫之謎。上面我們已經提到日冕的溫度高達百萬度,要遠遠比太陽表面溫度。是什麼加熱了日冕,雖然很多科學家猜測日冕的極高溫度和太陽磁場有關,但猜測確實與否及其具體物理機制人們並不清楚。

2)研究太陽風,即太陽向外噴射的大量帶電粒子。要知道包含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所有天體都沐浴在太陽風拋射的帶電粒子中。對地球而言,太陽風吹出的帶電粒子被地球磁場俘獲在地球兩極地區產生了絢麗的極光。帕克號將飛躍太陽風產生的位置,揭開太陽風產生的過程和太陽風的加速機制。

3)研究日冕物質拋射。太陽活動,特別是日冕物質拋射,會向太空爆發出輻射和等離子體,嚴重威脅人類的太空活動(宇航員、空間站和各類衛星的安全),甚至威脅地面的電網和通信安全。對日冕物質拋射的研究將會有利於開展災害性空間天氣的預測和預報,為空間安全服務。


南極觀星人


NASA總是刷屏,的確掌握著核心科技,值得我們學習。

怎麼看“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啊,一是人厲害,二是機器牛叉。

就這麼說吧:

一、“帕克號”以天文學家尤金・帕克的名字命名。是首次以健在人物命名的探測器。

尤金・帕克老先生在社會上不太出名,但在天文界大名鼎鼎。他生於1927年,24歲就取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是個天才人物啊。

他開闢了太陽研究的新天地,他的理論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太陽帶電粒子流,磁場。他提出帕克螺旋,創造了“太陽風”概念,是太陽研究領域的權威。基本上目前與太陽有關的重大科研成果都與他有關,貢獻巨大。

更讓人敬佩的是,帕克老先生如今已經91歲高齡,仍在芝加哥大學任教!

第二、“帕克號”探測器黑科技滿滿,的確牛叉。

帕克號並不是第一個飛向太陽的探測器。1974年和1976年,美國和德國聯手打造的“太陽神一號”和“太陽神二號”探測器先後飛向太陽。

太陽神一號到達距離太陽4600萬千米的軌道。二號更厲害,距離4300萬千米,飛行速度24萬千米/小時,是當時飛得最快的人造物體。

但“帕克號”比它倆厲害多了,它距離太陽600萬千米!是太陽神二號距離的1/7。這個史無前例的距離已經飛進太陽日冕層,可以認為已經“登陸”太陽。

不說別的,光軌道上的溫度就有1400℃。金的熔點:1064.63 ℃,鐵的熔點:1535℃,真正是熔金化鐵。為了抵禦高溫,它使用與航天飛機頭部相同的碳纖維隔熱層。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帕克號居然使用水冷系統為內部電子設備降溫!在1400多度高溫的軌道上使用水冷降溫,這是怎麼做到的?如何阻止水分蒸發?沸騰?如何長期使用?

“帕克號”在軌速度72萬千米/小時,將取代“太陽神2號”成為新一代飛行冠軍。它將探測太陽等離子體、磁場、高能粒子,並分析日冕結構。

在去往太陽的途中,它要藉助金星引力調整軌道,需要繞行金星7次,最終飛行6年後進入環日軌道。這中間的控制技術也是相當複雜的。

所以,帕克號是一件了不起的作品,是人類科技的結晶,期待它早日到達太陽,取得驚人的成果!


和風漫談


牛逼,牛逼大了!

NASA從來都是很低調的,低調做大事那種。發射個帕克太陽探測器,很少宣傳。如果是中國發射,中國小編的行為會辣眼晴。肯定智障地自言自語 美國說好厲害啊

還有,最後我想說的是。

它,上面有我名字!




陳北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