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2016 年 11 月 30 日,兩個網頁遊戲悄悄上線。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The Big Bell Test( 大貝爾實驗 )。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街機積分模式,玩兒法簡單,畫面乾淨。

雖然第一眼看上去不是什麼王者爆款,但它們的影響力,可一點兒不比 DOTA、魔獸、王者榮耀低!

上線兩年,這倆遊戲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超過 10 萬名玩家。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在全球排行榜上,第一名的成績已經超過百億( 一局遊戲大概能得 5000 左右,玩了多少局,你們自己算 )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遊戲積分排行榜

而這 10 萬名玩家成千上萬回合的操作過程,全都被記錄下來,用於證明愛因斯坦的一個理論錯誤。

對, The Big Bell Test 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認定愛因斯坦的錯誤。

故事,要從物理學江湖的兩個不同的門派說起 —— 經典物理

量子物理

在當時,經典物理的掌門,正是愛因斯坦。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兩大頂梁派系,必定免不了派系之爭。

愛因斯坦對另一個門派掌門人 —— 波爾所提出的哥本哈根詮釋提出了質疑。

粒子的狀態是他們辯論的主題。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注意:本文為了粗淺、易懂的闡述相關理論,下面的形容可能有極其不嚴謹的地方,專業大佬勿噴 )

簡單來說,波爾認為兩個粒子在被觀察之前,是活動,不停變化的,只有在被觀察的那一刻才會定型成固定的模樣。

打個比喻,《 玩具總動員 》差友們都看過吧?

小主人安迪的玩具,在沒人的時候都會 “ 活 ” 過來,但是人一出現就會馬上恢復玩具的模樣。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這些玩具,就是波爾設想中的粒子。

而在此基礎上,一個粒子要是衰變成了兩個小粒子,因為動量守恆,它們會處於量子糾纏狀態。

量子糾纏結合哥本哈根詮釋,得出的結論是——

兩個小粒子 A、B 依然會不停相互變化,可想要確定誰是誰,我們只需觀察 A 粒子的形態,此時 B 粒子就會馬上收到傳來的信息:“ 有人在看我們,快別動了! ” 粒子的形態即刻確定不變。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emmmmm,有點薛定諤的貓那個意思。

But,這個理論愛因斯坦不認同!

而因為理論基礎不同,愛因斯坦認為兩個粒子超過光速的傳遞信息速度,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可能是,A、B 小粒子在分離時,有些因素已經被影響了,就好比它們已經知道自己會受到觀測,就會按照冥冥之中已經有的規則,完成變形,不再變了。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兩派的理論各有各的道理,說實話,要是隻打嘴炮,任何一方都就沒有辦法說服另一方。

直到貝爾出現,把它們拿到實驗室,驗一驗不就知道了麼

來,關小黑屋,對兩個粒子分別進行觀測。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可能大家想問,觀察到的都是結果,怎麼判斷它們中間是否變化呢?

這也同樣是實驗關鍵所在 —— 判斷粒子到底是臨時傳遞信息從而決定形態( 波爾的理論 ),還是,在觀察前就已經固定了觀察結果的形態( 愛因斯坦的理論 )。

最好的方法是,隨機 !

於是遊戲 The Big Bell Test 誕生了。

通過遊戲,採集的玩家點擊屏幕的隨機樣本,這樣就可以對兩個粒子,同時、快速、隨機的進行觀察,讓它們根本來不及交換信息。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The Big Bell Test 遊戲

哪怕 A 粒子和 B 粒子之間通信的速度超過了光速,來不及反應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存在的。

近乎絕對隨機的情況下,如果結果是有規律的,兩個粒子的形態完全不同,說明冥冥之中已有安排,愛因斯坦的理論成立。

而如果結果中,存在兩個粒子的形態一樣的情況( 還未來得及通信,另一端的粒子還沒有改變就已經停止了運動 ),說明波爾的理論成立。

當然,最後的測試結果是後者,愛因斯坦的猜測被推翻了。

而這兩個幫助科學家論證遺世難題的遊戲,也突然一下光榮完成了它們的使命。

其實,單看遊戲,它們倆都沒有什麼難度,能不能通關,全拼運氣。

比如其中一個主題《 判斷神諭 》。

玩家需要從兩個符號中選擇一個,如果和計算機選中的一樣,就視為失敗。。。是不是,毫無技術含量。。。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而《 穿越互聯網城 》中,玩家只需要隨機點擊 1 和 0,不斷前進,收集粒子符號,就可以通關。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玩家每多玩一局,隨機的樣本就多一份。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以及,它讓更多物理學門外漢,發現了物理學的真正魅力( 對,我說的就是我自己。。。 )。並參與到科學的發展中。

其實,遊戲在中國一直被視為學習的對立面。

但如果我們從小接觸的,是像大貝爾實驗這樣的遊戲,而不是一些毫無靈魂的玩意兒,可能一切都不同了。

大貝爾實驗,或許真正的做到了為遊戲正名。

1. The Big Bell Test 官網

2. The BIG Bell Test—Global physics experiment challenges Einstein with the help of 100,000 volunteers,phys.org

3. vimeo:The Big Bell Test

“ 是你,證明了愛因斯坦的錯誤 ”

10萬人玩了個遊戲,順便推翻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